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文化滲透的內(nèi)涵、特點及模式
本文選題:文化滲透 + 現(xiàn)代學校 ; 參考:《教學與管理》2012年01期
【摘要】:正學校是維系現(xiàn)代社會的重要文化場域,在我們創(chuàng)造并生活于其中的社會世界,學校教育享有正式、正統(tǒng)的文化地位,學校教育不僅具有傳輸科學文化知識、培養(yǎng)基本生活技能和訓練理性思維能力等教育功能,它還發(fā)揮著重要的文化功能[1]。可見,文化功能是現(xiàn)代學校的一個重要功能。然而,作為傳播正統(tǒng)的文化的學校卻在逐漸喪失曾經(jīng)所擁有的文化。缺少對學生、教師和其他人員的文化關懷,不僅使師生在學習、工作中迷失方向,也使
[Abstract]:School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field to maintain modern society. In the social world in which we create and live, school education enjoys a formal and orthodox cultural status, and school education not only has the transmission of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knowledge,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cultural role in training basic life skills and rational thinking ability. Visible, cultural function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modern school. However, schools that spread orthodox culture are losing the culture they once had. The lack of cultural care for students, teachers and other personnel not only caus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lose their way in their study and work, but also makes them feel disoriented.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分類號】:G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令永;;學校的文化功能——一種社會學的視角[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10期
2 王攀峰;趙云來;;構建“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文化[J];中國教育學刊;2008年09期
3 劉德全;張?zhí)m衛(wèi);;學校文化的建設與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09年S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濤;;建設具有高職教育特色的建筑——感悟成都職業(yè)技術學院國際軟件學院教育大廈方案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年04期
2 張紀生;;關于創(chuàng)建和諧大學校園文化的探討[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3期
3 方丙麗;;學校文化環(huán)境的多維性對德育實效性的影響[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趙蕾;;構建和諧校園與加強思想溝通[J];北京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5 肖謙;;論合并高校校園文化的整合[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6 陳朝暉;;新課改背景下農(nóng)村學校文化建設的思考[J];滄桑;2009年06期
7 李建雄;;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文化建設[J];成功(教育);2008年10期
8 劉福祿;;高職校園文化和企業(yè)文化的融合初探[J];重慶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9 林瑩;;新時期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10 孫綠怡;孫福萬;王淑娟;;略論現(xiàn)代遠程教育文化的內(nèi)涵[J];中國遠程教育;2007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孫綠怡;孫福萬;王淑娟;;略論現(xiàn)代遠程教育文化的內(nèi)涵[A];2009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溫恒福;教育創(chuàng)新組織的領導與管理[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岳欣云;教師研究的反思與再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楊全印;學校文化建設:組織文化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姜飛月;學校變革中的教師效能[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5 彭湃;大學之治:道德領導的思維向度[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朱煒;文化視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利;學校課程領導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李生蘭;幼兒園家長開放日活動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9 潘虹;傳播學視野下中小學學校品牌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10 周海銀;學校課程管理運作過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娟;中等職業(yè)學校青年教師職業(yè)認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本富;學習型學校組織文化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影響的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潘麗琴;初中學校品牌建設的文化途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陶惠萍;教研組文化建設的路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劉芳;“和合型”教研團隊構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戴軼;以“尊重”為價值取向的課堂文化構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盛毓;論學校管理中的文化自覺及其運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琳;校訓在學校文化特色塑造中作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邵煥舉;“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10 牛馨;高校創(chuàng)新型團學干部培養(yǎng)途徑的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魯潔;;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態(tài)適應的教育[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4期
2 肖川;論創(chuàng)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年11期
