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教學論文 >

大學生公正世界信念與利他行為的相關性

發(fā)布時間:2018-06-28 22:29

  本文選題:社會心理學 + 利他行為 ; 參考:《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年06期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大學生公正世界信念與利他行為的相關關系。方法采用利他行為調查問卷和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對來自河北省唐山市2所高校的528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在10個調查項目中,前8項除了F2(42.0%)和F7(38.4%)之外做肯定選擇的百分率在62.3%~80.1%之間。F6,F8,F9的公正世界水平差異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χ2分別為7.171,8.413,8.058,高等水平的公正世界信念水平更愿意提供幫助(P0.05)。列聯(lián)系數(shù)分別為0.116,0.125,0.123,且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大學生公正世界信念與利他行為存在一定相關。F1,F3,F4,F5,F6,F8終極公正得分愿意提供幫助組高于不愿意提供幫助組,t分別為2.22,3.14,3.08,2.54,3.36,2.24,差異極其顯著(P0.05或P0.01)。F9,F10終極公正、固有公正、總分得分積極回答組組高于消極回答組,t分別為2.63,2.16,2.46;-2.57,-2.77,-2.99,差異顯著(P0.05)。F6,F7固有公正得分愿意提供幫助組高于不愿意提供幫助組,t分別為2.05,2.76,差異顯著(P0.05),F3,F4,F5,F6,F8公正世界信念總得分愿意提供幫助組高于不愿意提供幫助組,t分別為3.19,2.86,2.73,3.15,2.33,2.46,差異顯著。結論大學生公正世界信念有助于利他行為的發(fā)生,高水平的公正世界信念更容易提供幫助。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belief in fair world and altruistic behavior. Methods A total of 528 college students from 2 universities in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by altruistic behavior questionnaire and just World belief scale. Results out of 10 survey items, In addition to F2 (42.0%) and F7 (38.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air world level between 62.3% and 80.1%, 蠂 ~ 2 = 7.171 鹵8.413 / 8.058, respectively, and the higher level of fair world belief was more willing to help (P0.05). The number of column connections was 0.116 / 0.125 / 0.123,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just world belief and altruistic behavior. F1F1F3F4F4F5F5F6F8 ultimate justice score is higher in the group of willing to provide help than that in the group not willing to provide help. T = 2.220.143.143.082.24,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P0.05 or P0.01) .F9F10 ultimate justice, inherent justice. The total score of positive response group was 2.63N 2.16 / 2.46 / 2.46 / 2.77 / 2.99,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F6F7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unhelpful group (2.052.76),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F3F4F4F5F6F6F8 was willing to score the total score of fair world belief of F3F4F4F4F5F6F8 and F3F4F4F4F5F5F6F8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unhelpful group (P05). The mean value of mean to provide help was 3.19 / 2.86 / 2.73 / 3.15 / 3.33 / 2.46, respectively,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unwillingness to provide help (P < 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ollege students' belief in fair world is helpful to altruistic behavior, and high level of belief in fair world is easier to help.
【作者單位】: 河北聯(lián)合大學出版管理中心;河北聯(lián)合大學心理學院;
【基金】:國際華人醫(yī)學家心理學家聯(lián)合會資助(編號:IACMSP2013-10-10)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會平;李虹;;大學生利他動機的調查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4期

2 牛巨龍;田愛民;;加強大學生利他行為培養(yǎng)的思考[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6年05期

3 劉曉敏;親社會行為與利他主義[J];心理學探新;2000年03期

4 朱麗芳;;大學生學業(yè)自我概念、成就目標定向與學習堅持性的關系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申慶芳;;大學生“利他行為”的弱化及教育應對策略[J];才智;2012年05期

2 張萍;;兒童親社會行為及其培養(yǎng)策略[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1期

3 孟爽;王春梅;;大學生利他行為問卷的編制[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8期

4 趙子夏;;從親社會行為角度探析見危不救行為應否入刑[J];法制與社會;2014年05期

5 楊海強;;我國近20年來對大學生學業(yè)認知的研究述評[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6 婁振山;蔡楊;佟洋;;三軍官兵利他主義及其心理社會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4年04期

7 鐘菲;;中職護生利他行為現(xiàn)狀分析[J];才智;2014年26期

8 魏軍;劉儒德;何伊麗;唐銘;邸妙詞;莊鴻娟;;小學生學習堅持性和學習投入在效能感、內在價值與學業(yè)成就關系中的中介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4年03期

9 何明敏;;媒介倫理學視角下公共場合傷人事件報道分析[J];東南傳播;2014年10期

10 商衛(wèi)星;閆晨;朱小明;;大學生利他行為調查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超;盧泰宏;李偉偉;;中國老年人基于血緣關系的利他性消費行為:實證研究與營銷詮釋[A];中國市場學會2006年年會暨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紅霞;影響初中生學業(yè)成績差異的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玉新;高中理科資優(yōu)生學業(yè)自我概念的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3 葉慧娟;《見危不助犯罪化的刑法邊緣性研究》[D];北京大學;2006年

