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滿奴化教育:客觀史實、隱秘邏輯與歷史警示
發(fā)布時間:2022-01-14 00:08
古往今來,教育傳承一個國家的歷史和文明,是一個民族振興的基石,故日本在侵華時期將教育侵略作為侵華重要策略,在中國東北地區(qū)實施長達14年的奴化教育,建立起完整的奴化教育體制,進行精神滲透和思想腐蝕,企圖麻痹、控制民眾思想,使民眾喪失國家民族意識,成為日本侵略者的"順民"。研究偽滿奴化教育客觀事實,揭露偽滿奴化教育在和平謊言和偽善面紗掩蓋下的隱秘邏輯,以警惕教育侵略危害的長期性、潛隱性以及偶發(fā)可能性,防止日本軍國主義復生和滋長。此外,更應重視偽滿奴化教育史料的搜集、整理與研究,以推動歷史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融合,激勵國人牢記歷史,砥礪前行。
【文章來源】: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偽滿奴化教育的客觀史實
(一)日本企圖控制中國教育蓄謀已久
(二)偽滿奴化教育目的
1.肅清進步思想,強化奴化思想
2.為侵華戰(zhàn)爭“助力”
(三)偽滿奴化教育制度
1.重組偽教育行政機構(gòu)
2.壓制高等教育
3.制定“新學制”
(四)偽滿奴化教育內(nèi)容
1.宣揚“建國精神”
2.強制日語教育
3.日常奴化活動
4.設(shè)置“勤勞奉仕”科
(五)偽滿奴化教育實施
1.設(shè)置奴化課程
2.編寫奴化教材
3.強化視學機構(gòu)
4.加強教師奴化培訓
二、偽滿奴化教育的隱秘邏輯
(一)政治的傀儡
(二)侵略的工具
(三)奴化的手段
(四)偽善的面紗
(五)和平的謊言
三、偽滿奴化教育的歷史警示
(一)教育侵略危害的長期性、潛隱性與偶發(fā)可能性
(二)偽滿奴化教育史料搜集、整理與研究的重要性
(三)加強歷史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相互融合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日本社會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論爭的發(fā)展演變過程[J]. 吳艷.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5)
[2]日本對華教育侵略:歷史事實與隱秘邏輯[J]. 李廣,孫玉紅,陳飛. 外國教育研究. 2017(09)
[3]論日本民族在偽滿洲國的地位[J]. 高成龍,高樂才.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3)
[4]用抗日戰(zhàn)爭的生動歷史推進青少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J]. 袁貴仁. 高校理論戰(zhàn)線. 2005(10)
本文編號:3587403
【文章來源】: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偽滿奴化教育的客觀史實
(一)日本企圖控制中國教育蓄謀已久
(二)偽滿奴化教育目的
1.肅清進步思想,強化奴化思想
2.為侵華戰(zhàn)爭“助力”
(三)偽滿奴化教育制度
1.重組偽教育行政機構(gòu)
2.壓制高等教育
3.制定“新學制”
(四)偽滿奴化教育內(nèi)容
1.宣揚“建國精神”
2.強制日語教育
3.日常奴化活動
4.設(shè)置“勤勞奉仕”科
(五)偽滿奴化教育實施
1.設(shè)置奴化課程
2.編寫奴化教材
3.強化視學機構(gòu)
4.加強教師奴化培訓
二、偽滿奴化教育的隱秘邏輯
(一)政治的傀儡
(二)侵略的工具
(三)奴化的手段
(四)偽善的面紗
(五)和平的謊言
三、偽滿奴化教育的歷史警示
(一)教育侵略危害的長期性、潛隱性與偶發(fā)可能性
(二)偽滿奴化教育史料搜集、整理與研究的重要性
(三)加強歷史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相互融合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日本社會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論爭的發(fā)展演變過程[J]. 吳艷.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5)
[2]日本對華教育侵略:歷史事實與隱秘邏輯[J]. 李廣,孫玉紅,陳飛. 外國教育研究. 2017(09)
[3]論日本民族在偽滿洲國的地位[J]. 高成龍,高樂才.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3)
[4]用抗日戰(zhàn)爭的生動歷史推進青少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J]. 袁貴仁. 高校理論戰(zhàn)線. 2005(10)
本文編號:35874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5874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