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與創(chuàng)新教育——新加坡高校教育成功的啟示
[Abstract]: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Singap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made a lot of fruitful and beneficial attempts from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concept, curriculum, teachers' construction, training methods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eaching results. Based on the data of experience and investigation during the visit to Singapore,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measures taken by Singaporean universities in the training of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order to benefit and enlighte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作者單位】: 廣東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應(yīng)用外語系;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
【分類號】:G533.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悅?cè)?劉素民,王默茵;新加坡教育與儒家文化[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 潘星華;;新加坡改善教師待遇[J];教育;2006年19期
3 吳云霞;;新加坡小學教育發(fā)展一瞥[J];湖南教育(綜合);2007年02期
4 楊延;;新加坡中學的青春期教育[J];教育;2008年07期
5 馬玉文;;承載國家前途 服務(wù)個人成長 透析新加坡德育的文化力量[J];上海教育;2011年09期
6 潘繼云;;新加坡教育三點啟發(fā)[J];基礎(chǔ)教育;2006年10期
7 吳名;新加坡教育出奇招重溫淪陷史[J];科技文萃;1994年08期
8 王曉丹;新加坡教育的特點[J];當代亞太;1996年01期
9 ;新加坡教育的特色[J];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10 王春鵬;新加坡教育應(yīng)對經(jīng)濟轉(zhuǎn)型的措施及啟示[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5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王惠;余桂林;;華語教材用字的地域分布與頻率統(tǒng)計——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中國大陸對比[A];首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袁銳鍔;李陽t;;新加坡雙語教育政策的歷史演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何文勝;;語文出版社初中語文教科書的價值取向研究[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孔劍;;淺談新加坡本科光電課程教育[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及協(xié)作委員會2009年全體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楊敏虹;;剖析新加坡國立大學優(yōu)質(zhì)生源選拔機制后的思考[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宋黔云;走近新加坡教育[N];貴州日報;2011年
2 通訊員 戴興海邋記者 雙生;南京與新加坡教育“深度結(jié)親”[N];南京日報;2007年
3 記者 趙良英;段輪一會見新加坡客人[N];湖北日報;2010年
4 樂山外國語學校 楊偉;新加坡教育見聞[N];樂山日報;2006年
5 小了;政府投資和務(wù)實管理:新加坡教育的特色[N];中國社會報;2008年
6 本報通訊員 張蕊;歷城二中與新加坡學校簽訂友好協(xié)議[N];濟南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夏倫勤;新加坡教育掠影[N];中國教育報;2001年
8 第四十五中學 楊遠芳;新加坡的德育和群育[N];天津教育報;2010年
9 劉妮;沈陽與新加坡合作漸入佳境[N];沈陽日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李艷輝;“希望今年仍是唐山的‘新加坡年’”[N];唐山勞動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文玲;中國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與路徑比較探析[D];安徽大學;2010年
2 朱莎;美國、新加坡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戰(zhàn)略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3 劉s,
本文編號:22559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25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