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與雅斯貝爾斯的研究型教師觀之比較研究
本文關鍵詞:蔡元培與雅斯貝爾斯的研究型教師觀之比較研究
【摘要】:蔡元培與雅斯貝爾斯都是著名的高等教育家。他們在闡釋大學理念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研究型教師觀,主要涉及研究型教師觀提出的依據、研究型教師的素養(yǎng)和研究型教師的培養(yǎng)。比較他們的研究型教師觀之異同,對于拓展和深化教師教育理論研究,培養(yǎng)有靈魂的研究型教師富有啟迪意義。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蔡元培 雅斯貝爾斯 研究型教師 比較 啟示
【分類號】:G451.1
【正文快照】: 一、研究型教師觀提出之依據(一)大學觀在大學觀上,蔡元培和雅斯貝爾斯有共同的看法:大學是探求真理,研究高深學問的機構。雅斯貝爾斯認為,大學是自由地探索真理,教授真理,守望真理的地方。因此,他把大學定位為:“一個由學者與學生組成的,致力于尋求真理的共同體!盵1](P19)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衍增;;還一個真實的陳獨秀[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2 劉鋒;蔡元培北大改革成功原因剖析[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3年02期
3 程躍文;“差生”轉化過程中的情感智力教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4 吳玲,郭孝文;論教師專業(yè)化的拓展與推進策略[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5 李瑛;;我國教師發(fā)展階段論及其啟示[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6 張啟樹,陳修梅;博爾諾夫非連續(xù)性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7 潘勝寒,趙瑞情;關于我國教師資格制度的政策評析[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8 余凱;當代哲學背景中的大學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9 劉寶存;何謂大學——西方大學概念透視[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馮建軍;生命發(fā)展的非連續(xù)性及其教育——兼論博爾諾夫的非連續(xù)性教育思想[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曾鷹;;現(xiàn)代性悖論與技術文化的批判策略探略[A];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與和諧社會建設研究——第二屆全國“科技與社會發(fā)展”中青年南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萬力維;;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礙創(chuàng)造[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3 唐瀅;;素質教育視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論高考內容改革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素質立意的演進[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4 關仲和;柴鴻斌;楊興林;;試論高等學校的以學生為本[A];科學發(fā)展觀和中國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匯編[C];2005年
5 張東輝;;心靈狀態(tài)最重要——談目前大學教育的弊端[A];2005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常晉芳;網絡哲學引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2 胡波;社會理想境界論綱[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郅庭瑾;為何而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王春燕;中國學前課程百年發(fā)展、變革的歷史與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高偉;生存論教育哲學發(fā)凡[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7 崔景貴;解讀心理教育:多學科的視野[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8 金美福;教師自主發(fā)展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唐漢衛(wèi);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礎[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馬和民;社會化危機及其出路[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友玉;小學代課教師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湯廣全;蔡元培“兼容并包”的辦學思想的哲學基礎[D];云南師范大學;2000年
3 吳武洲;從幽婉的情思到哲學的冥想[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吳燕;哲學向生活世界的回歸——馬克思感性世界理論的初步構建[D];黑龍江大學;2001年
5 程紅艷;生命與教育——呼喚教育的生命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劉超良;類精神:當代教育的應然追求[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7 劉立剛;高校教師素質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秦喜超;現(xiàn)代中學化學教師素質的初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9 張德明;拯救靈魂:穆旦詩歌的宗教內涵[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張朝云;高中物理課堂四段教學模式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永新;蔡元培的德育思想[J];中小學管理;1995年04期
2 袁瑜;中國現(xiàn)代教育呼喚蔡元培[J];基礎教育;2003年S1期
3 劉笑天;;蔡元培:中國現(xiàn)代首席教育家[J];基礎教育;2006年01期
4 張一楠;;靈魂與真諦由教育對話喚醒——讀《什么是教育》[J];才智;2011年24期
5 田正平;;蔡元培與民初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6 周明;;教師權威的另類解讀——基于雅斯貝爾斯的權威觀[J];教師;2011年26期
7 馬玲玲;;民國時期“大學院”和“大學區(qū)”制對教育去官僚化的嘗試[J];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04期
8 王家燦;;影響中國教育的幾件事[J];新經濟;2000年09期
9 馮永亮;;凝固的歷史:曾經輝煌的孔德學校[J];基礎教育;2007年04期
10 楊修健;;“以美育代宗教”與文化的發(fā)展——蔡元培美育思想尋根[J];常州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199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黎琳;;孫中山與民國元年的教育改革[A];“辛亥革命與民族振興”論壇交流材料[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奇;學學蔡元培的校長之道[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雷頤;教育總長蔡元培[N];經濟觀察報;2009年
3 中央音樂學院蕭友梅促進會副會長 黃旭東;藝術教育界對蔡元培美育思想的誤讀及出路[N];中國藝術報;2010年
4 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蔡元培的國民教育讀本常讀常新[N];北京日報;2009年
5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 李蘭;蔡元培美術教育思想與當代美育[N];美術報;2004年
6 常生龍;校長應做的五件事[N];中國教育報;2010年
7 陳潔;楊憲益:教育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N];中華讀書報;2007年
8 余翔林;五育并舉 以道德為根本[N];光明日報;2002年
9 董駒翔;我們的教育該追求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6年
10 長春五中 杜麗娟;感知教育 肩負責任[N];長春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汪楚雄;中國新教育運動研究(1912-1930)[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劉萬海;重返德性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曾水兵;從單向性到整體性:人學觀轉變與現(xiàn)代教育路向探索[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劉建;中國近代教育行政體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高閏青;“以人為本”理念及其教育實踐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吳小鷗;清末民初教科書的啟蒙訴求[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7 王明洲;新生命教育的哲學思考[D];蘇州大學;2007年
8 岳龍;現(xiàn)代性境域中的傳統(tǒng)[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鄭素華;審美教育行為特征的人類學探析[D];復旦大學;2008年
10 張禮永;教育建設的第三條道路[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健;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當代意義[D];安徽大學;2003年
2 褚冰;政權重組與教育改革[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相振芳;簡論蔡元培的美育思想[D];廈門大學;2007年
4 何俊華;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心理思想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5 程鎮(zhèn)海;論蔡元培美育觀的現(xiàn)代性[D];浙江師范大學;2002年
6 羅紅;簡論蔡元培的美育思想[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黃勝昔;現(xiàn)代性的渴望[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湯廣全;蔡元培“兼容并包”的辦學思想的哲學基礎[D];云南師范大學;2000年
9 毛春梅;蔡元培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10 徐美君;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5524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5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