4 王健;利他行為的模型構造與數(shù)量分析[D];廈門大學;2009年

5 王志芳;索伯自然選擇論的哲學思想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6 陳清;侵權法上救助義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7 白福寶;不公正感體驗與公正感特質對風險水平的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8 潘云華;攝入社會不公信息與大中學生道德發(fā)展的關系及德育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13年

9 周春燕;公正世界信念對不同社會階層的個體與社會功能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10 劉巍巍;小學生利他行為培養(yǎng)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愛玲;混齡教育對3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影響[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謝金;利他行為的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3 苗娜娜;初中思想品德課對學生親社會行為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景衛(wèi)麗;受害者無辜、群體類型對公正世界信念構成威脅的影響[D];河南大學;2011年

5 黃小琴;大學生個人奮斗的初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曼;大學生參與慈善救助的行為、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D];暨南大學;2011年

7 姚君;論道德勇氣及其培養(yǎng)[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鴻飛;大學生成長環(huán)境影響其慈善意識的實證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1年

9 姜宇;災后汶川地區(qū)志愿者工作滿意度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1年

10 姬慧;移情在道德行為中的作用機制及其德育價值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李虹;商磊;聶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動力系統(tǒng)分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2期

2 許加明;;城鄉(xiāng)大學生人生價值觀差異的初步研究[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韓慶祥;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及其當代意義[J];科學社會主義;2004年01期

4 王莉;;廣州地區(qū)在校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專項調查分析[J];青年探索;2005年06期

5 陶倩;大學生利他觀念調查研究與教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00年Z1期

6 劉建國;大學生價值目標取向的特點與導引對策[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03期

7 朱永東;試析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幾個問題[J];云南教育;2002年24期

8 楊利利,許燕;北京、香港兩地大學生人性觀差異的調查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俐萍;;角色體驗,讓孩子品嘗利他行為的喜悅[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年03期

2 曉晴;關于人的利他行為的幾點思考[J];懷化師專學報;1990年05期

3 鄭健成 ,潘潔 ,李伯黍;兒童利他行為發(fā)展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0年02期

4 黃曉鳳;;試論利他行為及其培養(yǎng)[J];河北軟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張敏;王樂樂;劉靜;;感戴對網絡利他行為的影響:現(xiàn)實利他行為的中介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4年04期

6 王蘭枝;5~7歲蒙、漢族幼兒利他行為實驗研究[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7 周志榮;劉麗;;兒童利他行為發(fā)展研究的新進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S2期

8 李薇;陳曉梅;金曉君;趙妍;李麗娜;;大學生公正世界信念與利他行為的相關性[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年06期

9 董志勇;;利他行為與利己動機[J];書摘;2008年04期

10 楊美榮;李建明;;大學生利他行為的調查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李希琳;謝曉非;;危機情景中利他行為對身體負重感的影響[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2 蔣達;王歆睿;傅麗;周仁來;;內隱利他行為的實驗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謝曉非;;利他行為僅僅利他嗎?[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鄭顯亮;;現(xiàn)實利他行為與網絡利他行為:網絡社會支持的作用[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5 姜春艷;劉華山;馬玉芝;刁春婷;;大學生主觀幸福感、人格及利他行為的關系[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李一員;呂建國;高雪梅;譚小宏;李紅;;兒童在災難中的分享行為[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謝曉非;李靖宇;胡天翊;;利他行為溫暖人心[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8 李曉芳;高湘萍;;當代大學生人際關系模式研究——利他行為[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周小亮;韓涌泉;;“唯物史觀”視角下偏好演化及其應用分析——基于“生產方式——人的本質——個體偏好”互動演化視角[A];“外國經濟學說與當代世界經濟”學術研討會暨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20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曹林;“做好事有利可圖”讓道德更親切[N];聯(lián)合日報;2012年

2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張勁碩 張樹義;含英咀華 慧解別具[N];光明日報;2001年

3 張錦志;利他還是利已[N];學習時報;2000年

4 新華社國際部 姜巖;“道德”的多版本解讀[N];中國教育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華凌;孩子是不是生來就自私?[N];科技日報;2007年

6 劉霞;臉紅讓你更有魅力[N];科技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杜鵬;基于互惠、非直接互惠和群體文化選擇的利他行為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2 李一員;自然災難改變兒童的利他行為[D];西南大學;2013年

3 劉巍巍;小學生利他行為培養(yǎng)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4 王健;利他行為的模型構造與數(shù)量分析[D];廈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雁波;小學生利他行為發(fā)展的實驗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2 王志香;社會標定對一般情境下小學生利他行為影響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3年

3 張海霞;小學生利他行為及其干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4 謝金;利他行為的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瑞;醫(yī)生與醫(yī)學生利他行為的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6 陳晨;社會和諧視閾下的利他行為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4年

7 方雅娟;作為情境變量的移情對利他行為的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8 蔣薇;道德領域中的利他行為及其育成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李磊;外顯、內隱利他行為及其預測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郭娓娓;網絡利他行為:測驗量表適用性驗證與特點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207961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07961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b1d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