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研究路徑的教育學探尋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dag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youth-oriented: focusing on youth groups-returning to youth life: emerging living circumstances-caring for young people: mining learning demands-satisfying youth demands: providing learning support-promoting learning" Youth Development: a Youth Research Pathway for Youth based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aim is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strength of pedagogy in traditional youth research, and to provide an appropriate reference paradig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l standard of the subject, method and theory of youth studies.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科學研究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青年課題(CIA110137)
【分類號】:G4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小魯;;教育本質新探[J];現代哲學;2007年05期
2 黎陸昕;;青年研究的應用價值探尋[J];中國青年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文忠;;“高明現象”芻議[J];法制與社會;2010年01期
2 盧文忠;;試論“文革”前期“上山下鄉(xiāng)”運動中知識青年的“單向度”特征[J];傳承;2009年06期
3 王榮德;現代教師人格塑造研究[J];湖州師專學報;1997年04期
4 張林雨;高中建;;和諧人格培育的新路徑——青少年權益保障[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5 李艷春;宋偉;;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以馬克思主義視角審視當代教育[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6 馮鐵山;;詩意德育的多向度價值取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10期
7 夏蕾;;韓劇:中國青年的“精神驛站”[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年08期
8 舒志定;;新世紀10年教育本質研究的多元視域[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4期
9 呂銀芳;劉荃信;何兆華;;法理學視域下如何辦人民滿意的農村義務教育——基于陜西省39個縣(市、區(qū))的調查[J];現代教育管理;2009年07期
10 高中建;張林雨;;和諧人格培育的新路徑——青少年權益保障[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職能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華敏;江澤民青年思想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李芳芳;提升學生文化的育德效能初探[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董凌;農民工家庭文化反哺的行動解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4 黃曉侖;高校輔導員與學生談話方法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郭科;融入與沖突:新生代農民工的社會認同[D];西北大學;2009年
6 武運英;和諧社會視野下的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8年
7 薛雪;瑪格麗特·米德的代溝理論與20世紀60年代美國反文化運動中的代際關系[D];山東大學;2010年
8 周明;青年自組織:從政治化管理到社會化管理[D];復旦大學;2010年
9 朱含;河南省高校90后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10 劉超;共青團組織參與青年事務管理之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岳偉;中國教育學研究的反思與方向定位[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4年01期
2 朱永新;國際教育學研究大會蘇州會議紀要[J];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3 劉裕權;關于教育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16期
4 陳祖耀;教育學研究的新成果——評《大規(guī)?荚嚨难葑兣c育人》一書[J];湖北招生考試;2004年12期
5 劉曉東;;教育學是學科之林里的中心學科[J];教育科學研究;2010年05期
6 郭元祥;關于教育學研究的科學性的若干問題思考——兼析對教育學研究現狀的評價[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7 馬鳳岐;應重視教育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2期
8 ;雙周[J];上海教育;2005年01期
9 ;歐洲青年研究變化著的前景[J];當代青年研究;1992年02期
10 ;讀《教育學的文化性格》有感[J];教育與職業(yè);2010年2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小微;;中國教育學:在與相關學科的對話中成長[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年度主題卷)[C];2008年
2 張云;余源培;;論杜威的教育哲學及其意義[A];“杜威思想的當代意義”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3 鄧友超;;莊澤宣及其《教育概論》[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4 焦向紅;;網絡教育呼喚更深刻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5 陳家斌;;論夸美紐斯的“教育適應自然”原則及其現實意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鄧友超;;莊澤宣及其《教育概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愛萍;王曉宇;;西方教育史研究范式與歷史學研究范式關系初探[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8 李愛萍;王曉宇;;西方教育史研究范式與歷史學研究范式關系初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9 郭蘭;傅安洲;霍紹周;;芻議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以觀察研究事物的方法論為視角[A];國際心理治療與危機干預學術會議暨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年會、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包蕾萍;;獨生子女現象的百年回顧與思考——一種集體心理的文化解讀[A];中國的前沿 文化復興與秩序重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 檀傳寶;教育學研究的蛋與雞[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劉淼;邁向現代化的路徑[N];青島日報;2005年
3 王鑒;教育學研究的新領域:學生的日常生活世界[N];光明日報;2006年
4 中國駐德國使館教育處 閆瑾邋劉京輝;德國設立青年教授席位吸引人才[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李亦敏;“生活世界”的教育學[N];中華讀書報;2007年
6 劉旭東;教育學:問題與出路[N];光明日報;2008年
7 安徽省舒城師范學!$娔芪;校長走向現代之路徑[N];中國教育報;2004年
8 本刊記者 李小瑩;音樂教育學研究應更上層樓[N];中國藝術報;2006年
9 劉鐵芳;除了責罵,是不是還應反思自己[N];中國教育報;2004年
10 李潤洲;立足和諧社會建設聚焦教育重點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國“教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蔣開君;范梅南現象學教育學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黎明;基于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中人之問題再認識[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淑燕;我國當代情感教育的現實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岳偉;批判與重構[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6 張榮偉;教育共同體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蘇州大學;2006年
7 熊和平;課程與生活[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潘建紅;現代科技發(fā)展與道德教育重建[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9 李偉;培育個體生命自覺[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劉猛;匿影纏繞:意識形態(tài)與中國教育學[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款;論教師領導力的提升[D];河南大學;2009年
2 許韶平;高職院校審美教育探研[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陳煥新;我國學校公民教育的實施路徑探討[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馮彩霞;智慧型教師成長路徑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張曉東;從學校教育情境中的懲罰談作為策略的教育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歡;德育回歸生活世界的理論探析[D];黑龍江大學;2009年
7 李銀玲;試論生活世界的教育[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8 陳志萍;1914-2000年的“教育概論”教科書[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范軼清;學校組織文化建設過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陳婕;論回歸生活世界的教學[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2572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25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