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優(yōu)化研究
本文關鍵詞: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優(yōu)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旨在通過微觀研究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探索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生成過程、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本身及其生成過程存在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剖析影響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生成與優(yōu)化的因素,繼而嘗試提出優(yōu)化建議。這對于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理論研究的深入和實踐管理的細化皆具有現(xiàn)實意義。 本文以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為研究對象,研究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的優(yōu)化,強調“個人”方面。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筆者分五步驟逐漸深入探究這一問題,依次是辨析并界定核心概念,搜尋研究的理論基礎,進入研究現(xiàn)場收集一手資料并撰寫教學故事(顯現(xiàn)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剖析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包括生成過程、存在問題、影響因素),總結研究啟示并提出優(yōu)化建議。這五步驟分別體現(xiàn)在論文第二到六章。 本文將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界定為這樣一種特殊知識:它是具有一定普適性的個人信念體,是一種關于教育教學實踐的整體性知識;是以教師經驗和內容知識為基礎,以一定教師能力作為實踐工具,經過教師主體在特殊情境中的實踐與反思生成,已經內化、上升到比較自動化程度的普適程度、可陳述(可言傳)程度和價值追求的大眾化程度普遍較低的教師知識。本文認為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優(yōu)化的理論基礎至少包括個人知識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和反思性實踐理論。 本文選定西安市c區(qū)某大教學區(qū)教師進行敘事探究,主要截取三位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片段,呈現(xiàn)并剖析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生成過程、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本身與其生成過程中存在問題,以及影響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生成與優(yōu)化的因素。研究輔以文獻法、行動研究法以及訪談法、觀察法等資料收集方法,內容主要圍繞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及其生成、存在問題、影響因素和優(yōu)化幾方面進行。 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本身與生成過程都有存在問題的可能,并將實踐性知識存在問題分為三種:(1)真實情境中不當反思生成的實踐性知識;(2)正確反思一個被理解錯誤的實踐情境生成的實踐性知識;(3)混亂思維中觀察到不連貫與迷亂,生成混亂迷糊的實踐性知識。 “優(yōu)化”作為本文使用的一個特定詞匯,具有特殊內涵!盎北硎鞠蚰撤矫姘l(fā)展的過程,“優(yōu)化”作為動詞指不斷改進,變得更好的意思,沒有止境;作為名詞,指比較優(yōu)秀、比較好的事物與狀態(tài)。人總在追求知識的內在美,優(yōu)化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也是對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的美化。優(yōu)化的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是相對的、模糊的層次,其極致是永遠有待追求的完美的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只能存在于邏輯與語言之中。本文呈現(xiàn)的優(yōu)化的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只是相對完美,沒有缺陷,以資借鑒與研究。優(yōu)化的另一種表現(xiàn)是升華層次的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其不是對完美的超越,而是一種極限之后新的開始,一種實踐性知識的轉型,一種對所涉及實踐范圍的拓寬或改變。如果說優(yōu)化層次的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經常使教師中規(guī)中矩的進行并完成工作,那么升華層次的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便經常是出其不意,折射出震撼心靈的智慧。 本文進行微觀剖析,發(fā)現(xiàn)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優(yōu)化的影響因素至少包括教師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教師個人性格情緒狀態(tài)、教師主體的心境與個人哲學、教師反思、教師對情境的把握和教師的行動能力等。鑒于此,建議教師優(yōu)化個人實踐性知識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優(yōu)化知識結構,生成合理信念;明確反思內容,提升反思能力;把握改造情境,積累實踐智慧;調適性格情緒,提升氣質境界。
【關鍵詞】:知識 教師知識 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 優(yōu)化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451.1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17
- 1.1 研究緣起9-10
- 1.1.1 教育理論研究訴求9
- 1.1.2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需要9-10
- 1.1.3 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現(xiàn)實問題10
- 1.2 研究旨趣10-11
- 1.3 研究意義11
- 1.3.1 理論意義11
- 1.3.2 實踐意義11
- 1.4 文獻綜述11-17
- 1.4.1 國外研究概述11-13
- 1.4.2 國內研究概述13-15
- 1.4.3 研究述評15-17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17-23
- 2.1 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界定17-22
- 2.1.1 知識與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17-19
- 2.1.2 教師專業(yè)素質、教師知識、教師能力與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19-21
- 2.1.3 教師實踐經驗與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21-22
- 2.1.4 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界定22
- 2.2 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優(yōu)化界定22-23
- 2.2.1 優(yōu)化22
- 2.2.2 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優(yōu)化22-23
- 第3章 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優(yōu)化的理論基礎23-27
- 3.1 個人知識理論23-24
- 3.1.1 識知23
- 3.1.2 個人知識23-24
- 3.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4-25
- 3.3 反思性實踐理論25-27
- 第4章 研究方法與對象27-33
- 4.1 研究思路與方法27-28
- 4.1.1 研究思路27
- 4.1.2 研究方法27-28
- 4.2 進入現(xiàn)場及研究對象確立28-30
- 4.3 資料收集、整理與分析30-31
- 4.4 研究倫理31-33
- 第5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33-57
- 5.1 三位教師的故事33-43
- 5.1.1 A老師的一堂公開課33-35
- 5.1.2 B老師的一天35-38
- 5.1.3 C老師的蛻變38-43
- 5.2 三位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分析43-57
- 5.2.1 A老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生成過程43-44
- 5.2.2 B老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存在問題44-45
- 5.2.3 優(yōu)化的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45-47
- 5.2.4 三位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優(yōu)化的影響因素47-57
- 第6章 啟示與建議57-65
- 6.1 來自研究的啟示57-60
- 6.1.1 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生成過程57-59
- 6.1.2 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優(yōu)化層次59-60
- 6.2 建議60-65
- 6.2.1 優(yōu)化知識結構,生成合理信念60-61
- 6.2.2 明確反思內容,提升反思能力61-63
- 6.2.3 把握改造情境,積累實踐智慧63
- 6.2.4 調適性格情緒,提升氣質境界63-65
- 結束語65-67
- 參考文獻67-71
- 致謝71-73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成果7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賈維周;;舍恩的反思性實踐理念與社會工作教育[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2 陳曉端,Stephen Keith;當代西方有效教學研究的系統(tǒng)考察與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3 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4 王策三;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再評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的討論[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3期
5 鐘啟泉;概念重建與我國課程創(chuàng)新——與《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1期
6 馬克斯·范梅南;;教育敏感性和教師行動中的實踐性知識[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1期
7 尼克·溫魯普;簡·范德瑞爾;鮑琳·梅爾;;教師知識和教學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年01期
8 石中英;緘默知識與教學改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9 張莉;;認知心理學知識分類理論對學校心理素質教育的啟示[J];池州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10 何曉芳;張貴新;;解析教師實踐知識:內涵及其特性的考察[J];教師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徐冰鷗;西北貧困地區(qū)農村小學教師實踐知識的敘述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劉漢霞;論教師的實踐知識及其生成[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關鍵詞: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優(yōu)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72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50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