甘于“平庸”:教師職業(yè)倦怠的成因之一
[Abstract]:The causes of teachers' job burnout should be interpreted in many dimensions, because the causes are not unilateral, but the result of multiple reasons.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individual life, we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mergence of teachers' job burnout.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鄭州分校 河南大學鄭州分校
【分類號】:G45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江霞;國外教師職業(yè)倦怠理論對我國的啟示[J];教育科學;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韶玲;;教師職業(yè)倦怠及其自我調節(jié)[J];閩江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2 郭繼東;關注教師的生命質量[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3 單玉;高!皟烧n”教師職業(yè)倦怠分析及其對策[J];江蘇高教;2004年02期
4 邢金萍;;中學教師職業(yè)倦怠與學校內部組織管理[J];教育導刊;2006年02期
5 萬江華,靳風爍,江軍;教師職業(yè)倦怠對教學醫(yī)院CME的影響[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3年05期
6 林紅斌;中學政治教師工作倦怠狀況及成因的調查分析[J];教育科學;2005年05期
7 賈素萍;;職業(yè)院校教師職業(yè)倦怠與心理健康問題的實證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年08期
8 梁云芳;王秀華;;教師職業(yè)倦怠研究概說[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6年02期
9 郝紅英;教師職業(yè)倦怠的對策分析[J];培訓與研究-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10 張馨;王家同;;高校圖書館員工職業(yè)倦怠的心理學分析[J];情報雜志;2006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永鑫;三種職業(yè)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較研究:基于整合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海榮;工作控制感、工作家庭沖突與中學教師職業(yè)倦怠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徐曉寧;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yè)倦怠的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志紅;論教師成長中的情感特征[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4 李冰;上海市大、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倦怠的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5 李江霞;教師職業(yè)倦怠與教學成效的關系之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6 姜欽云;軍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員敬業(yè)精神及其塑造[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7 賈素萍;職業(yè)院校教師職業(yè)倦怠及相關問題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8 李向群;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壓力及應對策略[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畢恩明;濟南市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倦怠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黃敏姣;中學青年教師職業(yè)倦怠問題的實證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明麗,許明;國外關于教師職業(yè)壓力的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雷桂萍;在反思中實現(xiàn)專業(yè)化發(fā)展[J];山西教育(綜合版);2005年08期
2 王安全;關于穩(wěn)定貧困地區(qū)教師隊伍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年09期
3 陳晶;;管理者視角下的教師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08年24期
4 閆娟枝;;淺論教師個體專業(yè)化[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S1期
5 張晶;;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的利益沖突問題以及解決辦法[J];中國教師;2009年17期
6 曾意;吳立寶;;教師繼續(xù)教育中應當樹立的幾種意識[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7 汪玉俠;;教師職業(yè)情感的個體享用性功能探析[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版);2010年03期
8 余聞婧;;教師作為知識的轉化者[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0年24期
9 傅松濤;孫海麗;;教師個性化教學的缺失及其改進策略[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10 鄭仲仁;;引導教師走上合作研究的幸福之路[J];基礎教育參考;2010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有志;任拉利;;貧困地區(qū)教師激勵機制芻議[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2 喻斌;;民辦學校年級管理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單從凱;;網(wǎng)絡教育e-Educator呼之欲出[A];“網(wǎng)絡時代的遠程開放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陳林;榮瑩;;不再強迫——教師心理評估個案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鄧邦明;;構建和諧校園,讓學校成為師生樂園[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6 王鵬;高峰強;;高中階段教師職業(yè)枯竭的多層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讓教師在研究狀態(tài)下工作——推進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8 張秀芳;;從角色的視角思考教師的主體價值[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二)[C];2009年
9 胡維芳;;喀什地區(qū)維吾爾族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希華;;教師心理素質探析[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葛春霞;西方教師職業(yè)倦怠研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2 首都師范大學 蘆艷芳;考量師德應與社會進程合拍[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任英杰 劉興富;隱性知識傳遞與分享的創(chuàng)新平臺[N];天津教育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趙小雅;合作是教師重要的專業(yè)品性[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未來的希望[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6 ;師德——教師隊伍建設的永恒主題[N];天津日報;2005年
7 宜興市和橋高級中學 孫勤東;提升教師自主發(fā)展意識的策略構思[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5年
8 山東省淄博高新區(qū)考古室 晏t,
本文編號:21990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2199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