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chuàng)新的思路關注新老教育問題
本文選題:教育問題 + 難點問題; 參考:《教育科學研究》2012年01期
【摘要】:正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guī)劃綱要》)進入全面貫徹落實的新的一年中,需要研究解決的教育問題會不斷涌現(xiàn)。舊有的難點問題依然是難點,新的熱點問題則會不可避免地頻頻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本刊將以最大努力關注教育學術界和教育實踐工作者對這些問題的研究進展。本刊希望作者們不放過對任何重要教育問題的深入鉆研和探索。教育問題的新與舊從來都是相對而言的。許多所謂"老問題",由于多年未獲解決,實際上具有永恒的"新意"。許多所謂"新問題",可能只是因為教育內部或外部相關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而以一種新的方式和
[Abstract]:In the new year when the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 term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2010-2020)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Education Planning outline") is fully implemented,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 will continue to emerge. Old difficult problems are still difficult, new hot issues will inevitably appear frequently in public. We will do our best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ducational academia and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on these issues. We hope that the authors will study and explore any important educational issues.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new and old, have always been relative to each other. Many so-called "old problems", because they have not been solved for many years, are in fact eternal "new ideas." Many so-called "new problems" may simply be due to changes in the relevant environment within or outside education in a new way and
【分類號】:G4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勞凱聲;;中國公共教育體制改革中的公平性問題[J];人民論壇;2005年12期
2 朱永新;;教育改革也應計從民間來[J];教育與職業(yè);2009年04期
3 ;文理是否分科今年八月將揭曉[J];湖北教育(時政新聞);2009年04期
4 梁偉國;;為新一輪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創(chuàng)設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1期
5 張俊平;;一切為了教育科學與可持續(xù)發(fā)展[J];江蘇教育;2010年11期
6 李曉濤;;教改應抓住“牛鼻子”,啃下“硬骨頭”[J];成才之路;2010年08期
7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fā)縣長談教育約稿提綱的通知[J];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公報;2004年30期
8 彭智勇;;科學規(guī)劃與科學行動[J];中國德育;2011年01期
9 葉瀾;;深入到教育熱點背后[J];中國教育學刊;2009年07期
10 謝光輝;;集眾智 求共識 謀發(fā)展——寧夏教科所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的體會[J];寧夏教育科研;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正江;;素質與教育問題的早期研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梁國民;崔光彬;魏經(jīng)國;宋立軍;張紀;張孝勇;;放射診斷科工程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問題的思考[A];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會第九屆放射診療專業(yè)學會論文集[C];2005年
3 杜朝由;;淺談老年人的教育問題[A];2005年“關注人口老齡化與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王瑩;;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宏觀背景研究——城鄉(xiāng)二元社會結構的視角[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王永剛;;“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調查及思考[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6 張淑瓊;;試論當前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A];“關注省情民意、促進社會和諧”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9年
7 李立;;科技館中的教育問題[A];學習型社會與科技館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3年
8 趙瑋;;勿將留守兒童標簽化為“問題兒童”——河南省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調研報告[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陳宇;;我國教育改革出現(xiàn)新曙光[A];2010年宏觀經(jīng)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內容匯編[C];2010年
10 ;幾位專家對教育改革的看法[A];2006年中國宏觀經(jīng)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內容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楊東平;我們有了七條醫(yī)改方案 卻還沒有一套教改方案[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2 ;《規(guī)劃綱要》事關人民福祉和國家未來[N];人民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宗河;“群眾意見充分吸收是有保障的”[N];中國教育報;2009年
4 ;關于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實施意見[N];西藏日報(漢);2011年
5 ;關于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實施意見[N];中國教育報;2011年
6 記者 劉琴 余冠仕;《規(guī)劃綱要》繼續(xù)公開征求意見[N];中國教育報;2009年
7 ;遼寧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N];中國教育報;2010年
8 ;遼寧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N];遼寧日報;2010年
9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N];新疆日報(漢);2011年
10 本報評論員;全社會都來為《規(guī)劃綱要》獻計獻策[N];光明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趙立波;人文發(fā)展與通識教育問題初探[D];復旦大學;2008年
3 張海波;教育問題的前提批判[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小波;論教師的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李占萍;清末學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6 邵燕楠;走向“情境”與“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陳霞;基于課程標準的教育改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盧寧;戰(zhàn)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李江林;高師理科專業(yè)教育改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10 劉世清;教育政策倫理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小俊;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2 秦樹文;農村“留守兒童”現(xiàn)象分析與對策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8年
3 劉金紅;從課程角度探討農村兒童教育問題與對策[D];重慶師范大學;2006年
4 熊亞;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繆文娟;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城市中心主義”的視角[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磊;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D];江蘇大學;2008年
7 張磊;“80后”小說成長主題的文化透視[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華靈燕;現(xiàn)行義務教育體制下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雷樹虎;農民工留守子女教育問題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10 張小屏;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0175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017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