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利用現(xiàn)狀與改進
本文選題:初中語文 + 網(wǎng)絡教學平臺。 參考:《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53期
【摘要】:努力建設信息環(huán)境中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初中語文課程,利用高質(zhì)量的初中語文網(wǎng)絡教學平臺來改善初中語文教學,是本世紀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本文從初中語文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概念及作用切入,分析教師對初中語文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利用問題及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為了增強說服力和示范性,本文還將利用此平臺教學的《端午日》實錄進行呈現(xiàn),以說明利用初中語文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優(yōu)勢和路徑。
[Abstract]:I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reform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n this century to build an open and vigorous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curriculum in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to improve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by using the high quality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function of Chines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eachers' use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i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ersuasion and demonstration, this paper will use this platform to show the actual record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advantage and path of using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633.3;G4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文榮;;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J];考試周刊;2009年3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洪咸友;走進知識管理[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2 朱壽興;;網(wǎng)絡文學的公共空間建構(gòu)與文學網(wǎng)站的使命[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程東輝;英特網(wǎng)英語教學資源概覽[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4 叢曉倩;;淺談對中國先進文化得以發(fā)展原因的哲學思考及中國文化發(fā)展現(xiàn)狀的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5 常松;略論高校學生網(wǎng)絡生活的素質(zhì)關懷[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6 宋芳;;試析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的新型學習能力[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7 張瑋;;基于網(wǎng)絡效應理論的生物基因制藥產(chǎn)業(yè)分析[J];北方經(jīng)濟;2010年12期
8 劉明達;信息網(wǎng)絡化進程中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9 高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網(wǎng)絡教育資源的整合利用——兼談對美國遠程教育網(wǎng)絡教育資源運用的借鑒[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10 張義兵;解構(gòu)與整合:網(wǎng)絡發(fā)展對制度化教育的影響[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秦國柱;;論移動數(shù)字時代廣東社會管理的挑戰(zhàn)與契機[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2 ;網(wǎng)絡文化影響下的現(xiàn)實社會——博客文化初探[A];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4年“社會工作、社會學與構(gòu)建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何松炎;宋小玉;;論企業(yè)品牌戰(zhàn)略營銷[A];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探索與實踐——2010年河南省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論文集[C];2010年
4 陳蔚松;;基于數(shù)字信息特征的漢字點畫分析[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吳崢;周春月;;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智慧實驗室[A];第十七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6 吳標兵;;物聯(lián)網(wǎng)概念的多視角分析[A];2012年全國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暨科學技術學兩委聯(lián)合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周瓊;王哲平;;網(wǎng)絡問政初探[A];數(shù)字未來與媒介社會2[C];2010年
8 劉輝;季海峰;王四新;王晶;張董燕;單達聰;王雅民;;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及其在畜牧業(yè)中的應用[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信息技術分會2014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志輝;網(wǎng)絡條件下意識形態(tài)建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孫余余;人的虛擬生存與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石健;靳以綜論[D];吉林大學;2011年
4 劉瓊;中國網(wǎng)絡新聞可信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桑麗;網(wǎng)絡輿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6 王磊;信息時代社會發(fā)展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7 虞昕;論網(wǎng)絡時代中國電影批評場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學;2011年
8 張艷娟;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的博弈分析[D];山東大學;2011年
9 婁蕓鶴;文化政策視野下的“民族元素再創(chuàng)造”及其相關性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1年
10 綦玉帥;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秦璐;網(wǎng)絡輿情引導方法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曹良韜;高校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體系構(gòu)建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韓曉明;我國司法活動中的公民參與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羅丹;“人肉搜索”的倫理學考察[D];湘潭大學;2010年
5 李典璋;網(wǎng)絡背景下行政權(quán)力運行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張永紅;企業(yè)團隊激勵機制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7 王君;論詹姆遜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學;2010年
8 周立春;虛擬世界的意見集合[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雁平;網(wǎng)絡文化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正面影響及其實踐探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杜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安全問題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林花;;如何讓初中語文課程綻放活力[J];文學教育(中);2011年04期
2 蔣義清;;初中語文積累之我見[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年03期
3 周建新;;五勤——初中語文必須養(yǎng)成的良好學習習慣[J];才智;2011年08期
4 尕松求加;;試析初中語文課堂如何實施合作學習[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年02期
5 吳西海;;淺談初中語文課堂學習的理想狀態(tài)[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年07期
6 王虹;;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J];才智;2012年35期
7 張群;;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探析[J];文學界(理論版);2012年12期
8 張銳;;如何讓初中語文課堂充滿活力[J];學周刊;2013年06期
9 楊素云;;對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解讀與思考[J];學周刊;2013年02期
10 石換書;;初中語文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結(jié)合[J];學周刊;201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常亞寧;;淺論當今初中語文教育弊端與解決方案[A];2013年3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2 劉國貞;;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探微[A];2014年6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3 田明亮;;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語文兩種新課型的有益嘗試[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4 高延津;;初中語文比較閱讀教學初探[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5 蘇麗娟;;作一名新時代的初中語文教師[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五卷)[C];2013年
6 彭秀娟;;淺談初中語文教育“四突出”[A];2013年5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7 晉振國;;淺談初中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A];2014年6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8 包三十五中學《以自主互助學習方式構(gòu)建開放式語文課堂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組;;初中語文《以自主互助學習方式構(gòu)建開放式語文課堂的實踐與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9 于萬杰;;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式的有效運用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10 付漢卿;;構(gòu)建初中語文學習型課堂的研究與實踐[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優(yōu)秀課題成果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泰州市漁行實驗學校 唐鵬;淺析初中語文朗讀技法[N];江蘇教育報;2013年
2 記者 呂瑜潔邋實習生 魏金金;初中語文教育不搞題海戰(zhàn)術[N];紹興日報;2007年
3 中江縣悅來鎮(zhèn)初級中學校 許治凱;淺談初中語文的字詞教學[N];四川科技報;2010年
4 監(jiān)利縣流港中學 陸曉紅;初中語文如何實施素質(zhì)教育[N];學知報;2010年
5 固始縣草廟一中 陳志中;淺議初中語文的愉快教學[N];學知報;2010年
6 貴州安順西秀區(qū)雙堡中學語文教師 潘云浩;淺談初中語文的生動教學[N];學知報;2010年
7 山東省萊州市雙語實驗學校 于旭玲;設計初中語文練習題的三個注意[N];學知報;2010年
8 河南方城券橋一中 李偉華;初中語文教法與學法之淺見[N];學知報;2010年
9 山東省濟寧市第九中學 賈國菊;淺談初中語文學習中如何轉(zhuǎn)化學困生[N];學知報;2010年
10 北京密云二中 李賀武;積累須堅持 反思才出新[N];中國教育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雪瑩;初中語文學習能力測試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冉;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誦讀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姚志強;初中語文衍生式教學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3 王莉;初中語文高效愉悅型課堂建設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4 郭麗巍;新課標下初中語文和諧課堂構(gòu)建探究[D];延邊大學;2010年
5 趙瑞芳;初中語文美育研究[D];喀什師范學院;2010年
6 張冬梅;利用傳統(tǒng)媒體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效率[D];蘇州大學;2009年
7 王靜怡;初中語文閱讀自主學習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桂玉;新課標下初中語文嘗試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張瑞紅;初中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現(xiàn)狀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金琴;初中語文合作學習現(xiàn)狀及對策[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756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07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