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認知視角下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和語言實踐研究
本文關鍵詞:修辭認知視角下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和語言實踐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陶行知 語言實踐 修辭認知 語言教育 現(xiàn)實價值
【摘要】:該文從認知學的視角分析了陶行知語言教育思想和語言風格形成的內(nèi)在原因:正是因為陶行知選擇、建構了修辭認知的思維模式才使其理論、著作呈現(xiàn)出通俗簡明而又深刻詼諧的語言風格。并由此引發(fā)了對當下語言教育的幾點思考,進而探討了陶行知語言教育觀的現(xiàn)實價值。
【作者單位】: 南京曉莊學院文學院;
【關鍵詞】: 陶行知 語言實踐 修辭認知 語言教育 現(xiàn)實價值
【基金】: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陶行知語言教育觀的理論意義與現(xiàn)實價值研究”(2013SJD740054)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40-092
【正文快照】: 陶行知先生傾其一生推行平民教育,推行大眾語與大眾文,留下了約600萬字的學術著作和詩歌書信,他在教育史上的作用和貢獻毋庸諱言,然而更加難能可貴的是,無論是他的學術著作,還是他的詩歌、演講詞、書信、平民教育教材都踐行著自己的語言觀,體現(xiàn)了通俗易懂、明白曉暢、簡潔明確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曉梅;陶行知的語言文字思想及其實踐[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 鄭荔;;學前兒童修辭性語言的出現(xiàn)與培養(yǎng)[J];學前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3 譚學純;語言教育:概念認知和修辭認知[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麗云;;范疇視域中的修辭與邏輯關系[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8期
2 潘小星;;藝術教育對大學生人格塑造的作用初探[J];長沙師范?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3 鄭蔚;;立象以盡意∶淺析中國繪畫中的意境[J];電影文學;2009年06期
4 左云成;;文化符號學觀照下的修辭“構型”[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5 陸儉明;;漢語修辭研究深化的空間[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6 譚學純;;公共話題轉換為個人話語:修辭化及其限度[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7 許瓊華;;生活教育理論對學前雙語教育的啟示[J];福建陶研;2009年01期
8 馬紫薇;;陳師曾《北京風俗圖》藝術表現(xiàn)之獨創(chuàng)性研究[J];大舞臺;2013年05期
9 鄭敏惠;;廣義修辭學視野中的語義研究[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10 張汝倫;;現(xiàn)代中國美學的自我理解及其理論困境[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譚學純;;辭格生成與理解:語義·語篇·結構[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趙容;;從傳說走向神壇:山東寒亭柳毅信仰的產(chǎn)生[A];山東省民俗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楊先明;0-5歲漢語兒童語言發(fā)展的認知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2 馬永利;現(xiàn)代都市語境下的中國“雜志文”[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鄭荔;學齡前兒童“修辭特征”語言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唐善林;鄧以蟄美學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強;中國新詩的視覺傳播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蓉;民國時期文學書籍插圖藝術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林承亮;漢語顏色詞“白”的修辭闡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廖靜愛;用藝術為心靈加“油”[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雯;在文學與繪畫間游戲[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劉艷;魯迅小說《藥》的修辭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6 青華;留一曲情深不絕繞梁音[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7 羅成萍;莫扎特歌劇《魔笛》的體裁特點和演唱風格[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曹金玲;走向?qū)徝赖娜松鶾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洪華平;構建藝術高職特色語文教材體系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曉楓;對幾種常用漢語修辭格的認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吳禮權;修辭心理學論略[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5期
2 譚學純;修辭話語建構:自覺和不自覺[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3 白麗芳;兒童隱喻性思維的特點及其發(fā)展[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年04期
4 何軍;談幼兒語言的“藝術創(chuàng)造性”[J];學前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5 王海珊;馮曉霞;;3~6歲幼兒言語目的性的發(fā)展特點[J];學前教育研究;2007年Z1期
6 于根元,夏中華;修辭和語言哲學——第二輪“語言哲學對話”連載之四[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芝海;;在語言實踐中感悟人生[J];小學教學參考;2014年07期
2 陸美蘭;;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語言實踐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4年05期
3 金三戀;朱瑛;;有感于“誰聽懂了他的意思?”——讓評價也成為語言實踐的契機[J];教學月刊(小學版);2007年02期
4 何偉華;;加強語言實踐 提升語言能力[J];山西教育(教師教學);2008年01期
5 殷玉艷;;加強語言實踐,提高教學實效[J];小學教學參考;2009年01期
6 王庭松;;注重語言積累 加強語言實踐[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年06期
7 謝開和;;尋找語言實踐與人文熏陶的結合點[J];廣西教育;2011年22期
8 繆霞;;讓語言實踐充滿個性[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2年01期
9 許習白;;在語言實踐中提升言語智慧[J];小學語文教學;2012年34期
10 吳玲;;以生為本,三重轉變開放語言實踐[J];語文教學通訊;2013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方元;;語言實踐中文化依附的困惑[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2 焦昆;;淺談如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來提高學生口語表達水平[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夏教師篇卷1)[C];2013年
3 偶海燕;;培養(yǎng)語感的三個層次[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儀征市胥浦中心小學 田傳萍;讓學生讀出“味道”來[N];江蘇教育報;2010年
2 李丹夢;欲望的語言實踐[N];文藝報;2006年
3 華北工學院外語系 段莉;如何激發(fā)學生課堂參與意識?[N];中國教育報;2003年
4 如皋市桃園鎮(zhèn)新華小學 錢俊華;在語言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N];江蘇教育報;2008年
5 商丘市第四高級中學 李茜;淺談英語教學中如何轉化后進生[N];商丘日報;2011年
6 夏文國;學英語的訣竅[N];重慶日報;2001年
7 胡泉英 溫泉縣城鎮(zhèn)小學;淺談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小學英語插上飛翔的翅膀[N];博爾塔拉報(漢);2011年
8 魯山縣第二高級中學 朱明慧;淺談高考英語復習[N];學知報;2011年
9 泰興市泰興鎮(zhèn)中心小學 戴登云;充分挖掘口語交際能動性[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10 盧永麗 靖遠縣東灣中學;如何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N];白銀日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付士勇;省略研究述評[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9968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99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