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心理轉(zhuǎn)化的探索
本文選題:外來務工人員 +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10期
【摘要】:正2006年,《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心理轉(zhuǎn)化研究》課題組對我校初一、初二年級的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心理問題實施轉(zhuǎn)化。主要作法有兩點:
[Abstract]:In 2006, the "study on the Psyc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carried 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grade students of our school, and transformed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There are two main approaches:
【作者單位】: 河南省鄭州市第六十一中學
【基金】:2006年度鄭州市教育科研重點立項課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心理轉(zhuǎn)化問題研究》的成果
【分類號】:G44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本先;簡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則[J];教書育人;2001年02期
2 康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淺析[J];寧夏教育;2003年06期
3 楊忠健;臺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及啟示[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07期
4 曾忠民;;中學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淺論[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劉莉;;論心理健康教育多元整合的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7年12期
6 ;浙江省紹興縣華舍實驗學校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情況介紹[J];小學生(探索心理);2009年04期
7 ;浙江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年回首》系列叢書編纂工作基本完成[J];浙江教育科學;2011年03期
8 廖一明,張學依;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點認識[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Z1期
9 姚本先;;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05期
10 盧志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達文;;淺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實施[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2 何成勇;;如何構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3 趙光;耿德勤;王成東;余學;李永峰;王軍;;徐州市城區(qū)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心理問題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10年
4 張改葉;;關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名稱的思考[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5 宋曉東;馬瑩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6 葉一舵;;我國大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歷史與現(xiàn)實的對話[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李凌青;;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8 張春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學生心理訓練營[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9 吳文君;;NLP簡快心理療法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實踐與應用[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10 蔡盈盈;陳傳鋒;;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品行不良與家庭品德教育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沈雪梅 本報通訊員 謝愛忠;藍天下,我們共同成長[N];南通日報;2005年
2 曲明;同享優(yōu)質(zhì)義務教育[N];中國財經(jīng)報;2006年
3 通訊員 李建萍邋王曉圓;海寧市出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管理辦法[N];人民代表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馮燕平;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首府入學不再難[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7年
5 記者 王端鵬;近3萬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享受市民待遇[N];濟南日報;2006年
6 孫剛邋實習生 劉宇;外來工子女共享公平教育[N];天津日報;2007年
7 記者 陸少平;六萬外來務工子女享受義務教育[N];黑龍江日報;2007年
8 見習記者 劉德勝;混合編班讓城鄉(xiāng)學子雙受益[N];天津教育報;2008年
9 本報駐張家港首席記者 陸曉華;港城4萬“流動花朵”快樂上學[N];蘇州日報;2007年
10 劉裕國邋云朝清;四川郫縣實現(xiàn)全免費義務教育[N];人民日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嚴星;關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和管理對策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2 劉以榕;科學穩(wěn)妥地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3 丁睿;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及制度建設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8年
4 田洪波;上海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機會均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李菲;城市優(yōu)質(zhì)高中績優(yōu)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楊玲;曲靖市中等師范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袁英;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情感特征及教育策略[D];蘇州大學;2010年
8 武雪婷;城市化進程中外來務工人員的心理融合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初探[D];寧波大學;2009年
9 劉殊芳;晉江市中小學教師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觀的調(diào)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10 沈熊珠;重點高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7442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74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