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理論與情緒智力研究
本文選題:大學生 + 心理理論 ; 參考:《學理論》2014年36期
【摘要】:采用問卷和電腦施測共同進行,旨在研究大學生心理理論與情緒智力的相關性以及大學生的心理理論與EI的關系是否存在性別差異與年齡差異;分析TOM的社會知覺成分與能力EI測量中的情緒理解的關系。結果表明心理理論和情緒智力之間存在復雜的理論聯(lián)系,能力EI和特質EI都與心理理論的社會認知成分呈顯著正相關,與心理理論的社會知覺成分相關不顯著,且不存在性別差異。年齡與社會知覺方面相關極其顯著。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whether there are gender differences and age differences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ei.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perceptual components of TOM and emotional understanding in the measurement of ability e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complex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bility ei and trait ei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ocial cognitive component of mental theory, but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social perceptual component of psychological theory. There was no gender difference. Age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perception.
【作者單位】: 哈爾濱師范大學;
【分類號】:G4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徐小燕,張進輔;情緒智力理論的發(fā)展綜述[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2 李國瑞,何小蕾;情緒智力研究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心理科學;2003年05期
3 隋曉爽,蘇彥捷;心理理論社會知覺成分與語言的關系[J];心理科學;2003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段晉蓉;;情商教育的有效途徑——修道修德[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顧建華;高校美育的意義在于陶冶情感[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3 李濱予;;運用情緒智力提高領導力:文獻分析與評價[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回世勇;大學生情商教育不容忽視[J];北京機械工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黃甫全;學習化課程芻論:文化哲學的觀點[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4期
6 閆智勇;;圖書館危機與六西格瑪理論和皮格馬利翁效應[J];圖書與情報;2009年05期
7 李榮剛;王曉東;;對我國情緒智力教育途徑的探索[J];才智;2008年20期
8 王亞非;趙宏偉;;情緒智力理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06期
9 韋喬元;韋文榮;;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大學生情商教育[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10期
10 金秀媚;;加強課外閱讀,實施大語文教學[J];成才之路;2008年1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意;;論以情商培養(yǎng)作為農職業(yè)類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的著力點[A];農職業(yè)教育與經濟社會發(fā)展——云南省農業(yè)教育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成堂;教師的感情表演規(guī)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石蕾;知識型員工職業(yè)倦怠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3 孫遠路;西南民族地區(qū)中學教師工作勝任力主要構成因素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曹眾;中小學音樂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許遠理;情緒智力組合理論的建構與實證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6 胡金生;兒童同情心的結構及發(fā)展特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7 吳東曉;創(chuàng)業(yè)社會勝任力結構模型與績效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8 張輝華;管理者的情緒智力及其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9 柳菁;心理彈性新論:多視角PAC人格模型理論與實證[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淑燕;我國當代情感教育的現(xiàn)實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丹丹;EI培訓對外向型企業(yè)營銷人員工作滿意度和績效影響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寧吉鳳;職場員工情緒智力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熊良斌;大學生情緒智力、應對方式與人際信任的關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凌;平涼供電公司績效考評體系再設計與應用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5 趙文東;高校籃球教學中滲透情商教育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程奇;面部表情識別與情緒智力的相關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劉鑫;一個房地產開發(fā)商所詮釋的和合精神[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8 楊爽;銀行營銷類員工的情緒智力、認知能力與工作績效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唐春梅;情緒智力的實證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趙文娟;高中生情緒智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瑞良;試論情緒智能及其商數(shù)[J];嘉應大學學報;1997年02期
2 王壘,李林,梁覺;綜合智力:對智力概念的整合[J];心理科學;1999年02期
3 王曉鈞;情緒智力理論結構的實證研究[J];心理科學;2000年01期
4 竇勝功,郭德仁,,顧承紅;現(xiàn)代情商理論述要[J];中國工程師;1998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寒,胡克祖;心理理論研究的理論整合及其發(fā)展述評[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2 羅杰,卿素蘭;心理理論研究的起源與進展[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3 劉雄英;淺論心理理論及其研究趨勢[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4 陳友慶;郭本禹;;聾兒的心理理論發(fā)展特點及影響因素[J];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03期
5 朱翠英;劉文俐;;心理理論的研究綜述[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6 劉靜;王錚芳;;兒童“心理理論”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方向[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7 楊麗;李春艷;;“心理理論”研究的述評[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年01期
8 李衛(wèi)華;;心理理論:舊酒裝新瓶的另一種思路[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7年06期
9 李妍;賈林祥;;試析心理理論研究亟待解決的問題[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12期
10 李小娟;桂守才;;“心理理論”研究中的實驗設計[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婧;蘇彥捷;;回憶過去和想象將來時談及他人與心理理論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任太艷;宋正國;;心理理論與語言的關系研究綜述[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張麗錦;董奇;;4—5歲兒童在4種經典心理理論任務上的發(fā)展[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張杰;趙俊峰;;聾兒心理理論的訓練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郭在祥;;聾兒心理理論發(fā)展對康復教師的啟示[A];第三屆全國兒童康復學術會第十屆全國小兒腦癱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6 強清;武建芬;王鍇;;兒童幽默感與心理理論的關系研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丁芳;白新榮;;不同性質情緒對大學生心理理論的影響[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蘇彥捷;李紅;張麗錦;;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及其機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晶;劉希平;;對手推理水平的轉變對心理理論推理水平發(fā)展趨勢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姚雨佳;馬偉娜;;后天手語聾童的心理理論發(fā)展及相關因素[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任建之(作者單位:青島市李滄區(qū)教育體育委員會);啟動“名師”工程實施素質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梁敏強;討論:從何時開始[N];中國教師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元;3-5歲兒童自我調節(jié)各成分與其心理理論發(fā)展水平的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婷;執(zhí)行功能和心理理論的關系[D];西南大學;2010年
3 鄭玉瑋;人際互動中心理理論的認知神經機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4 倪偉;兒童信念—愿望推理的心理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丁芳;幼兒心理理論與執(zhí)行功能的關系研究——抑制控制的角度[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白瓊英;青少年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及其馬基雅維里主義信仰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1年
7 張萌;漢語兒童反語理解的心理學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劉秀麗;學前兒童欺騙發(fā)展的研究——從心理理論視角透析學前兒童欺騙的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4年
9 張旭;漢語幼兒心理理論與語言的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張坤;幼兒反事實思維的發(fā)展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雯;大學生心理理論的特點及其與利他傾向的關系[D];河南大學;2010年
2 白新榮;不同性質情緒對大學生心理理論的影響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潘春妮;3到5歲兒童假設思維能力和心理理論能力的實驗訓練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楊明;兒童早期心理理論能力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安靜;“知識偏差”對心理理論的影響[D];寧波大學;2009年
6 趙毅冉;移情和社會技能訓練對兒童高級心理理論能力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3年
7 趙曉玲;不同訓練對學前兒童心理理論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林立;兒童樸素經濟學認識的發(fā)展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田博;3-6歲幼兒情緒理解與心理理論發(fā)展特征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10 蘭嵐;不同教育模式下智障兒童的心理理論和情緒理解的差異[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350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3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