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綠色教育理念的學校課堂倫理的構建
本文關鍵詞:基于綠色教育理念的學校課堂倫理的構建
【摘要】:目前學校課堂倫理失范的主要表象,一是課堂價值取向處于準功利狀態(tài),二是課堂文化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三是課堂氣質處于低、平、俗狀態(tài),四是課堂理念處于保守狀態(tài)。因此,構建現代課堂倫理,一要構建具有和諧生態(tài)意義的"綠色課堂",確立"課堂就是學校"的治學理念;二要構建基于"綠色教育"理念的教師文化,確立"教師就是教育"的教育哲學觀;三是構建具有生態(tài)意義的課堂價值取向,在精彩課堂上實現自我。
【作者單位】: 徐州市廣播電視大學;
【關鍵詞】: 綠色教育 課堂倫理 主要表象 解構與構建
【分類號】:G424.21
【正文快照】: 當我們將“教育強國”的視閾鎖定在學校教育的最小單元“課堂教學”時就會發(fā)現:沒有個性化的課堂教學就沒有學校的個性化;沒有先進的課堂理念,學校的辦學理念就是空中樓閣;沒有優(yōu)秀課堂文化的凝練,學校文化建設就失去基礎。簡言之,沒有教師就沒有教育,沒有有價值的課堂,學校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袁貴仁;價值與認識[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5年03期
2 馬廣柏;;基于“綠色教育”理念的“課堂氣質”論[J];教學與管理;2012年15期
3 余文盛;;論高校教師非工資收入與高等教育的異化[J];教育探索;2012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譚可;;堅持以人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2期
2 劉新剛;;《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價值哲學思想探微[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3 范蓓蕾;;教學案例研討對中小學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性[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 李麗;陳永杰;陳維;;實踐性知識視角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5 韓彌明;;加強大學生幸福教育的幾點思考[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6 劉中猛;葉澤濱;;城鄉(xiāng)交流與農村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19期
7 余妍霞,周興國;《科學》課程挑戰(zhàn)理科教師的學科知識結構[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8 王習勝;;國外“道德悖論”研究概要與批判[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9 李瑛;;我國教師發(fā)展階段論及其啟示[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任雙利;;當前我國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問題和對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磊;;獨立院校英語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途徑探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2 白冬;;初中歷史學科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評價體系的探索[A];來自教育一線的報告——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一五”優(yōu)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3 陶伯華;;智慧思維學精要——《思維科學概論》第十篇[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4 吳永遠;;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幸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陽縣為個案[A];教育領導研究(第二輯)[C];2012年
5 付文佳;劉偉;;我國行政責任制度問題探析[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B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6 郭芬;;淺析高職高專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A];云南省高職高專教育分會第七次全體理事會暨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姚軒鴿;;稅收倫理問題初探[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8 劉偉民;呂國光;;《西部貧困山區(qū)中小學縣級骨干教師學術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9 左明旭;;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魯曼俐;;高校外語教師的自我認同危機[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風云;英語師范生學科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王傳友;北京奧運會社會價值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葉;建立創(chuàng)業(yè)型大學:管理上轉型的路徑[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于興國;轉型期中國教師教育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興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向永;信息技術課程價值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長娟;社會性別視角下鄉(xiāng)村女教師生涯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楊洋;求同存異:在沖突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麗影;幼兒教師課程權力個案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賈麗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文化的重新理解與建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紅梅;新課程標準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師素質結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聞鶯;當前我國體育新聞倫理學術研究的現狀與思考[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5 周恬;中國體育道德失范的發(fā)展過程、成因及對策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6 郎曉葉;高年級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及應對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許錦絨;遼寧省縣級職教中心專任教師校本培訓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滿玉;沈陽市沈河區(qū)初中生命教育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嚴艷琳;高中新課程四要素耦合評價的探究與實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10 王本富;學習型學校組織文化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影響的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萬作芳;教育異化:概念及表現[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馬立濤;;論高等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J];社會科學家;2009年01期
