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魯克斯批判教育學師生觀概述
本文關鍵詞:吉魯克斯批判教育學師生觀概述
【摘要】:傳統(tǒng)的師生觀把人與人的關系異化成了人與物的關系。作為批判教育學流派的重要代表,吉魯克斯提出了"反文本"和"反記憶"等概念,并對知識分子提出了全新的看法和分類。以此為出發(fā)點,可以對傳統(tǒng)的教師角色及師生關系進行深入的反思與批判,從而確立以平等對話為基礎的新型師生觀。
【作者單位】: 河南科技學院
【分類號】:G456
【正文快照】: 師生觀是教育場域中,對于教師與學生角色如何扮演以及關于二者關系的系統(tǒng)看法。師生關系作為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種重要存在,體現(xiàn)了主客體活動的主要情景,對于教育目的的達成具有關鍵的作用。一師生觀的傳統(tǒng)視角在我國,曾以赫爾巴特教育思想、凱洛夫等蘇式“馬克思主義教育學”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華;批判理論與批判教育學探析[J];外國教育資料;1996年04期
2 孫俊三,謝麗玲;我國當代師生關系研究范式的揚棄和超越[J];中國教育學刊;2004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昌華;;教學中個體差異性平等的內涵及實現(xiàn)[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梁占歌;張振華;;建構主義思想對體育教育的啟示[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 姜智慧;;后現(xiàn)代主義視角下的多元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于師號;;基于角色轉換的大學語文教學新模式[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5 劉旭東;論教育對生活世界的回歸[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6 郜躍輝;;論校長與教師關系不和諧的原因及對策[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7 錢民輝;;略論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實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8 鐘家蓮,葉新源;論信息文明對人文教育的影響[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9 饒耀平;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國家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10 汪利兵,謝峰;論UNESCO與WTO在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中的不同傾向[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董東華;;“培優(yōu)輔差”的內涵及其實現(xiàn)[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華南卷)[C];2012年
2 鮑金小;扎木蘇;;“過程完整化教學模式應用研究”課題研究報告[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翟艷芳;全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楊洋;求同存異:在沖突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D];南開大學;2010年
4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5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方成智;艱難的規(guī)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7 段鵬;開放的藝術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燕玉鐸;我國高等教育生產(chǎn)率及其增長方式優(yōu)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王洪席;過程課程觀的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張姝;論教師的文化覺醒及其教學實現(xiàn)[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登科;非線性學習策略下基于ASP.NET教學平臺的設計和開發(fā)[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倪萍;高中思想政治課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建設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維銘;對話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D];蘇州大學;2010年
4 曹強;中師美術教學中因材施教理念下的分層次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慶敖;對話性高中歷史課堂構建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琳;校訓在學校文化特色塑造中作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白永雷;大學生身體自尊、人際信任和心理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于歡;高中語文課堂師生沖突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馮香;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10 陳斯珠;反思中學閱讀教學中的多元解讀[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其龍;聯(lián)邦德國的批判的教育學流派[J];外國教育資料;1994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彥斌;;吉魯批判教育學視野下的師生觀[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7年04期
2 劉捷;鄧小平的師生觀與啟示[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0年05期
3 代存兄;;你快樂,我幸福——淺談當前教育下師生觀的轉變[J];學周刊;2011年26期
4 王向紅;后現(xiàn)代主義對我國師生觀的震蕩[J];教書育人;2001年18期
5 侯耀先;淺談網(wǎng)絡教育對傳統(tǒng)師生觀的影響[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6 楊捷;;后現(xiàn)代師生觀及其影響[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7 沈敏;;存在主義教育視野下的師生關系及其現(xiàn)實意義[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8年04期
8 吳明香;;多視角的師生觀[J];科學大眾;2006年08期
9 李素娟;;從《論語》看孔子關于主體性教學的若干思想[J];教育探索;2009年04期
10 李林海;;文化差異對師生觀的影響——中美師生觀的比較[J];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可峰;;傳統(tǒng)尊師觀念及其現(xiàn)代轉換[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毋燕濤;;學校人本管理的幾點體會[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3 陳煥章;;杜威理論評價中的非此即彼傾向質疑[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黃志文;黃飛;;科研型教師的基本素質結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5 秦耀舜;;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五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6 張雷;;我們怎樣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7 李水平;;論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8 王建中;;有效合作學習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嘗試[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9 王t,
本文編號:12521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25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