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過程重建與教師教學個性生成
本文關(guān)鍵詞: 教學過程重建 教師教學個性生成 舞臺表演 生命表現(xiàn) 出處:《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教師教學個性的終極表現(xiàn)即教師個體生命實踐在教學過程中的充分展開與"自我"生成。以表演為特征的傳統(tǒng)教學突出對已有知識的再現(xiàn)模仿,在價值取向上強調(diào)對已有知識的累積,它的實施過程被工具理性所控制,教學過程淪為師生戴著面具的舞臺表演,教師教學個性被嚴重抑制。以表現(xiàn)為特征的教學過程重建即突出具體場域下的知識生成,在價值取向上追求以已有知識為基礎(chǔ)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在實施過程中以解放理性為支撐,其過程是促進師生個體本真流露與"自我"生成的生命表現(xiàn),教學個性由此生成。
[Abstract]:The ultimate expression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personality is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s individual life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self" generati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haracterized by performance highlights the reproduction and imitation of the existing knowledge. In the value orientation, it emphasizes the accumulation of existing knowledge, it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s controlled b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reduced to the stage performanc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aring masks. Teachers' teaching personality is seriously suppress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process characterized by performance is to highlight the knowledge generation in specific fields and to pursue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ity based on existing knowledge in the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it is supported by liberating reason, and its process is to promote the life performance of the individual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formation of "self", and the teaching personality is thus generated.
【作者單位】: 貴州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分類號】:G421
【正文快照】: 教師教學個性是教師“自我”在教學過程中的顯現(xiàn),具體包括了三個方面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分為教師對課程知識的個性解讀與教師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第二層次指教師的角色扮演與個體生命實踐的統(tǒng)一,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兩個層次內(nèi)在統(tǒng)一,其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德林;;教學個性研究引論[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0年02期
2 任玲;;也說教學個性與教學魅力[J];師道;2003年05期
3 李德林;徐繼存;;教學個性的遮蔽與澄明——基于教學制度視角的分析[J];教育科學研究;2010年06期
4 于建云;;論教師的教學個性[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年10期
5 傅東纓;;教育的個性[J];教師博覽;2011年08期
6 王柳行;;論教師的教學個性[J];教學與管理;2007年36期
7 趙民;;教學風格論[J];濟寧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8 趙興華;;漫談教師的教學個性[J];教師;2010年18期
9 李勝芳;;全納教育理念下的教師教學個性探析[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10 李劍平;;教學個性與教學模式[J];廣東教育;2002年Z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阮永剛;喻斌;;國家教師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 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shè)——民辦學校年級管理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姚計海;;中小學教案檢查現(xiàn)狀及教師態(tài)度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灌南縣教育中心 周如俊;學校管理不能磨滅教師教學個性[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6年
2 郎素梅;學校應(yīng)包容青年教師的教學個性[N];中國教育報;2008年
3 湖南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張漾濱;教案個性化建設(shè)不容忽視[N];中國教育報;2008年
4 廈門市語文教育研究院 許序修;教師心靈文化世界與課程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嚴華;通州傾力打造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8年
6 隴西縣渭陽學區(qū) 李琪;公開課應(yīng)公開什么[N];定西日報;2009年
7 ;教育不能老折騰[N];人民日報;2009年
8 趙小雅;教師評價:由獎懲依據(jù)到促進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03年
9 劉恩樵;“集體備課”之憂[N];中國教師報;2003年
10 許序修 王守瓊;培訓要突出教師主體地位[N];中國教育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德林;教學個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啟芹;教師教學個性的形成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2 張梅;教師教學個性的缺失與追求[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3 張利霞;教師教學個性的生成機制與培養(yǎng)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付麗和;論教師教育的教學個性[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3年
5 王月蓮;教學個性的實然現(xiàn)狀與應(yīng)然追求[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6 毛燦;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視域下的教學個性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7 鄒艷;基于教師個性的教學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8 王陽;基于課堂觀察的中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核心要素測評工具開發(fā)[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馮樹青;教師自主拓展課堂教學內(nèi)容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仲倩;高中生物學MCAI教學軟件設(shè)計與制作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4893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489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