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微博學習行為研究
[Abstract]:Combining wit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paper compares educational Weibo with socialized Weibo, and on this basis analyzes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educational Weibo's learning behavior and constructs the model of educational Weibo's learning behavior, combining with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Weibo.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Weibo in education.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育技術系;
【基金】:2011年陜西師范大學勤助科研項目“復雜性視域下的免費師范生學習動機研究”(項目編號:QZZD11063)之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4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吉俊茹;;學生良好學習行為的訓練和培養(yǎng)[J];學周刊;2011年21期
2 孫博;陳偉;邱楓;;現代教學設計的理論體系研究[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14期
3 胡斌彥;;微博在高職院校的建設與應用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22期
4 姜健榮;;關于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探討[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8期
5 趙社英;;數學課堂教學管理[J];學苑教育;2011年15期
6 余鳳霞;;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自我調節(jié)學習研究[J];考試周刊;2011年52期
7 ;教育文摘[J];現代教學;2011年09期
8 陳艷慧;;歸因理論與學習動機的自我激發(fā)[J];大眾心理學;2004年12期
9 陳大偉;;教師如何運用和發(fā)展教育假設[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1年08期
10 李斌;;建構終身教育體系下的現代遠程教育[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燕;;中學生的學業(yè)自我妨礙及其影響因素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徐云;曹森曉;;學生課堂學習行為——對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現狀的調查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范廣玲;;中學生心理常見問題的思考及對策[A];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論文集[C];2004年
4 何鑫;;中學生厭學心理的鑒別與預防[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秦啟康;奚仲廉;;“開潛教育”的心理學研究[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6 王接勝;;淺論學校如何加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高守良;;“中學生學習心理障礙成因及對策研究”課題研究報告[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8 韋漢權;;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策略[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研討班論文集[C];2008年
9 徐云;王君;;學生學習行為與歸因——小學生考試成敗歸因方式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10 陳曄;;虛擬學習社區(qū)中學習者學習行為的質性研究[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夏鳳琴;對創(chuàng)新性學習行為的評價[N];吉林日報;2010年
2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姬秉新;增強西部農村學生學習自信[N];光明日報;2008年
3 國家化學課程標準組核心成員,,中學化學特級教師 王云生;以學評教才是聽評課的要義[N];中國教育報;2008年
4 西南大學教育學院 曹秀娟;額外努力,英國幫扶處境不利學生[N];中國教育報;2009年
5 北京師范大學 張微;這些孩子需要“區(qū)別”對待[N];中國教育報;2005年
6 李觀偉 趙樹生;如何控制課堂?[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7 大連廣播電視大學 朱品一;信息時代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N];中國教育報;2007年
8 山東省萊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李啟娣;主體多元評價癥結在哪[N];中國教育報;2006年
9 尹聚健;談師生的平等關系[N];甘肅日報;2007年
10 范瑋;反思對于我們的價值[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敏;教師自主學習調節(jié)模式及其機制[D];浙江大學;2008年
2 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學習動機內化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朱曉紅;中學生學習動機缺失量表的編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邱曉輝;網絡學習者信息加工學習行為的分析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2 趙敏杰;網絡課程中學習行為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娟;自適應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行為與學習水平關聯模型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迪;小班教學中學生學習行為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燕;校園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生學習行為的改善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王命洪;網絡教育中的學生學習評價[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梁宇頌;大學生成就目標、歸因方式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8 林素仙;支持學習過程評價的虛擬學習社區(qū)創(chuàng)建方法研究與實現[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9 方振政;以思維展開為中心的探究學習模式探索與實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陸靜塵;實踐共同體中教師學習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605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16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