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使命與價值——懷特海教育哲學解讀
本文關鍵詞:教育的使命與價值——懷特海教育哲學解讀
【摘要】:懷特海的教育哲學充滿了深奧的“過程”、“機體”思想。本文在考察懷特海過程哲學思想的基礎上,探討了懷特海的教育哲學思想,并進一步指出在我國教育重大變革時期,研究懷特海的教育哲學思想對我國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過程哲學 教育節(jié)奏 教育哲學
【分類號】:G40-02
【正文快照】: 艾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過程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活躍于英國和美國學術界,目前學術界把懷特海歸入后現(xiàn)代建構派。日本懷特海研究專家田中裕稱之為“七張面孔的思想家”——數(shù)學邏輯家、理論物理學家、柏拉圖主義者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郭翠菊;論懷特海的教育藝術思想[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2 趙國棟;關于信息通訊技術對大學教學影響的理論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3期
3 王桂波;《論語》之素質教育思想探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3年01期
4 常艷芳;大學精神的時代表征[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王前;中國傳統(tǒng)科技思維與21世紀科技進步[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6 靖國平;論智慧的涵義及其特征[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02期
7 劉靜;知識與教化:略論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功能[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02期
8 呂淼,符少輝;制度創(chuàng)新:院校研究有效開展的必要條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年01期
9 朱平;;新時期高!皟烧n”教育質量評估應考慮的幾個因素[J];北方經貿;2006年09期
10 常麗麗;山西省部分大學本科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J];復旦教育論壇;2005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福華;高等學校學生主體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韓映雄;高等教育質量精細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翟靜麗;個人教育選擇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4 曹樹真;“引導”中“生成”[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文嵐;社會科課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甘永成;虛擬學習社區(qū)中的知識建構和集體智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堯新瑜;學校道德課程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胡弼成;高等學校課程體系現(xiàn)代化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9 王立仁;德育價值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白新歡;弗洛伊德無意識理論的哲學闡釋[D];復旦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孫洪清;知識觀的轉變與教育理念的建構[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2 寧團紅;論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3 郭蘭英;高等學校學生權利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03年
4 鄺紅軍;教育辯證法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楊興玉;歷史反思與生態(tài)建構—當代語感理論的認知基礎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6 陳玲;教師創(chuàng)造性及其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7 張建新;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師教學工作的激勵思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陳斌;試論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語文課程評價體系[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孫曄;對美院學生油畫創(chuàng)作問題的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朱正平;試論當代大學生的閑暇生活與閑暇教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廣斌;;教育的使命與價值——懷特海教育哲學解讀[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陽黔花;;懷特海教育節(jié)奏論思想及其對我國素質教育的啟示[J];蘭州學刊;2006年09期
3 張香蘭;;簡論基于過程哲學的課程思維方式轉變[J];課程.教材.教法;2007年05期
4 王莉;;過程哲學視野下的道德教育審視[J];教育前沿;2006年05期
5 李華;田玉霞;;簡論過程教育哲學下課程的回歸[J];黑龍江史志;2008年Z1期
6 張香蘭;;過程哲學的視角:教育理論緣何脫離教育實踐[J];教育導刊;2006年10期
7 張菁;;基于過程哲學的教學論研究思維方式變革[J];中國教育學刊;2009年08期
8 李潤洲;;過程哲學視野里的教學論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07期
9 李本友;王洪席;;過程哲學視域下傳統(tǒng)課程范式轉型[J];中國教育學刊;2011年05期
10 趙文平;;回歸原創(chuàng)之思:過程哲學視野下的中國教學論研究轉型[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過程教育哲學:超越知識,,擁有智慧[N];中國教育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張香蘭;從實體到過程:現(xiàn)代教育的思維轉向[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王銀飛;論過程哲學視野中的教學研究范式[D];西南大學;2006年
2 李春迪;過程哲學視域中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3 邱陽;懷特海教育哲學對網絡課程設計的啟示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白潔;“生成”與“轉化”的教育[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偉;懷特海過程哲學視野中的教學觀[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119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11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