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言說與德育的實效性
本文選題:德育效率 + 德育實效性。 參考:《教育評論》2007年06期
[Abstract]:......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課題“新詩教實驗研究”成果,項目編號FHB050605
【分類號】:G4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俊霞;德育復雜性對學校德育效果的影響[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2 王峰;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初探[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3 朱平;道德教育實效性的檢測與評價[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4 黃少成;傅安洲;;近30年來國內政治教育研究綜述[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5 梁萍;;在初中語文活動課程中發(fā)展學生主體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2期
6 李萌;;《論語》中的德育思想[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0期
7 柳炳成;;淺論當前中等師范生的師德教育[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8 黃躍進;學生道德意應能力的培養(yǎng)[J];鞍山鋼鐵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9 張建平;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人格及培養(yǎng)模式[J];鞍山鋼鐵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10 李玢;道德教育應注重激發(fā)道德需要[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付莉;;基于語言交際合作原則的高校德育教育用語分析初探[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2 龔艷珊;;淺談高校藝術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問題與對策[A];福建省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論壇優(yōu)秀論文匯編[C];2008年
3 趙霞;;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生活化初探[A];全國德育教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趙霞;;中職德育創(chuàng)新的四個開放[A];全國德育教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張燕;王磊;張海燕;;探究對大學生實施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教育的途徑[A];2012管理創(chuàng)新、智能科技與經濟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6 馮豐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的全面發(fā)展目標下高校德育教師的自我完善[A];2012管理創(chuàng)新、智能科技與經濟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7 朱玉萍;;知識確定性轉化的辯證教學策略[A];第5屆教育教學改革與管理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志剛;語文教育文化傳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師東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學思考[D];吉林大學;2011年
5 何會寧;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大學生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王新剛;思想政治教育物質環(huán)境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郭瑜潔;護理人文關懷教學模式的理論構建與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8 林文偉;大學創(chuàng)業(yè)教育價值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尹偉;道德量化評價的反思與超越[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姚林群;課堂中的價值觀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丹;新時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勐;碩士研究生核心競爭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3 秦峗;“來訪者中心”理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進[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4 曹良韜;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體系構建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商秀秀;當代大學生社會公德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0年
6 姚穎;中部地區(qū)基層公務員職業(yè)價值觀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7 周孟杰;實現(xiàn)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化的有效途徑[D];湘潭大學;2010年
8 杜全偉;孔孟德育思想的現(xiàn)代轉化探析[D];湘潭大學;2010年
9 莊益君;初中生學習活動中實現(xiàn)品德成長的探索[D];蘇州大學;2010年
10 王廣紅;關于初中生自我教育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彬;;影響學校德育實效性因素初探[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2 楊炎軒;學校德育實效性提高之教師激勵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16期
3 葉隆清;;提高德育實效性的三個關鍵[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下半月);2002年12期
4 傅琳凱;;關于德育實效內涵的思考[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5 朱麗婷;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德育實效性[J];龍巖師專學報;2003年S1期
6 胡世才;關于加強德育實效性的思考——談談科學教育學生[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7 祁偉君,姜技;對提高中小學德育實效性的幾點認識[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8 孫朝暉;德育要力戒三種傾向[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S2期
9 張建;摭談增強德育實效性的基本理念[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1年06期
10 田海洋;突破三重困境 增強德育實效[J];教育科學研究;2004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李龍;陳粵;;美學和意識形態(tài)的虛妄——淺談保羅·德曼的“文學性”理論[A];文藝意識形態(tài)學說論爭集[C];2006年
2 龍揚志;;擁有一間自己的屋子之后——阿毛詩歌“變奏”略論[A];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阿毛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殷平善;龐杰;;詩性語言與中醫(yī)理論的話語方式[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醫(yī)古文分會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4 蔡根祥;;《上博(四)》逸詩《多新》再論[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六輯)[C];2009年
5 葉櫓;;一只不停滾動的桶——綠原詩歌藝術的衍變[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5.3)[C];2005年
6 陳康豪;;大學生幸福感發(fā)展特點及現(xiàn)狀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7 高鑫;;增強中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實證探微[A];走進新教育: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五”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成果集[C];2006年
8 張海音;;從心理咨詢實踐談高校德育建設[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大慶市第三十九中學 吳明偉;提高德育實效性研究[N];學知報;2010年
2 張應章;增強德育實效性一著棋[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李少忠 朱志宏;探索德育實效性針對性的新途徑已見成效[N];云南政協(xié)報;2003年
4 簫引;詩性語言的精神[N];云南政協(xié)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李建平;追問:我們的德育實效性為何不高?[N];中國教育報;2004年
6 廣東省教育廳思想政治教育處副處長 劉秋明 江蘇省教育廳職業(yè)教育與社會教育處處長 馬斌 福建晉江職業(yè)中專學校校長 陳華冰 浙江衢州中等專業(yè)學校校長 翁孝川 湖南汨羅職業(yè)中專學校學生 彭宇 安徽寧國職業(yè)高中學生 周鑫、父親 周向陽;展示中職生風采 增強德育實效性吸引力[N];中國教育報;2009年
7 徐輝;詩意之境的澄明[N];文藝報;2006年
8 朱學坤;用詩性語言撞擊學生的心靈[N];中國教師報;2004年
9 傅小平;“詩性語言展示對人性的思索”[N];文學報;2007年
10 張大為;詞匯學寫作的可能性[N];文藝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刁生虎;生命哲思與詩意言說[D];復旦大學;2005年
2 劉富華;中國新詩韻律與語言存在形態(tài)現(xiàn)狀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3 席建彬;論現(xiàn)代小說的詩性傳統(tǒng)[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4 呂立群;維柯詩性觀念中的人文主義思想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5 李健;比興思維研究[D];暨南大學;2002年
6 葉世祥;20世紀中國審美主義思想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7 王曉生;“1917—1923”新詩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8 張福海;論海德格爾的本源之思與詩性突圍[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朱海萍;維柯的詩性智慧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遲蕊;魯迅雜文詩性品格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豐;德育實效性方法論及路徑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0年
2 吉丹霞;教育傳播理論視閾下的高校德育實效性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3 武俊燕;新時期我國高校德育實效性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4 石俠;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第一中學德育實效性研究[D];云南民族大學;2012年
5 于洋;城郊地區(qū)學校德育有效性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孫青;提高農村中學德育實效性的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魏芳;素質教育背景下增強民辦高校德育實效性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8 畢迪迪;提高德育實效性的中學英語教學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9 李潔;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與培養(yǎng)[D];西南大學;2012年
10 謝琴;制約中職學校德育實效的校企因素分析和對策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17775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777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