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教育及其本質涵義
本文關鍵詞:個性化教育及其本質涵義
更多相關文章: 個性化教育 本質涵義 創(chuàng)新教育 素質教育
【摘要】:個性化教育對提高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存在深遠影響。筆者首先概括論述了當代西方國家個性化教育的發(fā)展,然后對個性化教育的內涵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個性化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和素質教育三者是統一的。
【作者單位】: 國家電網公司高級培訓中心
【關鍵詞】: 個性化教育 本質涵義 創(chuàng)新教育 素質教育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一、國內外關于個性化教育研究進展的基本情況目前個性化教育是教育問題研究的熱點,研究中關于該問題的解釋往往與創(chuàng)造力結合在一起,認為個性是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而創(chuàng)造力是在個性充分發(fā)展基礎上的一種或者多種心理過程。北京師范大學的林崇德教授對基于個性充分發(fā)展基礎上的創(chuàng)造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孟祥林;不同教學模式下師生角色、教學效率對比及改革思路[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01期
2 肖起清;論個性教育與創(chuàng)新教育的統一性[J];復旦教育論壇;2003年03期
3 劉文霞;完整地理解個性教育[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孟祥林;;英國日本教學過程比較與我國的發(fā)展策略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6年01期
2 孟祥林;個性化教育的本質及我國的策略選擇[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3 肖起清;論個性教育與創(chuàng)新教育的統一性[J];復旦教育論壇;2003年03期
4 孟祥林;從發(fā)達國家個性化教育實踐看我國的策略選擇[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5 孟祥林;個性化教育在發(fā)達國家的發(fā)展、本質分析及我國的策略選擇[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6 冉敏,李曉;知識點網絡可視化表示的系統設計[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7 崔瑞鋒;鈔秋玲;;個性化教育:內涵及辨析[J];現代教育科學;2006年07期
8 劉堯;對世紀之交若干教育焦點問題的評論[J];教育科學;1998年01期
9 吳慧芳;個性及思想政治教育個性化[J];理論與改革;2005年04期
10 唐錫海;開發(fā)校本課程 創(chuàng)建學校特色[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過廣宇;素質教育的新思路:個性教育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勇成;語文教學發(fā)展學生個性的思考與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2 張艷華;我國學校體育思想流變及大學體育課程演進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李海艷;論兒童的創(chuàng)造動機及其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4 董烈霞;創(chuàng)造性人格及其教育建構[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5 史秋紅;莊子散文教學與中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6 楊先花;教學模式建構中的審美精神追求[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高水林;校本課程開發(fā)[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朱忠海;《莊子》散文的人文性及其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盛仲飆;基于WEB的備課系統研究與開發(fā)[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年
10 孫洪雁;中學語文個性化教育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王義高;當代宏觀教育思潮之考察[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2 孟祥林,靳榮莉;教學中的非對稱效果缺失及其補償策略分析[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3 孟祥林;網絡環(huán)境下師生角色定位與教學行為博弈[J];開放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趙恒德;要確立發(fā)展個性的教育理念[J];教育科學;2001年04期
5 盧秋玲;轉變理念:個性教育的關鍵[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6 劉文霞;完整地理解個性教育[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7 鐘增志;試論素質教育中的個性教育[J];宜春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中國教育學會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2011年北京個性化教育國際會議[J];中小學校長;2011年06期
2 傅坤昆;;個性化教育:理念、實踐與反思——2011年個性化教育國際會議綜述[J];中國教育學刊;2011年10期
3 于叢叢;;談幸福的教育[J];才智;2011年18期
4 郭永福;;讓教育回歸個性化的境界[J];成才之路;2011年23期
5 劉利民;;堅持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相統一[J];中國教育學刊;2011年10期
6 顧明遠;;個性化教育與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J];中國教育學刊;2011年10期
7 藍云禹;;淺談班主任如何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J];基礎教育研究;2011年14期
8 張志鵬;丁愛國;;個性化教育與校內教育公平[J];現代教育;2011年Z1期
9 柳斌;;在體制改革中尋求學生生動發(fā)展的出路[J];中國教育學刊;2011年10期
10 李Oz寧;;淺論學生個性的發(fā)展[J];價值工程;2011年2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陳傳鋒;;農村中學女生的自我意識特點及其個性化教育[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2 戚彥君;;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心理素質[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 廖燕玲;盧語丹;張杰;;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個性化教育與學習[A];2008年計算機應用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4 楊梅;;研究生個性特征測評及其影響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陳宏杰;;實施素質教育 促進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協調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6 趙美麗;;以人為本 全面健康 和諧校園——創(chuàng)建健康促進學校的體會和思考[A];浙江省推廣發(fā)展健康促進學校項目論文集[C];2005年
7 周清春;寧濱;楊宗凱;馬石莊;何國平;蘇剛;;信息技術碰撞傳統教學文化[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7:教育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小會 本報記者 佟強;解讀素質教育之“個性化教育”大崛起[N];黑龍江經濟報;2010年
2 吳紅 陜西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龔三校;孩子的健康成長呼喚個性化教育[N];中國教師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康麗;個性化教育應該成為教育主流[N];中國教師報;2010年
4 記者 潘啟雯 通訊員 馬俊;《個性化教育消費白皮書》發(fā)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戴勇;個性化教育有效補充學校教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知人”與“善教” 學大觸摸個性化教育核心[N];中國教育報;2011年
7 ;2011年北京個性化教育國際會議舉行[N];人民日報;2011年
8 記者 禾子;個性化教育是大勢所趨[N];銀川晚報;2010年
9 華亭縣安口學區(qū) 張俊福;“分槽喂養(yǎng)”與個性化教育[N];平涼日報;2005年
10 劉小岐 學大教育西安分公司經開校區(qū);淺談個性化超前學習[N];中國教師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夏惠賢;多元智力理論與個性化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高峰;生命與死亡的雙重變奏:國際視野下的生命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旭梅;教育公正視野下的個性化教育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2 湯燕;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班級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田瑜輝;個性發(fā)展與教育體制內在沖突的哲學反思[D];黑龍江大學;2008年
4 劉白羽;基于資源學習的信息化課程設計、開發(fā)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5 王映哲;教育改革中的日本道德教育演進及啟示[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6 任雪文;校本課程“生命審美教育”的開發(f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楊劉敏;處境不利兒童人格與學習策略、學業(yè)成績的相互關系[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8 劉俊;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遠程教育的作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9 王大春;小班化教學:成因與對策[D];蘇州大學;2009年
10 賈雪燕;論教師對課程的個體化改造[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809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1080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