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當代教學文化的喚醒、回歸與自覺
[Abstract]:The awakening of teaching culture contains the awakening of the potential, cultural consciousness, life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ity liberation consciousnes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return of teaching culture to life should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s the value pursuit. When teaching culture returns to life, it is necessary to reshape teachers' teaching life, transform students' study life, excavate teaching resources in life and construct living teaching situation. Contemporary teaching culture should also stimulate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sciously practice the humanistic care of teaching, and constantly open up the spa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culture spirit.
【作者單位】: 淮南師范學院中文與傳媒系;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00481160) 2010年江蘇省博士后科研資助計劃項目(1002066C)“當代教學文化變革與建構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2009年度教育學國家一般課題(BEA090063)“詩意德育促進學生人格和諧發(fā)展研究”的階段成果之一
【分類號】:G42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鄒進;狄爾泰的精神科學理論和文化教育學思想[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8年04期
2 郭翠菊;;論教學喚醒[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3 李森,王銀飛;生活性教學的基本理念與實踐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年13期
4 鐘啟泉,姜美玲;新課程背景下教學改革的價值取向及路徑[J];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5 遲艷杰;教學意味著"生活"[J];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6 朱光燕;;“教學回歸生活世界”的理性反思[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虹;;西方現(xiàn)代童話中的成長儀式原型及文化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唐勇,朱長華;學校教育資源分配探討[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3 陳慶華;;生命意義視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4 王建;;高等教育工具化現(xiàn)象及其對策分析[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5 楊鳳仙;;關于校本教研建設的思考[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6 劉懿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課堂文化的反思與重構[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7 梅養(yǎng)寶;;從教師勞動的特點看教師職業(yè)的道德性[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8 周志剛;孟娜;;對話教學現(xiàn)實問題透視[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9 岳偉;;論關注學生快樂體驗的大學課堂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楊曉玲;;生命視閾中的語文閱讀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法虎;;美國兩大高校分類研究的經(jīng)驗與借鑒[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王春燕;;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幼兒園課程——以陳鶴琴為代表的幼兒園課程變革為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殷企平;;柏拉圖和盧梭教育思想的異同[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傅資云;;烏申斯基論習慣的道德意義和教育意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王兆t,
本文編號:24928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9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