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幸福教育生活的支點——浙江臺州學院蔣茵老師訪談
本文選題:教師職業(yè) +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參考:《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20期
【摘要】:正(一)記者:近年來,幸福問題已愈來愈引起哲學、倫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領域的興趣和關注。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幸福感"、"幸福指數(shù)"等新術語。在教育系統(tǒng),也開始強調(diào)要提升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為什么到了這樣一個時代,職業(yè)幸福感的擁有變得如此重要呢?
[Abstract]:Reporter: in recent years, happines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philosophy, ethics,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other fields. We often hear new terms such as "happiness" and "happiness index".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also began to emphasize the promotion of professional well-being of teachers, why in such an era, professional well-being has become so important?
【作者單位】:
【分類號】:G4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覺成;;尊老盛會開 春光暖心懷[J];四川教育;1981年06期
2 崔階平;尊師和師德[J];寧夏教育;1982年05期
3 王義高;蘇聯(lián)普通教育師資隊伍的現(xiàn)狀[J];比較教育研究;1982年04期
4 C.基德 ,金戈;歐洲和北美高等院校的職業(yè)狀況[J];國外社會科學;1982年06期
5 翟福英;;老教育工作者談“師德”[J];人民教育;1982年09期
6 黃菊美;;致教育戰(zhàn)線的新園丁[J];江蘇教育;1982年21期
7 王正平;論教師道德[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03期
8 ;樹立尊敬和支持教師光榮勞動的社會風氣[J];江西教育;1983年01期
9 ;滿懷慈母情 精心育新人——記峽江縣巴邱小學尹福蘭老師[J];江西教育;1983年06期
10 翟鴻年;教師職業(yè)道德問題淺議[J];教育導刊;198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錢煥琦;;關于教師性道德修養(yǎng)的思考[A];江蘇省首屆性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2 張萬文;;普九教育話師德[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教育學會優(yōu)秀教育論文集[C];2000年
3 彭華茂;申繼亮;王凱榮;;關于小學教師反思類型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4 費廣洪;申繼亮;李黎;;關于初中教師成長階段及教師對培訓需求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5 楊小洋;申繼亮;徐富明;;中小學教師職業(yè)生涯中職業(yè)壓力應對策略特點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6 史許福;;教師職業(yè)審美性的美學闡釋[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7 張秀華;蘇連江;;加強化學專業(yè)職業(yè)技能訓練力度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上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陳妮婭;;校本課程背景中的教師專業(yè)成長[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2003年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9 劉贛洪;危文斌;;教育敘事支持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安雪慧;;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職業(yè)發(fā)展與教學工作激勵[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楚京愛;探索為師之道為師之德[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楊春茂;對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要求為什么更高[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教師職業(yè)受到青睞 教師待遇逐步提高[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 時曉玲;創(chuàng)造,,喚起教師職業(yè)的內(nèi)在尊嚴與歡樂[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周洪宇;未來我國師范教育的發(fā)展走向[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本報記者 李建平;教師需要什么樣的培訓[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記者 鄭蓓蓓 實習生 張渝;為人師表當自律[N];重慶商報;2000年
8 本報見習記者 楊清;教師職業(yè)熱起來[N];廣西日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蘇軍;引進教師為何要心理測評[N];文匯報;2000年
10 記者 尹鴻祝 沈路濤;教師職業(yè)漸成熱門[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潤智;被規(guī)約的教師職業(yè)[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趙中建;外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金美福;教師自主發(fā)展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鞠玉翠;教師個人實踐理論的敘事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胡惠閔;指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學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學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王斌華;發(fā)展性教師評價制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7 李志厚;教師校本學習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李文昊;面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案例學習支持框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9 王立國;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素質(zhì)標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武荷嵐;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物理學與教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鳳花;教師職業(yè)道德評價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滕宇;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理論綜述及對英語教學的意義[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陳惠津;當代教師職業(yè)成熟的探索與追尋[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4 吳聰治;論教師的心理健康及其維護[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5 劉一俊;論骨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6 孟衛(wèi)青;論我國公立中小學校教師的法律地位[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連蓮;關于西方教師專業(yè)化理論與實踐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8 傅樹京;PDS:美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政策性選擇[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9 林曉華;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10 邵雅利;新手—熟手—專家教師職業(yè)承諾與職業(yè)倦怠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8259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82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