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教學論文 >

教育與“有意義的生活”

發(fā)布時間:2018-09-17 14:16
【摘要】:何謂"有意義的生活"?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它構成人們采取何種行動的動機與理由,而對于"意義"蘊涵的追問是美好康樂的生活的一個必要條件。有鑒如此,教育應當引導、訓練并促使年輕一代準備去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與此同時,人生自主也是我們的教育目標,對于多種可能的選擇也要盡可能協(xié)調并權衡它們的重要性。這就又促使我們思考當前學校課程及教學時間安排上,到底是促進了還是阻礙了學生去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
[Abstract]:What is a "meaningful life"? This is a matter of different opinions, which constitutes the motive and reason for people to take any action, and the question of meaning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life of better Kang Le. In view of this, education should guide, train and prepare the younger generation for a "meaningful life". At the same time, life autonomy is our educational goal, and we must balance and balance the importance of a variety of possible options as much as possible. This has prompted us to think about whether the current school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schedule have promoted or prevented students from living a "meaningful life".
【作者單位】: 倫敦大學教育學院;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4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德全;;“讀圖時代”學校課程的思考[J];天中學刊;2007年01期

2 劉正偉;;國際視野中的學科課程改革與道德教育[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7年20期

3 班建武;李凡卓;;試論學校課程中的代際之維[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年22期

4 江山野;我國學校課程改革的基本途徑(下)[J];課程.教材.教法;1996年09期

5 王麗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課程整合的兩種形式[J];中國遠程教育;2002年04期

6 陳桂生;“學校課程”的建構[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7 胡雅瑾;母小勇;;人文、科學與課程[J];教育科學論壇;2006年06期

8 安存芝;白芳麗;;學校課程權力問題探析[J];中國農業(yè)教育;2010年01期

9 劉旭東;蘇向榮;;西部地區(qū)學校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徐淀芳;;以項目推進提升學校課程領導力[J];現(xiàn)代教學;2011年Z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郝德永;;課程與文化:一個后現(xiàn)代的檢視[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3—2004年度)[C];2003年

2 靳玉樂;;二十世紀美國七大課程事件評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陳瑤;洪明;;葛雷學校留給我們的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陳瑤;洪明;;葛雷學校留給我們的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劉洪勝;;學校健康教育應突出實用性、趣味性、階段性[A];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兒少衛(wèi)生分會第六屆全國學術交流會、中國健康教育協(xié)會學校分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6 蔡其勇;;中英國家課程標準比較研究[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方曉東;;二十世紀前期歐美活動課程論對學科課程論的挑戰(zhàn)[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鄧素文;;從提問方式看近現(xiàn)代課程知識價值觀的變遷[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連瑞慶;;對學與思的再認識——論溫寒江的教育思想及其對當代教育的重大貢獻[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王惠卿;;學陶師陶 改革鄉(xiāng)村教育[A];紀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20周年——陶研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通訊員 李傳米;返鄉(xiāng)大學生義務辦“雙語”班[N];阿勒泰日報;2009年

2 北京王府外國語學校 徐劍一;觀摩美國學校課程有感[N];中國教師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劉淼;學校課程超越100[N];青島日報;2005年

4 記者 李欣瑤 實習生 華夏;甘肅省開發(fā)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N];甘肅日報;2009年

5 韓寶平;讓教師與新課程共成長[N];中國教師報;2004年

6 成都大學師范學院副教授 陳大偉;學校的產品是課程[N];中國教育報;2007年

7 通訊員 黃芳;市教育局就暑期工作做全面安排部署[N];安康日報;2007年

8 彭薇;拓展型研究型教材能否“瘦身”[N];解放日報;2006年

9 王暉;不得給學校和學生公布名次[N];河南日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李建平;課改:重視開發(fā)校本課程[N];中國教育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姜新生;批判與建構:學校課程文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2 房林玉;作為場域存在的學校課程規(guī)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楊子秋;以校本課程領導促進學校改進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劉茜;多元文化課程的建構與發(fā)展[D];西南大學;2007年

5 李庶泉;多元文化課程理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范兆雄;課程文化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華清;學校課程的權力與控制——英國個案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2 李松林;社區(qū)課程資源開發(fā)對學校課程的支持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應曉瓊;歐洲學校消費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婷;學校課程規(guī)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孔曉楠;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學校課程活動設計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6 彭南鳴;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學校課程管理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7 陳亞鵬;校長的課程執(zhí)行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李定恒;論課程差異化[D];河南大學;2007年

9 嚴志莉;校本化課程實施中教師課程審議的個案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10 王鶯鶯;課程的主流文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224618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24618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0c8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