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述教師的教材研究——兼議鄉(xiāng)土教材的價值及其開發(fā)
本文關(guān)鍵詞:試述教師的教材研究——兼議鄉(xiāng)土教材的價值及其開發(fā)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教師的教材研究 教材開發(fā) 鄉(xiāng)土教材開發(fā) 鄉(xiāng)土素材的教材化
【摘要】:教材研究是課程改革中的重大理論課題與實踐訴求。本文探討教師教材研究的視點與教材開發(fā)的原則,側(cè)重闡述鄉(xiāng)土教材的價值以及鄉(xiāng)土素材教材化的含義與步驟。鄉(xiāng)土教材的開發(fā)是對傳統(tǒng)的封閉僵化的教材觀的挑戰(zhàn),可以為我國新世紀基礎(chǔ)教育的教材發(fā)展開辟新的愿景。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關(guān)鍵詞】: 教師的教材研究 教材開發(fā) 鄉(xiāng)土教材開發(fā) 鄉(xiāng)土素材的教材化
【分類號】:G424
【正文快照】: 教學是由教材、教師和學生三個要素構(gòu)成,并經(jīng)教師直接地或以教材為媒介作用于學生(反之,學生在教師的這種影響之下,通過教材習得一定的態(tài)度、知識與技能)的教育活動。這就是所謂的教學論“三角形模型”。教材作為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媒介,對教育活動的形成起著重要的影響作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家成;論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趙必華;建立教育目的導引機制初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3 韓久建;;課堂互動活動有效性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 陳愛傼;實現(xiàn)知識、社會和人三因素的平衡與整合——多元智能理論對課程改革方向的啟示[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5 郭法奇;探究與創(chuàng)新: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郭法奇;灌輸式教育:從懷疑、批判到否定——20世紀西方教育的最大變化[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胡定榮;對建構(gòu)主義教學論的歷史、文化與實踐的思考[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顧明遠;對教育定義的思考[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9 陸有銓;素質(zhì)教育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3期
10 龔玲;《千字文》與識字書法教育[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郭建斌;;理解與表達:對凱利傳播儀式觀的解讀[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2 魏良婷;;對“職業(yè)教育就是就業(yè)教育”的理解與分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唐德海;大學課程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4 郅庭瑾;為何而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婁立志;論目前我國教育的主導價值[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張琰焱;網(wǎng)絡影響下的高校德育變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黃忠敬;知識·權(quán)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李家成;關(guān)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10 高偉;生存論教育哲學發(fā)凡[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雙;語文研究性學習初探[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2 程紅艷;生命與教育——呼喚教育的生命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李洪兵;論中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馬志成;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研究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杜覺民;西方教育理論在近代中國的移植應用和現(xiàn)實思考[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彭興富;論高校德育環(huán)境及其優(yōu)化[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7 李長偉;實踐哲學:教育迷惘中的選擇[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8 亓英麗;化學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理論及教學模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趙獻梓;初級中學德育活動實效性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苗雪紅;回族幼兒同伴交往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5615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56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