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中學生心理復原力在同伴不良對待與主觀幸福感之間關系中的調節(jié)效應及對教育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17-07-25 16:15

  本文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復原力在同伴不良對待與主觀幸福感之間關系中的調節(jié)效應及對教育的啟示


  更多相關文章: 心理復原力 同伴不良對待 主觀幸福感 調節(jié)作用


【摘要】:在對心理復原力的概念、理論模型、測量工具、研究發(fā)展等進行綜述的基礎上,以527名天津市某兩所中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心理復原力量表”、“同伴不良對待量表”和“主觀幸福感量表”作為研究工具,測量現(xiàn)階段中學生的心理復原力水平、同伴不良對待水平、主觀幸福感水平,對心理復原力各維度在同伴不良對待與主觀幸福感之間關系中的調節(jié)作用進行研究。本研究使用AMOS7.0檢驗各量表的結構效度,使用SPSS11.5進行信度分析、描述性統(tǒng)計、差異檢驗、相關分析、回歸分析。研究結果表明: (1)在性別差異的檢驗中,同伴不良對待、希望與樂觀、學業(yè)滿意度、總快樂感、正性情感上男生顯著高于女生;而在同理心與人際互動維度上,初一、初二的女生顯著高于男生。 (2)在年級差異的檢驗中,隨著年級的升高,同伴不良對待總體上呈下降趨勢,心理復原力和主觀幸福感總體呈升高趨勢。 (3)在班級類型差異的檢驗中,家庭滿意度上重點班顯著高于普通班;正性感情上,初二的普通班顯著高于重點班。 (4)同伴不良對待與心理復原力的各個維度、生活滿意度的各個維度、以及正性情感有顯著的負相關,與負性情感有顯著的正相關。 (5)同伴不良對待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降低主觀幸福感水平,而心理復原力中的同理心與人際互動在同伴不良對待與友誼滿意度、家庭滿意度、自由滿意度之間起顯著的緩沖作用。 (6)心理復原力中的情緒調節(jié)在同伴不良對待與環(huán)境滿意度之間起顯著的緩沖作用。
【關鍵詞】:心理復原力 同伴不良對待 主觀幸福感 調節(jié)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部分 引言10-11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11
  • 1.3 研究意義11
  • 第二部分 文獻綜述11-27
  • 2.1 心理復原力11-20
  • 2.1.1 心理復原力的定義12-13
  • 2.1.2 心理復原力的結構13-15
  • 2.1.3 心理復原力的理論模型15-18
  • 2.1.3.1 動態(tài)模型15-16
  • 2.1.3.2 交互作用模型16-17
  • 2.1.3.3 過程模型17-18
  • 2.1.4 心理復原力的測量18-19
  • 2.1.5 心理復原力的相關研究19-20
  • 2.2 同伴不良對待20-22
  • 2.2.1 同伴不良對待的定義20-22
  • 2.2.2 不良對待行為的類型22
  • 2.3 主觀幸福感22-27
  • 2.3.1 主觀幸福感的概念22-24
  • 2.3.1.1 國外學者關于主觀幸福感概念的觀點23-24
  • 2.3.1.2 國內學者關于主觀幸福感概念的觀點24
  • 2.3.2 主觀幸福感的測量工具24-26
  • 2.3.3 國內外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26-27
  • 第三部分 問題提出與研究假設27-29
  • 3.1 問題提出27-28
  • 3.2 研究變量與假設28-29
  • 第四部分 研究方法29-32
  • 4.1 被試29-30
  • 4.2 研究工具30-31
  • 4.3 統(tǒng)計方法與步驟31-32
  • 第五部分 結果分析32-50
  • 5.1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32-35
  • 5.1.1 同伴不良對待問卷的信度和效度32-33
  • 5.1.2 心理復原力問卷的信度和效度33
  • 5.1.3 主觀幸福感問卷的信度和效度33-35
  • 5.2 同伴不良對待、心理復原力和主觀幸福感的總體狀況35-36
  • 5.2.1 同伴不良對待的總體狀況35
  • 5.2.2 心理復原力的總體狀況35
  • 5.2.3 主觀幸福感的總體狀況35-36
  • 5.3 同伴不良對待、心理復原力和主觀幸福感的相關分析36-38
  • 5.4 人口學變量在同伴不良對待、心理復原力和主觀幸福感的差異檢驗38-43
  • 5.4.1 人口學變量在同伴不良對待的差異檢驗38-39
  • 5.4.2 人口學變量在心理復原力的差異檢驗39-41
  • 5.4.3 人口學變量在主觀幸福感的差異檢驗41-43
  • 5.5 心理復原力的調節(jié)效應檢驗43-50
  • 5.5.1 調節(jié)效應原理43
  • 5.5.2 心理復原力在同伴不良對待和主觀幸福感之間的調節(jié)效應分析43-50
  • 5.5.2.1 心理復原力在同伴不良對待與友誼滿意度之間的調節(jié)作用44-46
  • 5.5.2.2 心理復原力在同伴不良對待與家庭滿意度之間的調節(jié)作用46-47
  • 5.5.2.3 心理復原力在同伴不良對待與環(huán)境滿意度之間的調節(jié)作用47-49
  • 5.5.2.4 心理復原力在同伴不良對待與自由滿意度之間的調節(jié)作用49-50
  • 第六部分 討論50-57
  • 6.1 人口學差異討論50-55
  • 6.1.1 同伴不良對待、心理復原力、主觀幸福感的性別差異討論50-52
  • 6.1.2 同伴不良對待、心理復原力、主觀幸福感的年級差異討論52-54
  • 6.1.3 同伴不良對待、心理復原力、主觀幸福感的班級類型差異討論54-55
  • 6.2 心理復原力在同伴不良對待與主觀幸福感之間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討論55-57
  • 第七部分 結論及建議57-60
  • 7.1 結論57-58
  • 7.2 教育建議58-60
  • 參考文獻60-64
  • 附錄64-69
  • 致謝6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秀希;許峰;任云;王博;;復原力在大學生負性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間作用機制的探討[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年09期

2 沃建中;孫慧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歸因風格分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2期

3 胡勝利;;中學生SCL-90評定結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2期

4 何瑛;主觀幸福感概論[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5 席居哲,桑標;心理彈性(resilience)研究綜述[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年04期

6 王艷梅;初中生成就目標和總體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年06期

7 石滿,丁新華;軍校研究生主觀幸福感和人格特征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年03期

8 程俊衛(wèi);;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人格特征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年02期

9 周碧嵐;復原力研究的進展與方向[J];求索;2004年10期

10 李海壘;張文新;;心理韌性研究綜述[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建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結構、機制與功能[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張興貴;青少年學生人格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爽;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特點及其培養(yǎng)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2 徐馨琦;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策略、人際壓力及情緒反應關系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3 陽毅;大學生復原力量表的編制與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4 王暉;人格特征、價值觀、生活事件對高中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丁園園;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6 李海壘;受欺負兒童的心理韌性與抑郁、焦慮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香美;初中生生活事件、父母養(yǎng)育方式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徐迎利;貧困大學生的復原力及其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9 劉蘭蘭;大學生復原力量表的編制及其初步應用[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毛淑芳;復原力對自我復原的影響機制[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57215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7215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17e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