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課程策劃:意義、可能性及其實現(xiàn)
[Abstract]:Curriculum reform calls for individual curriculum planning. Self-curriculum planning is a kind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for individual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goal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ized curriculum and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ction subject, it corresponds to offici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ssence, it challenges the mandatory and standardized nature of traditional school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 and purpose, it points to individual active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development. The change of curriculum policy and system makes self-curricular planning possible, and the change of school and its function makes it necessary and necessary. To realize self-curriculum planning, curriculum re-conceptualization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to students is the key.
【作者單位】: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教務處;
【分類號】:G4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程晗;中國教育策劃探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年10期
2 趙寧寧;;存在性符號的人性化歷程——課程研究問題史的文化哲學考察[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01期
3 申仁洪;;論基礎教育課程的生涯發(fā)展特性[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07期
4 郭元祥;;學校課程制度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5 張光義;試論教育策劃的概念、特征及實踐意義[J];教育探索;2004年02期
6 葉瀾;終身教育框架下學校功能的變化[J];上海教育;2005年02期
7 葛大匯;論教育策劃[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4年09期
8 汪明霞;;自我策劃教育校本實踐研究[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年05期
9 趙穎,郝德永;當代課程的自主品質與自律途徑[J];學科教育;2004年11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程晗;中國教育策劃探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年10期
2 潘洪建;我國課程實驗20年:回顧與展望[J];課程.教材.教法;2002年02期
3 張廷凱;我國課程論研究的歷史回顧:1922—1997(上)[J];課程.教材.教法;1998年01期
4 德博拉夫 ,鐘啟泉;學科課程改革的問題[J];外國教育資料;1996年05期
5 袁桂林;派納論“概念重構”和“理解課程”[J];外國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東芳;論課程政策的價值基礎[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2年05期
2 黃清;影響課程政策發(fā)展的社會因素分析[J];教育探索;2004年04期
3 李森,王寶璽;地方課程政策的本質及意義[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10期
4 胡東芳;論課程政策制定的價值原則與價值取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15期
5 胡東芳;課程政策制定的基礎性條件分析[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6 胡東芳;論課程政策的定義、本質與載體[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年11期
7 胡東芳;論課程政策研究的系統(tǒng)分析框架[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8 胡東芳;新中國課程政策的歷史回顧與理論思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9 胡東芳;從利益的對立到利益的和諧——課程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06期
10 張家軍,靳玉樂;論課程政策主體[J];當代教育科學;2004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楊寶山;國際視野的學生評價引發(fā)課程政策變革[N];中國教育報;2008年
2 馬開劍;上海與香港:一種課程新思維[N];中國教育報;2004年
3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何玉鳳;校長如何增強課程執(zhí)行力[N];中國教育報;2006年
4 高靚;臺灣課改是怎樣從爭議走入常態(tài)的?[N];中國教育報;2006年
5 本版編輯 周濟 Г.A.巴雷辛 朱小蔓;經(jīng)典與現(xiàn)代:牽手俄羅斯教育[N];中華讀書報;2006年
6 本版編輯邋姜麗靜 中央民族大學教育學院 歐群慧 羅吉華;地方課程建設在民族地區(qū)大有可為[N];中國民族報;2008年
7 崔允o7(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校本課程開發(fā)意味著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1年
8 記者 李建平;《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頒布[N];中國教育報;2001年
9 本報記者 趙小雅;從“教材”到“課程資源”[N];中國教育報;2004年
10 記者 褚寧;城鄉(xiāng)教育“均衡化”發(fā)展[N];解放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胡東芳;課程政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王玲;博弈視野下的課程政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屠莉婭;課程改革政策過程:概念化、審議、實施與評價——國際經(jīng)驗與本土案例[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張樹德;當代課程改革成功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張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廖輝;學校課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7 董玉琦;信息教育課程設計原理:要因與取向[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楊燕燕;論教育實踐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潔;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義務教育課程政策發(fā)展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周勇軍;課程政策實施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3 王寶璽;地方課程政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柯政;地方政府的課程政策執(zhí)行行為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石艷;信息技術課程的誕生[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路寧;課程政策中的課程權力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7 陳亞鵬;校長的課程執(zhí)行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李麗樺;所有人的學校也是每個人的學!斍胺▏A教育課程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方宏常;論我國三級課程政策的運行策略[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歐陽歡融;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實踐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1917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191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