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設計研究
本文關鍵詞: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設計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幾年,隨著個人計算機、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各種便攜式移動設備的普及,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也變得更加多樣和便利,與此同時,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正逐漸流行——微型學習。這種學習更加強調(diào)學習內(nèi)容的碎片化和微型化,以一種靈活性和信息量較小的新型學習資源為核心。這種新型學習資源以教學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為中心,通過錄制然后制作成短小精悍的視頻教程,利用網(wǎng)絡供學生重復使用,研究者們將這種教學視頻稱之為“微視頻”。 本研究是受到微型學習的啟發(fā),在視覺文化課程長期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筆者通過對視覺文化課程學習者需求進行訪談調(diào)查,結合課程內(nèi)容實際,選取具體的知識點,將他們設計成微視頻,供學習者自主使用,滿足他們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本文在吸收和借鑒學者們在微型學習理論與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從視覺文化課程學習資源狀況以及學習者需求出發(fā),引出了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設計的可行性,制定了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設計的總目標。以認知負荷理論為理論依據(jù),以微型學習理論為設計指導思想,借鑒視覺心理學的一些研究成果,制定了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設計中的五要素(包括主題選取、目標建構、內(nèi)容組織、媒體呈現(xiàn)和評價反饋)。根據(jù)視覺文化課程的具體教學內(nèi)容,精選了“視覺文化的定義”、“視覺文化語義三角形”和“意義所指層次圖”三個案例,展開具體的設計。然后展開初步的案例實踐,并對實踐數(shù)據(jù)進行收集和分析,對設計的優(yōu)劣之處進行了評估,根據(jù)評估結果對設計進行了修正和調(diào)整。 實踐證明,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設計是對理論與實踐的一次有效嘗試。作為一項學習資源設計,深入的學習者需求分析是微視頻設計有效進行的前提,明確的設計總目標是微視頻設計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具體的設計要素的明晰梳理為設計的實施提供了有效途徑,同時也是本文的核心之處。
【關鍵詞】:視覺文化課程 微視頻 微型學習 微視頻設計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434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緒論8-16
- 1.1 研究背景及問題提出8-9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9-12
- 1.2.1 國外對微視頻設計的研究現(xiàn)狀9-11
- 1.2.2 國內(nèi)對微視頻設計的研究現(xiàn)狀11-12
- 1.3 研究意義12-14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14-16
- 1.4.1 研究方法14
- 1.4.2 研究思路14-16
- 第2章 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設計理論概述16-23
- 2.1 認知負荷理論為微視頻設計提供理論依據(jù)16-18
- 2.1.1 三類認知負荷的理論啟迪16-17
- 2.1.2 五項原則對明晰設計要素的啟示17-18
- 2.2 微型學習理論為微視頻設計給予思想指導18-21
- 2.2.1 內(nèi)涵理解——為設計引領方向18-19
- 2.2.2 特征剖析——為設計確定思路19-21
- 2.2.3 設計原則——為設計明晰方法21
- 2.3 視覺心理學理論對微視頻視覺設計的啟發(fā)21-23
- 第3章 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設計的概念辨析及可行性分析23-32
- 3.1 核心概念辨析23-27
- 3.1.1 微視頻的內(nèi)涵23-24
- 3.1.2 微視頻的教學特性24-25
- 3.1.3 微型學習、微視頻與微課程的關系25-26
- 3.1.4 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設計26-27
- 3.2 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設計可行性分析27-32
- 3.2.1 內(nèi)容層面:內(nèi)容結構模塊化,與微視頻不謀而合27-28
- 3.2.2 教師層面: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對微視頻形式表示認可28-29
- 3.2.3 學生層面:期待直接面向具體問題的微視頻學習資源29-32
- 第4章 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的設計32-51
- 4.1 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設計的總目標32-34
- 4.1.1 豐富學習資源,滿足學習者個性需求32-33
- 4.1.2 促進學習者知識與能力的雙層提升33-34
- 4.2 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設計的五要素34-45
- 4.2.1 主題選取34-38
- 4.2.2 目標建構38
- 4.2.3 內(nèi)容組織38-40
- 4.2.4 媒體呈現(xiàn)40-44
- 4.2.5 評價反饋44-45
- 4.3 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設計案例45-51
- 4.3.1 案例一:視覺文化的定義45-47
- 4.3.2 案例二:視覺文化語義三角形47-48
- 4.3.3 案例三:意義所指層次圖48-51
- 第5章 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案例實施與評價51-63
- 5.1 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案例實施51-54
- 5.1.1 前期準備:依托網(wǎng)絡平臺,做好各項資源準備工作51-52
- 5.1.2 正式實施:發(fā)揮輔助作用,確保實踐過程有序進行52-53
- 5.1.3 效果調(diào)查:及時收集數(shù)據(jù),分維度對結果進行分析53-54
- 5.2 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案例實施效果評價54-63
- 5.2.1 根據(jù)問題測試評價學生學習效果54-57
- 5.2.2 根據(jù)調(diào)查問卷評價學生滿意度57-61
- 5.2.3 對微視頻實踐的總結和反思61-63
- 第6章 總結與展望63-66
- 6.1 研究總結63-64
- 6.1.1 深入的需求分析是學習資源設計成功進行的前提63
- 6.1.2 明確了微視頻設計的總目標和具體要素63-64
- 6.1.3 通過初步的實踐驗證了微視頻設計的有效性64
- 6.2 后續(xù)發(fā)展方向64-66
- 6.2.1 更加重視對理論的持續(xù)和深入的研究64
- 6.2.2 加強微視頻的體驗設計64
- 6.2.3 進行微視頻案例的實驗研究和分析64-66
- 附錄A 《視覺文化與媒介素養(yǎng)》目錄表66-67
- 附錄B 視覺文化課程學習需求訪談提綱67-68
- 附錄C 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使用效果調(diào)查問卷68-70
- 附錄D 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概覽70-72
- 參考文獻72-75
- 致謝7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倩葦;;設計研究:促進教育技術研究的方法論[J];電化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2 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3 單仁慰;;多媒體時代下的數(shù)字短片——從制作、播放平臺和市場化看數(shù)字短片[J];電影評介;2008年14期
4 胡鐵生;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建設的發(fā)展趨勢[J];信息技術教育;2005年08期
5 張靜然;;微課程之綜述[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年11期
6 劉超;;微型學習研究綜述[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1年03期
7 蘇巖;;微視頻發(fā)展歷史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1年11期
8 張建波;;認知負荷理論:教學設計研究的新視角[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11期
9 張舒予;;“視覺文化與媒介素養(yǎng)”課程核心理念與教學設計[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10 楊進中;;認知負荷理論視角的移動課程教學設計原則[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浩;新媒體環(huán)境中的微型學習設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視覺文化課程微視頻設計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85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1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