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教育傳播的心理機制研究
[Abstract]:Honesty education is a special kind of good faith communication activity, and the audienc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effect of credit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educational audience, satisfies the selective psychology of the audience, and makes the audience consciously accept and internalize the honest behavior,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honesty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單位資助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高校誠信教育長效機制建構與實踐研究”的成果,批準文號FIB110056
【分類號】:G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黃立新;;教學傳播過程中反饋信息的精細處理[J];電化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2 熊琳;;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手段選擇[J];教育評論;2007年03期
3 尹彥;;高校誠信教育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教育評論;2012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郭蓮;[N];學習時報;2012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鋒;;文化 建筑 傳播——傳播文化學視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2 陳海燕;;外國文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俞小和;;傳播學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4 陳自清;;論大眾傳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5 余月玲;;電視娛樂節(jié)目互動方式的傳播學思考——以《超級女生》為例[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6 宋玢璐;;影視劇對社會性別觀念的正面建構——從受眾接受的角度[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7 袁金龍;黃曼曼;;安徽省服飾傳播媒介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建議[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8 鄭碧強;;城市女性白領整容時尚消費的社會學解讀[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9 趙迪;王德海;;受眾本位論視角下的參與式農(nóng)業(yè)推廣[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11期
10 程德安;;傳播學中的商標[J];中華商標;2006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瑩;;博物館場館虛擬現(xiàn)實展示中的對話與反饋[A];創(chuàng)意科技助力數(shù)字博物館[C];2011年
2 暢引婷;;符號運用策略對女性主義傳播效應的影響——以父權制概念的意義闡釋為例[A];中國社會學會2007年會“社會建設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魏婷;;煤礦安全信息傳播中的新思考[A];第一屆全國安全科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王珊珊;;世界語與跨文化傳播[A];2008學術前沿論壇·科學發(fā)展:社會秩序與價值建構——紀念改革開放30年論文集(下卷)[C];2008年
5 李建偉;;版權貿(mào)易中的編輯角色[A];中國編輯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趙婧;;“讀圖時代”是真實存在還是擬態(tài)環(huán)境[A];中國編輯研究(2006)[C];2007年
7 魏玉山;;國外新聞出版國家監(jiān)管體制[A];中國編輯研究(2006)[C];2007年
8 于翠玲;;中國編輯學與西方媒介論的比較[A];中國編輯研究(2008)[C];2009年
9 羅以澄;夏倩芳;;他國形象誤讀:在多維視野中觀察[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上冊)[C];2002年
10 孫信茹;;傳媒與民俗生活變遷——甘莊的個案分析[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下冊)[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仇賢根;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張志輝;網(wǎng)絡條件下意識形態(tài)建設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鐘希明;介入公共場域的知識分子寫作[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董素青;消費電視[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君玲;網(wǎng)絡表達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7 徐艷;社會公正視角下的農(nóng)民工報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黃永宜;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肖芳;推進農(nóng)村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10 龔茂富;青城派武術生存現(xiàn)狀及傳播方式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尤永;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家庭消費中的意見領袖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高冬梅;客家地區(qū)農(nóng)村女性閑暇生活方式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鄭俊杰;我國網(wǎng)絡新聞專題探析[D];河北大學;2007年
4 趙廣香;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5 陳欣躍;新時代的電視媒體影響力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石實;隱秘的參與[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釗;體育組織在危機公關中的媒體策略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8 陳曼;我國體育學術核心期刊欄目設置與廣告經(jīng)營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9 王芳;武術套路與跆拳道文化傳播比較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10 胡潔雅;耐克品牌文化傳播模式探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程曉樵,吳康寧,吳永軍,劉云杉;教師課堂交往行為的對象差異研究[J];教育評論;1995年02期
2 蔣錦洪;;論大學生誠信意識的養(yǎng)成[J];教育評論;2008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燕國材;誠信教育的心理學問題[J];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Z1期
2 許傳紅;杜威之德育方法對我國學校誠信教育的啟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4年08期
3 胥永華;愛國學校:開發(fā)九年一貫制學!罢\信教育”拓展型課程[J];上海教育;2004年10期
4 林麗琴;;由教育誠信看誠信教育[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35期
5 楊新涯;管村;;呼喚教育誠信[J];安徽教育;2009年03期
6 王兆成;;加強學生誠信教育 培養(yǎng)學生誠信品格[J];中國科技信息;2006年15期
7 張傳平;;從《睡屋頂?shù)拿绹iL》看誠信教育[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7年09期
8 沈鴻輝;;學校誠信教育的有效途徑[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版);2007年03期
9 陳華;;透過誠信教育看教師誠信[J];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07年06期
10 秦元林;關于誠信教育的思考[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成才;;關于學校誠信教育幾個問題的思考[A];2003年“求實、創(chuàng)新、發(fā)展——面向新世紀的廣西精神文明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宋君;;誠信辦學 雕鑄希望[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3 鄭金旺;;論表揚的心理機制與科學運用[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楊穎;;對話教學心理機制分析及實際應用[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王桂平;陳會昌;;初中生自我控制的心理機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徐龐;;臨夏地區(qū)高中學生學習方法形成的心理機制和潛能開發(fā)[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高文斌;祝卓宏;陳祉妍;劉澤文;高晶;;網(wǎng)絡成癮的心理機制——“發(fā)展性失補償假說”[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胡士襄;;論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社會制約性[A];中國心理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及建會60周年學術會議(全國第四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上)[C];1981年
9 蘇林雁;;兒童沖動行為的心理機制及干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兒童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十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10 張妍;許芳;呂培瑤;;內(nèi)隱學習的心理機制對校本教師培訓的啟示[A];首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呂諾;教育部將加強對中小學生誠信教育[N];新華每日電訊;2004年
2 宦秋斌;誠信教育的基礎工作[N];中國信息報;2004年
3 林吉雙;國民誠信教育體系的缺失[N];中國教育報;2003年
4 李忠東 編譯;落到實處的誠信教育[N];中國信息報;2004年
5 蔣夫爾;誠信教育不可或缺[N];中國教育報;2001年
6 上海市教科院 朱怡華;學校要加強誠信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5年
7 汪澤云 姜杰 屈輝 本報記者 胥茜;辦誠信教育 讓百姓滿意[N];中國教育報;2005年
8 王有余邋趙子輝;班級管理中的誠信教育[N];濟寧日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劉銘;誠信教育:讓娃娃指揮父母的腦殼[N];中國消費者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 顏 偉;誠信從娃娃抓起[N];中國工商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沈嵐霞;20世紀上半葉美國對華教育傳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j;身體鍛煉對大學生睡眠質(zhì)量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陳旭;中學生學業(yè)壓力、應對策略及應對的心理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學習動機內(nèi)化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張立新;美國教育技術發(fā)展史研究[D];河北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雪;新時期加強青少年誠信教育的措施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禹旭才;學校德育中誠信品質(zhì)培養(yǎng)探詢[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王輝;羞恥感的理論問題及其德育價值探討[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孫興翠;寬恕理論問題與德育價值探討[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靜波;論誠信教育[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田碧瑩;環(huán)保誠信教育之基—和諧心靈培養(yǎng)探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7 李峗;視覺文化對教育傳播若干影響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蔣思嘉;選擇可逆性對中國大學生結果滿意度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的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王瑋;以學生為中心的和諧合作型學習環(huán)境的構建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張紅梅;青少年誠信道德教育探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168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16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