3 陳維達;教育的異化與高等教育的危機[J];現代大學教育;2005年02期
4 紀寶成;胡娟;;關于高等學校學術權力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0年01期
5 胡鋒吉;潘宇峰;;基于責任承擔的教師專業(yè)倫理教育[J];中國高教研究;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王處輝;[N];社會科學報;200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紅;將高等院校辦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綠色教育”基地[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4年06期
2 ;綠色教育 讓生命絢麗多彩——江蘇省連云港市贛馬鎮(zhèn)第二中心小學環(huán)保故事[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1年06期
3 范冬萍;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大學綠色教育[J];現代教育論叢;2000年06期
4 ;中國中小學綠色教育行動項目近期采風[J];環(huán)境教育;2001年06期
5 李紅芳;民族地區(qū)幼兒綠色教育活動的研究[J];西昌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4期
6 夏文香,李金成,朱世文;論加強理工科院校的綠色教育[J];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01期
7 仇穎;戚少蘭;;走進綠色教育 傳播綠色文明 訪北京九中校長郝顯軍[J];中國綠色畫報;2010年08期
8 吳亞軍;;“綠色教育”理念下的學校文化建設[J];現代教學;2011年05期
9 孫維東,姚峰;綠色教育行動──面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環(huán)境教育[J];環(huán)境教育;2000年03期
10 秦振聲;對城市青少年進行綠色教育的幾點思考[J];環(huán)境教育;200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葉杏妹;;全面深化綠色教育 促進學校和諧發(fā)展[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2 李松良;;綠色教育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滲透[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李曉英;;重塑教師文化的實驗報告[A];學校文化建設與策劃[C];2010年
4 張福建;;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索[A];學校文化建設與策劃[C];2010年
5 曾鴻;;落實《科學素質綱要》的實踐與探索[A];責任·創(chuàng)新·發(fā)展——上海第十六屆青少年科技輔導論文征集論文匯編[C];2008年
6 劉冬華;;大學綠色教育與圖書館的作用[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趙文虎;;新課改背景下學校對教師文化重塑的幾點嘗試[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8 趙文虎;;新課改背景下學校對教師文化重塑的幾點嘗試[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9 孫娟;;綠色教育——承載心靈的成長——淺談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轉型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10 劉春花;;教師文化:教師專業(yè)成長之應有視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鐵錚;要把綠色教育當成一個教育體系[N];中國綠色時報;2010年
2 記者 顧淑霞 周襄楠;讓“綠色”深入每個學子的內心[N];新清華;2009年
3 楊軍 陳瑾;用綠色教育詮釋“田園城市之美”[N];成都日報;2010年
4 王詠梅;綠色教育滋潤孩子心田[N];黑龍江日報;2004年
5 房萍 華云杰;追求綠色教育 實現特色發(fā)展[N];中國教師報;2010年
6 記者 丁洪美;綠色教育植根我國中小學[N];中國綠色時報;2000年
7 王軍;如皋市丁堰中學 綠色教育構建和諧的校園[N];江蘇法制報;2010年
8 記者 劉曉軍;綠色教育行動第二階段啟動[N];科技日報;2000年
9 劉平 駱立言;市41中綠色教育形成和諧環(huán)境[N];石家莊日報;2006年
10 孫克棟;舉行“開展綠色教育、建設文明家園”實踐活動[N];畢節(jié)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玉賓;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合作文化的重建[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周海玲;制度下的教師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林存華;師生文化沖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吳偉;職前教師教育中的學習環(huán)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車麗娜;教師文化的嬗變與重建[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王平;課程改革中的文化適應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李清臣;基于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金建生;中小學教師領導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鄧濤;教師專業(yè)合作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孫平;課程實施中的教師主體性及其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段展華;組織行為學視角下農村中學教師文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2 唐芬芬;教師文化的課堂透視[D];廣西師范大學;2002年
3 白雪杰;從隱匿到彰顯[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房慧;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文化的建構[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許松芽;新手—熟手—專家型教師成長的學校生態(tài)觀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6 田亞妮;以教師文化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陳科頻;論教師文化的重建[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8 白慶娟;教師合作文化構建的阻力及其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蘇志華;高級教師合作文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0年
10 封安東;變革教師文化之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5692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69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