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匿名情境下不誠實行為的動機和影響因素
本文關鍵詞:初中生匿名情境下不誠實行為的動機和影響因素
更多相關文章: 不誠實行為 損失厭惡 道德推脫 成就動機 自尊
【摘要】:初中階段是道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青少年具有了高級的道德推理能力,又還沒有發(fā)展出非常成熟的行為調(diào)控能力。《華盛頓郵報》2008年的調(diào)查顯示,64%的學生報告在過去一年里考試作弊一次,38%的學生作弊兩次或更多。McAfee2012年的發(fā)布的青少年上網(wǎng)行為研究顯示,有近一半的青少年報告曾經(jīng)使用網(wǎng)絡在考試中作弊。 青少年不誠實行為的真正動機是什么?保持誠實的青少年僅僅是因為害怕被懲罰么?如果在沒有懲罰的情況下,是否人人都會因為利益做出不誠實的行為呢?什么樣的情境會使青少年更傾向于做出不誠實的行為呢?傳統(tǒng)的研究中,研究者較多地采用自我報告的形式來統(tǒng)計此類行為,或者利用道德判斷等相關變量來預測道德行為,而沒有在真實的情境下研究青少年真正的行為反應。 本研究采用數(shù)字矩陣范式的變式,在現(xiàn)場實驗的情境下,用匿名的方式控制行為風險,測量被試在低風險下的不誠實行為,探究不誠實行為的動機和影響因素。研究一設置了收益獲得情境和損失厭惡情境,探究青少年對物質(zhì)獎勵的收益獲得動機和損失避免動機對不誠實行為的激發(fā)作用,以及自我概念維持動機對不誠實行為的約束作用。研究二設置了非道德推脫情境和道德推脫情境,探究道德推脫對不誠實行為的影響。研究三采用道德推脫量表、成就動機量表和自尊水平量表考察了個體的道德推脫水平、成就動機水平和自尊水平,探究這三個個體變量對不誠實行為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顯示: 1.在有收益且低風險情境下,約有一半的被試會做出不誠實行為。 2.大部分做出不誠實行為的個體會因為自我概念維持的動機將不誠實行為保持在一定程度之內(nèi)。 3.損失厭惡動機比收益獲得動機能引發(fā)更大程度的不誠實行為。 4.道德推脫情境下被試會做出更大程度的不誠實行為。 5.道德推脫水平較高的被試更傾向于做出不誠實行為。 6.成就動機水平較高的被試更傾向于做出不誠實行為。 7.自尊水平較低的被試更傾向于做出不誠實行為。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844.2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翠英;潘清泉;游志麒;劉華山;;兒童道德脫離的影響因素及其與社會行為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2年03期
2 嚴燕;;跨文化情形下組織認同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3 趙向光;李志剛;;中國大城市新移民的地方認同與融入[J];城市規(guī)劃;2013年12期
4 王興超;楊繼平;高玲;;公民道德推脫問卷的中文版修訂[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年06期
5 鄧習贛;黃偵;;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nóng)民工認同困境原因與對策[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6 劉健;張德乾;張銓金;;音樂速度感知的腦電波譜功率變異初步探索[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7 李娟;李樂之;張慧琳;劉曉鑫;歐盡南;;某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新進護士專業(yè)自我概念與關懷行為的調(diào)查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4年09期
8 胡望斌;張玉利;楊俊;;同質(zhì)性還是異質(zhì)性:創(chuàng)業(yè)導向?qū)夹g創(chuàng)業(yè)團隊與新企業(yè)績效關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研究[J];管理世界;2014年06期
9 張巍;朱澤;陳萌萌;龔先e,
本文編號:11984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19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