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體制改革求解“錢學森之問”
本文關鍵詞:以教育體制改革求解“錢學森之問”
更多相關文章: 錢學森 教育體制改革 杰出人才 行政化 創(chuàng)新能力 學校 大學自治 求解 校長 現(xiàn)代大學制度
【摘要】:正已故科學泰斗錢學森先生曾向溫總理提出疑問:"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杰出人才?"這一問題在教育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十分重視教育發(fā)展,時至今日,無論從教育規(guī)模、受教育程度還是師生數(shù)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但是,目前的教育體制卻再也沒有培養(yǎng)出像解
【作者單位】: 南方科技大學;
【關鍵詞】: 錢學森 教育體制改革 杰出人才 行政化 創(chuàng)新能力 學校 大學自治 求解 校長 現(xiàn)代大學制度
【分類號】:G521
【正文快照】: 已故科學泰斗錢學森先生曾向溫總理提出疑問:"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杰出人才?"這一問題在教育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十分重視教育發(fā)展,時至今日,無論從教育規(guī)模、受教育程度還是師生數(shù)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但是,目前的教育體制卻再也沒有培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闕明坤;;“錢學森之問”拷問中國教育現(xiàn)狀[J];教育與職業(yè);2010年01期
2 張超;;由“錢學森之問”把脈中國教育[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0年04期
3 沈正賦;;讓我們直面“錢學森之問”——致教育部長并全國教育界的公開信[J];理論參考;2010年05期
4 曉文;;如何破解“錢學森之問”?[J];時事報告;2010年01期
5 葉祝弟;;中國亟需一場全方位的教育體制改革——探尋“錢學森之問”的解決路徑[J];探索與爭鳴;2010年03期
6 李恒;;錢學森之問與課堂教學質(zhì)量[J];德州學院學報;2011年S1期
7 ;麻辣語錄[J];四川教育;2009年12期
8 本刊編輯部;;“歪瓜裂棗”和“錢學森之問”[J];上海采風;2011年04期
9 傅嘉長;;大師級巨星何時才能亮起來[J];湖南教育(教育綜合);2009年12期
10 儲暉;;期待“錢學森之問”有答[J];教育;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培霞;;淺析學校教育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李術峰;;健康的心理,創(chuàng)新的搖籃[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劉南生;;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4 鄭祖利;;淺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5 河北香河一中課題組;;香河一中學生心理健康與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關系的調(diào)查報告[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6 白占琦;;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陳巍;;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廣東廣雅中學課題組;;心理健康與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關系的研究[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李水平;;論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10 周慧麗;;在計算機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A];山東省遠程教育學會第七屆遠程教育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獎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趙慶國;“需要教育”登陸有助破解“錢學森之問”[N];中國改革報;2011年
2 李吉南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教育局局長;如何面對“錢學森之問”[N];中國教育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任荃 實習生 史博臻;三問“錢學森之問”[N];文匯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陳全育;直面“錢學森之問” 走出用人新路[N];中國航天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張夢然;“研而優(yōu)則仕”難出杰出人才[N];科技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唐景莉 毛帽 編輯整理;以人才培養(yǎng)為核心推進教育體制改革[N];中國教育報;2010年
7 記者 馬基隨;要加強市場化運作 加快教育體制改革步伐[N];商丘日報;2006年
8 范偉;研討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問題[N];學習時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齊林泉;成長2009:開啟沒有終點的未來[N];中國教育報;2010年
10 記者 俞路石;安徽 主動謀劃區(qū)域教育體制改革[N];中國教育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蒲蕊;學校的自主性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2 劉世民;錯位與抉擇[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鄭太年;學校學習中知識意義的缺失與回復[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紀明澤;學校:弘揚現(xiàn)代人文精神的家園[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顧衛(wèi)星;明清學校英語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6 吳祖強;基于環(huán)境管理體系的全校性環(huán)境教育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徐書業(yè);變革的趨向:轉型期的學校文化生態(tài)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屈書杰;從種族隔離到學校一體化:20世紀美國黑人教育[D];河北大學;2002年
9 黃瓚;教育場域中的資源爭奪、創(chuàng)造與博弈[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余秀蘭;中國教育的城鄉(xiāng)差異[D];南京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天瑩;試析全員聘任制對邊疆中學教師心理的影響[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魏穩(wěn);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中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劉興國;基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高等職業(yè)學校德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盧漢雄;創(chuàng)建健康學校的理論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5 歐陽國健;積極學校氣氛的塑造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6 吳振宇;學校人力資源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朱秀艷;美國小規(guī)模學校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8 閆春梅;關于教育創(chuàng)新的理論探討[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9 王曉輝;師生關系對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影響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10 沈曦;學校全面質(zhì)量管理:觀念與行動[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6838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8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