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與公共教育支出改革
本文關鍵詞:構建和諧社會與公共教育支出改革 出處:《財政研究》2007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公共教育支出 義務教育經(jīng)費 財政教育支出 公共財政 農(nóng)村義務教育 民辦教育 高等教育 和諧 職業(yè)教育 中西部地區(qū)
【摘要】:正和諧公共教育支出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社會貧富差距的最終手段,是和諧社會的根基。但是,公共教育支出方面卻出現(xiàn)了嚴重的不公平問題,已成為社會矛盾的一大焦點問題,是和諧社會中不盡和諧的音符。一、當前公共教育支出不和諧的具體分析我國公共教育支出體現(xiàn)的改革滯后于經(jīng)濟體制的改革,存在一些不盡和諧的音符,具體可以從教育支出的總量和結構兩方面進行分析。
[Abstract]:Positive harmonious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final means to solve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s the founda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However, there are serious unfair problems in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Has become a major focu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is not harmonious notes in a harmonious society. Analysis of the disharmony of the current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the reform of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in China lags behind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and there are some inharmonious notes. It can be analyzed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total amount and structure of education expenditure.
【作者單位】: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層財政與農(nóng)民增收關聯(lián)研究》(項目批準號:70473033) 江西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構建農(nóng)村和諧社會與農(nóng)村公共品供給制度研究》(項目編號:06SH30)。
【分類號】:G521;F812.45
【正文快照】: 和諧公共教育支出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社會貧富差距的最終手段,是和諧社會的根基。但是,公共教育支出方面卻出現(xiàn)了嚴重的不公平問題,已成為社會矛盾的一大焦點問題,是和諧社會中不盡和諧的音符。一、當前公共教育支出不和諧的其體分析我國公共教育支出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漢屏,李春根;對現(xiàn)行農(nóng)村義務教育投入體制的反思[J];江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陳春;;構建符合科學發(fā)展觀的農(nóng)村基礎教育投資體制[J];中國發(fā)展;2007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惠林;中國農(nóng)村教育財政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陳冬妮;促進中國農(nóng)村義務教育發(fā)展的財政投入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2 沈光天;“以縣為主”—我國農(nóng)村義務教育投入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劉凱;河南省新野、淅川兩縣義務教育經(jīng)費保障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劉香漢;稅費改革后農(nóng)村義務教育投入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5 汪燕;公共財政體制下的行政法治思考[D];中南民族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馮興元,魏志梅,劉會蓀;農(nóng)村稅費改革及其配套改革問題研究[J];稅務研究;2002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厲以寧;;關于知識分子勞動報酬的幾個理論問題[J];晉陽學刊;1982年06期
2 陳旭;;實施義務教育法的幾個問題[J];前線;1986年05期
3 楊海波;;認真抓好義務教育法的貫徹落實[J];人民教育;1986年Z1期
4 ;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J];江蘇教育;1986年11期
5 吳自強;從戰(zhàn)后日本義務教育的改革試論當前我國實施義務教育的幾個問題[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6 肖昊;試論我國開征義務教育稅的必要性[J];教育與經(jīng)濟;1987年01期
7 傅光明 ,丁仲彬 ,占利方;民師報酬應在教育費附加中列支[J];教育與經(jīng)濟;1987年03期
8 韓宗禮;;教育投資的國際分析與比較(續(xù))[J];黑龍江高教研究;1987年04期
9 韋禾;普及義務教育經(jīng)費問題的有關國際比較及其思考[J];教育科學;1989年04期
10 韓云;關于普及義務教育的評價方法[J];教育科學;199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秦慶武;許錦英;;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是破解“三農(nóng)”難題的根本出路[A];論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與政策調整——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與政策調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孫誠;;教育是人力資源開發(fā)的基礎[A];首屆"華星杯"新世紀人力資源開發(fā)優(yōu)秀論文評選[C];2004年
3 彭紅玉;;論公共教育支出在高職領域的有效配置[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一)[C];2004年
4 張學敏;;教育投入的來源分析與運行機制探索——關于我國《教育法》相關條文修訂的思考[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5 崔玉平;;公共教育支出的經(jīng)濟價值[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6 賀能坤;郝風亮;;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義務教育經(jīng)費投入研究[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7 楊寶龍;王純泉;;再議教育亂收費的成因及對策[A];價格理論研究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8 趙小榮;;“三農(nóng)問題”對策思考[A];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04年學術年會“資本論與科學發(fā)展觀”論文集[C];2004年
9 翁清雄;;促進基礎教育的協(xié)調發(fā)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04年學術年會“資本論與科學發(fā)展觀”論文集[C];2004年
10 林文;侯云先;傅澤田;徐勤賢;;我國小城鎮(zhèn)發(fā)展綜合評價實證分析[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8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曾憲瑛 記者 徐光明;拖欠教師工資問題有望徹底得到解決[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呂慎 楊永林;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亟須法制保障[N];光明日報;2000年
3 記者 劉宏;幢幢嶄新校舍拔地而起[N];江西日報;2000年
4 本報記者 劉繼安;改革財政和教育管理制度是關鍵[N];中國教育報;2001年
5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省長助理 許云昭;建立和完善農(nóng)村義務教育經(jīng)費保障機制[N];中國教育報;2001年
6 記者 翟博 唐景莉;盡快制定義務教育投入法[N];中國教育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李建平;農(nóng)村辦學經(jīng)費該從哪來[N];中國教育報;2001年
8 記者 高耀彬;山西開展大規(guī)!读x務教育法》執(zhí)法檢查[N];中國教育報;2001年
9 記者 王乃儒;振興西藏 科教先行[N];中國教育報;2001年
10 記者 劉曉芳;農(nóng)村稅費改革不能改掉教師工資[N];中國稅務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學敏;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經(jīng)費投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劉樂山;基于財政視角的中國收入分配差距調節(jié)研究[D];西北大學;2006年
3 曾以禹;農(nóng)村義務教育財政投入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6年
4 林皎;公共經(jīng)濟視野下當代我國教育財政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5 趙全軍;中國農(nóng)村義務教育供給制度研究(1978-2005)[D];復旦大學;2006年
6 石紹賓;城鄉(xiāng)基礎教育均等化供給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光琳;管理體制視野中的農(nóng)村義務教育經(jīng)費問題[D];江西師范大學;2002年
2 王菊仙;中國貧困地區(qū)人力資本投資[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余桔云;公共財政下中國農(nóng)村義務教育投入問題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4 王映蓮;對我國教育經(jīng)費投入不平衡的經(jīng)濟分析[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余陽;論我國義務教育的財政制度選擇[D];四川大學;2003年
6 郭曉東;農(nóng)村義務教育“分級管理”體制問題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7 余福貴;欠發(fā)達地區(qū)農(nóng)村義務教育經(jīng)費管理體制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8 劉芳;從“教育經(jīng)費”到“教育憑證”[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周銘華;教育財政結構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10 江野軍;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義務教育發(fā)展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4075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40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