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人種志發(fā)展的四個階段
本文關鍵詞:西方教育人種志發(fā)展的四個階段 出處:《比較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教育人種志是教育研究對人種志的一種借用,它具有人種志的根本特征和研究規(guī)范,又體現(xiàn)了教育研究的學科特色。自20世紀初人種志在西方人類學中確立其方法霸主地位之后,一些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開始于20世紀30年代—50年代將人種志運用于教育研究,從而萌發(fā)了教育人種志的雛形。隨著質(zhì)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興盛以及教育人類學的誕生,教育人種志于20世紀60年代—70年代逐漸成型,并在正規(guī)教育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關于教育人種志的理論探討與反思,使得該研究方法的應用范圍逐漸向縱深發(fā)展,并誕生了學校教育人種志。
[Abstract]:Educational ethnography is 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pplication of ethnography, has the basic characters and research rules of ethnography, and embodies the features of subject education research.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western anthropological ethnography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some anthropologists and social scientists began in 1930s to 50s will race Journal of applied educational research, which began to bud educational ethnography. With the flourish 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the birth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educational ethnography from 1960s to 70s and has been gradually forming, 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on educational ethnography rise.20 century widely used in 80s formal education,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 is gradually developing in depth, and the birth of the schooling ethnography.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
【分類號】:G40-06
【正文快照】: 一、什么是教育人種志人種志(ethnography,又譯民族志、俗民志)一詞源于人類學,狄阿斯(D.Dias)認為該詞最初由坎普爾(Campl)于1807年提出,其基本含義是對民族的記錄或描述(description),即人類學家將自己作為研究工具,深入某一原始民族或異域文化,經(jīng)過長期的資料收集過程,最后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白蕓;;教育人種志研究中的倫理道德要求[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 馬小梅;李復新;;教育人種志的源流[J];外國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3 周穎瑩;;教育人種志淺探[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4 李樹培;;教師眼中的好學生——西方五國的一份人種志研究述評[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8期
5 楊中樞;;教育人種志的認識論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6 喻浩;;教育人種志探析[J];教育科學論壇;2008年10期
7 王艷秋;;課堂人種志研究方法探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年04期
8 杜文軍;;試論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的課堂人種志[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9 艾春梅;肖建平;;淺析我國教師實施教育人種志研究的利與弊[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9年03期
10 李茹;杜文軍;;回訪:課堂人種志研究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白蕓;;教育人種志研究中的倫理道德要求[A];“首屆中國教育人類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鑒;;教育人種志研究的理論與方法[A];“首屆中國教育人類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楊中樞;;教育人種志的認識論思考[A];“首屆中國教育人類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杜文軍;作為一種方法論的課堂人種志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沈麗萍;教育人種志:概念與歷史[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彭在在;反思式生活,自我人種志式書寫[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南;課堂沖突的教育人種志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2年
4 高敏;幼兒園“小班長”現(xiàn)象的人種志考察[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5 曹子蘭;對美術培訓中心運行管理走向的人種志考察[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6 徐秋曉;話語視角下高中職前英語教師身份認同的批判性人種志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3年
7 黃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學校格局的沖突與妥協(xié)[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4145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41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