3 蔡偉;新理念:為何難以走進語文課堂——從兩則案例談起[J];語文建設;2003年05期
4 劉文星;孟慶紅;;詩歌教學形象化的四種方法[J];語文學刊;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毛啟紅;;淺談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What與How[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10期
2 崔琳杰;;淺談日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10期
3 殷秋萍;;為學生開墾一方語言的沃土——談英語語言教學中如何滲透文化教學,提升語言能力[J];新課程(中學);2010年08期
4 陳于全;黃頻頻;;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年11期
5 趙奔奔;;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文化教學的途徑[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年09期
6 焦蜜蜜;;從文化滲透角度談《新概念英語》的課堂教學——以《新概念英語1-英語初階》為例[J];海外英語;2010年07期
7 殷玉梅;;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yè)教育版);2008年02期
8 卓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及實現(xiàn)途徑[J];教學與管理;2009年12期
9 王思薇;;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滲透教學探究[J];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10 孔曉紅;;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J];河北旅游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陸永昌;;“全球化”背景下翻譯進程的思考[A];中國首屆“海峽兩岸俄語教學與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2 張河清;;地域文化在鳳凰古城旅游形象建設中的滲透與整合[A];三湘青年社會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3 馬艷云;;教師的評語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柯雪婷;;用師愛托起明天的太陽[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陳學春;;教師“沉下去”學生“動起來”[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6 黃莉;;教學中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之應用[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楊小虎;袁忠;;論大學英語教育中教師和學生的監(jiān)管機制[A];重慶工程圖學學會第十四屆圖學研討會交流暨第二屆CAD應用、CAI軟件演示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4年
8 許惜榮;;音樂教學中如何拓展創(chuàng)新教育的層面[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9 隋文香;王雪坤;;教學互動的理論與實踐[A];都市型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C];2007年
10 李元;;多彩的文化畫卷——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世界民族音樂[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欒川縣實驗中學 裴玉婷;英語課堂的文化滲透[N];學知報;2011年
2 王宏宇;積極維護國家文化安全[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3 李娜;“文化”貴如油 隨風潛入夜[N];中國國門時報;2007年
4 陜西省延安市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 張金山;落實是決策的生命 文化是管理的靈魂[N];中國稅務報;2008年
5 CPW記者 何兵玉 劉一冰 于洪濤;自上而下的“文化滲透”[N];電腦商報;2003年
6 記者 趙志成 通訊員 王有明 李德忠;同煤集團:文化滲透“整”出大礦水準[N];山西日報;2010年
7 薛蕾;無錫探索建立“現(xiàn)代學!盵N];無錫日報;2007年
8 聯(lián)合國教科文亞太地區(qū)國際教育聯(lián)合會價值觀教育研究中心 朱小蔓;突破現(xiàn)代學校兒童學習難題[N];社會科學報;2009年
9 呂志國;山東首家私立學校破產(chǎn)真相[N];中國商報;2002年
10 蔣國華;現(xiàn)代學校評價與面臨的挑戰(zhàn)[N];光明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程雪峰;媒介壟斷與文化滲透:冷戰(zhàn)后美國傳播霸權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2 葉正波;教育議事會:一個微觀教育管理體制的變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席衛(wèi)權;國內(nèi)普通中學藝術設計教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素梅;中國鄉(xiāng)土教材的百年嬗變及其文化功能考察[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5 郭朝紅;影響教師政策的中介組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孫寬寧;教師課程理解中的自我關懷[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會交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周潤智;被規(guī)約的教師職業(yè)[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9 高慧斌;南朝學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10 馬煥靈;高等學校學生紀律處分糾紛及其處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勇;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秦志華;武術館校師生對中國武術認知程度的調(diào)查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3 李力洋;試論西方文化滲透及應對策略[D];吉林大學;2004年
4 劉曉輝;中等職業(yè)學校構建交互性英語教學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馬巾英;試論案例教學法在《財務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鄧璐;漢字教學中的文化滲透[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冬安;文化滲透在新聞傳播領域的表現(xiàn)及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賀曉立;建構主義視野中的師生關系[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董建民;蘇聯(lián)合作教育學與美國合作學習理論合作理念的比較[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10 趙琦;中學思想政治課活動教學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0830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08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