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懲罰略論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類號】:G4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秋明;;高校就業(yè)指導教師基準性勝任特征分析[J];云夢學刊;2010年01期
2 劉小吾;;高校學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約模式探討[J];江蘇高教;2010年01期
3 劉昕;郭正宇;;從中國特色的研究型大學看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0年01期
4 孟衛(wèi)青;劉飛燕;;小學教育階段懲罰現(xiàn)象的調查與思考[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0年01期
5 王萍;高凌飚;;國外教師評價觀研究及啟示[J];教師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6 王淑華;;對新時期大學生職業(yè)規(guī)劃的思考[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年02期
7 斗穎;;淺談情感教學與自我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0年01期
8 蔡志平;;淺談“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各界(科技與教育);2010年01期
9 李莉玫;孫鳳東;;關于應用播客構建個體數(shù)字化學習空間的思考[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10 朱焰;孫華峰;洪亮;沈淵;;多種媒體技術在高職隱性知識習得過程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蘇娟;;論開發(fā)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意義[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2 王正福;;淺談教育教學課題研究的選題[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羅曉燕;;我校高三學生考試焦慮現(xiàn)狀調查與心理輔導[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羅曉燕;周福軒;;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題[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郭琳華;;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 構造和諧社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6 王新員;;淺析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馬文浩;;德育工作五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8 劉展平;;班級自我教育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的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9 盧艷明;;自主學習的必要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越秀區(qū)培智學校課題組;;對弱智學生個體素質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劉華蓉 蘇婷;應針對學生個體情況因材施教[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邱廣欣;高考作文的“共同錯誤”是如何形成的[N];工人日報;2010年
3 記者 鄧小群;名校校長受聘研究員[N];深圳商報;2010年
4 本報評論員;向陋習開戰(zhàn) 爭做文明廣元人[N];廣元日報;2010年
5 洛川縣永鄉(xiāng)中學 孫建學;淺談分層目標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N];延安日報;2010年
6 蘭州市七里河區(qū)土門墩學校 馮學勤;課堂實踐中不容忽視的兩個問題[N];甘肅日報;2010年
7 沈大雷;南京試點取消“班主任負責制”[N];江蘇教育報;2010年
8 雷山縣丹江小學 毛燕妮;芻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農村教師培訓現(xiàn)狀[N];貴州民族報;2009年
9 李莉 太原師范學院;“和諧教育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N];山西政協(xié)報;2009年
10 揚中市興隆中心小學 徐斌 施慶偉;多元智能理論在數(shù)學課中的應用[N];江蘇教育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汪凌;學業(yè)的成功與失�。簩W業(yè)評估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孫平;課程實施中的教師主體性及其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黃國輔;后勤社會化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閻亞軍;知識教學與學生發(fā)展[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姜月;遮蔽與解蔽[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姚遠峰;尋求意義:現(xiàn)代教育之轉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梅;高中教育中獎懲的現(xiàn)狀及思考[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姚偉;高校突發(fā)事件處置機制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3 付興;法治視野中的教育懲戒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4 許凝;初中學校班集體中非正式群體的管理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5 郭寧;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下協(xié)作學習活動設計[D];河北大學;2010年
6 李云星;走向教育學立場的教育倫理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高晶;醫(yī)學專業(yè)英語課堂生生互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孫華;基于系統(tǒng)工程思想的高等學校學風建設體系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9年
9 史兵峰;我國中學德育方法多元化發(fā)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程瑞娟;關懷教育理論視閾下的學生個體生命成長[D];河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440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254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