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人格狀況比較研究
本文選題:女大學生 + 人格狀況。 參考:《中國特殊教育》2007年10期
【摘要】:目的:比較分析高等院校女生人格狀況,為高校女生人格教育提供實證依據。方法:運用大學人格問卷(UPI)在湖南省的某理工院校對504名2005級女生進行人格測查,并抽取男生樣本858名作為性別比較因素。結果:(1)有第一類人格問題的女大學生比例顯著高于男大學生;女大學生UPI分數顯著高于男大學生。(2)女大學生人格問題癥狀選擇率排前列的項目依次為:在乎別人的視線,缺乏自信心,過于擔心將來的事情,父母期望過高,情緒起伏過大。(3)非獨生女與獨生女的UPI分數不存在顯著差異;農村生源女生UPI分數顯著高于城鎮(zhèn)生源女生;文科類女生UPI分數顯著高于理工類女生。結論:女大學生人格問題比男生嚴重,農村生源女生人格問題比城鎮(zhèn)生源女生嚴重,文科類女生人格問題比理工科女生嚴重;應高度重視女大學生尤其是農村生源女生和理工院校中文科類女生的人格健康教育,以優(yōu)化她們的心理素質。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status of femal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ir personality educ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504 female students of Grade 2005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University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UPI) in 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unan Province, and 858 mal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sex comparative factors. Results (1) the proportion of female students with the first category of personality problem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students, and the UPI score of female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stude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UPI scores between non-only child and only child, the UPI score of rural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urban students. UPI scores of liberal arts gir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irls. Conclusion: the personality problem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male students, that of rural students i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urban students, and that of liberal arts students is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ir psychological quality,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ersonality health education of female students, especially female students from rural areas and liberal arts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s.
【作者單位】: 湖南理工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
【基金】: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立項資助課題(0406017)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立項資助課題(XJK06BXL003)。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淳松;;大學生心理素質優(yōu)化途徑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5年11期
2 周麗琴;;性別視角下的高校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孫娟;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探析[D];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2 鐘瑩;與自己對話:格式塔心理治療技術對女大學生自我成長之效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涂偉仕;體育與女性人格養(yǎng)成[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趙琳;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7年
5 王箏;女大學生財產型犯罪動機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6 路曉麗;女大學生心理輔導的內容、形式與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淳松;1031名師院大學生GHQ—20測評報告[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3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金聲;;一位未婚同居女大學生的心靈沖突[J];大眾心理學;2006年08期
2 王媛;;探索女大學生心理輔導的新途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3 黃國英;王勇;;農村籍女大學生心理問題及成因分析[J];農業(yè)考古;2011年03期
4 崔廣志;李育英;;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其相關因素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年06期
5 葉忠華;;女大學生的心理困惑及教育對策探析[J];老區(qū)建設;2011年10期
6 李玉玲;;一例大學生嚴重心理問題的處理體會[J];山東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5期
7 郝丙輝;吳家榮;;東北高校學生歸因方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學理論;2011年22期
8 王帥;趙志陽;;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危機源及應對方式研究[J];沈陽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9 王勁飛;;眼睛余光生心障[J];家庭醫(yī)學;2011年05期
10 王小桃;鐘增志;;性別角色對大學生自卑感、孤獨感的影響[J];宜春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漢仕;李美英;;貧困女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與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研究——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2 李笑燃;諾敏;;女大學生自卑人格的成因及調適[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3 霍明琨;;試析女大學生的心理問題[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4 錢煥琦;;試論影響女大學生發(fā)展的主觀心理因素[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5 白麗英;劉新玲;;勞教人員未成年子女人格狀況研究報告[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孔姍姍;楊宏飛;;女大學生外表管理行為量表的編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肖海軍;;試析影響女大學生成就動機的因素[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陳南錦;陳紅;;媒體理想身體意象對不同身體滿意水平女大學生外顯和內隱身體態(tài)度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池麗萍;;女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的訪談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嚴燕靜;凌小云;;女大學生的性主體性與人格類型的相關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內蒙古呼倫貝爾學院教育心理系 遲希新;高校女生心理衛(wèi)生問題值得關注[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2 張帆;怕上數學課的女大學生[N];大眾衛(wèi)生報;2003年
3 本報記者 彭蕓;她們?yōu)楹尾辉搁L大成人?[N];中國婦女報;2010年
4 亢蓉;面對成功 女人望而卻步[N];保健時報;2005年
5 心理咨詢師 向程;她為何恐懼一只貓[N];北京科技報;2006年
6 如海;被肯定的孩子更有自律性[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7 江葦;大學生:你健康嗎[N];中國質量報;2000年
8 華南師范大學心理系 陳侃 申荷永;噩夢自然消失了[N];中國教育報;2006年
9 姜春康邋馬曉峰;平常心是緩解求職焦慮的良藥[N];煙臺日報;2007年
10 劉沛同;“完美先生”不敵“中等男人”[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曾紅;傳統(tǒng)人格的結構轉換和現代延伸[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俊英;女大學生求職心理異常分析及對策[D];武漢大學;2005年
2 郭敏;女大學生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社會支持及其相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斌;職業(yè)生涯團體心理輔導對女大學生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的影響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張海利;社會文化影響與女大學生體像的相關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譚萍;Z大學女生自殺態(tài)度的德育考量[D];中南大學;2005年
6 鄧維;女大學生就業(yè)心理壓力及社會支持體系構建[D];重慶大學;2009年
7 余嬋芳;女大學生經前綜合征與D型人格的關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8 趙潔;少數民族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對策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7年
9 姜麗萍;上海市女大學生生活方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朱慧敏;《華師女大學生性心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20202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2020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