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業(yè)負擔的個體層面變量研究綜述
本文選題:課業(yè)負擔 + 影響因素 ; 參考:《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12期
【摘要】:"減負"一直是教育學界關注的焦點,但是"減負"并不意味著消除課業(yè)負擔,我們應該更多關心課業(yè)任務給學生的心理壓力是否過重。本文試圖通過梳理相關文獻,建立一個框架,用于考察影響課業(yè)任務主觀感受的個體層面變量。個體層面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人口學背景變量,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這三個方面中個體非智力因素最為繁雜,它們又可以從學習活動的個體系統(tǒng)和心理過程的知、情、意分類兩個維度進行考察。
[Abstract]:"reducing the burden"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ut "reducing the burden" does not mean eliminating the burden of schoolwork.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whether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n the students is too heav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framework to investigate the individual variables that affect the subjective feelings of homework tasks by comb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t individual level mainly include demographic background variable, student intelligence factor and non-intelligence factor. In these three aspects, the individual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are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they can be investigated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individual system and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learning activities.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項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yè)負擔監(jiān)測與公告制度研究”(項目編號:11JJD880010)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程教學質(zhì)量改進數(shù)據(jù)庫基礎框架和電子系統(tǒng)研發(fā)”(項目編號:11JD880030)的階段研究成果
【分類號】:G42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麗珠;張華;;小學教師期望對學生人格的影響:學生知覺的中介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2年03期
2 黃靜;肖威;;小學生學習興趣與學業(yè)負擔的關系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8期
3 馮海英;對高中生學習習慣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分析[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4 鐘平;;桂林市初中學生學習與教師工作的壓力調(diào)查與研究[J];廣西教育;2011年26期
5 胡桂英,許百華;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學習策略與學業(yè)成就的關系[J];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2003年04期
6 張潮;渠玉紅;;高中生自尊、學業(yè)自我概念及考試焦慮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年01期
7 何婷婷;甘媛媛;;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與學業(yè)水平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2期
8 劉永林;;城市小學生學習壓力狀況及其相關因素調(diào)查研究——兼論“減負”的新思維[J];教學與管理;2006年06期
9 施鐵如;學業(yè)負擔模型與“減負”對策[J];教育導刊;2002年Z1期
10 婁立志;關于學生學業(yè)負擔的理性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年0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歐陽丹;教師期望、學業(yè)自我概念、學生感知教師支持行為與學業(yè)成績之間的關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必華;;中學生自我概念的結構與發(fā)展特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張效鋒;劉巍;;基于方差分析和相關分析的學生學科成績的比較研究[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3 孫輝瑩;;淺述環(huán)境對青少年人格發(fā)展的作用和影響[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周海霞;郭成;;青少年學業(yè)自我的發(fā)展特點及研究展望[J];比較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5 易紅;符冬梅;;新疆少數(shù)民族預科學生感知學習風格與漢語成績的相關研究——以新疆師范大學為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09期
6 吳靖媛;胡象嶺;彭軍生;;高中生物理自我效能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年02期
7 石婕妤;;中學生學習倦怠研究五年綜述及展望[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4期
8 方方;;論多種心理效應在中學班級差生管理中的綜合應用[J];成功(教育);2008年02期
9 明瑩;;考試焦慮及其緩解策略[J];長江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10 楊麗珠;張華;;小學教師期望對學生人格的影響:學生知覺的中介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2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紅霞;影響初中生學業(yè)成績差異的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馮旭洋;論教育“主體”[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吳文峰;兒童抑郁癥狀應激—認知易感模型的追蹤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4 劉玉新;高中理科資優(yōu)生學業(yè)自我概念的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5 陳旭;中學生學業(yè)壓力、應對策略及應對的心理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席居哲;基于社會認知的兒童心理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劉合榮;事實與價值[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袁京鵬;安全標志有效性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9 曾曉強;大學生父母依戀及其對學校適應的影響[D];西南大學;2009年
10 徐華春;中國人抑郁易感人格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華;教師期望對小學生人格的影響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陸國娟;中小學生負擔結構優(yōu)化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徐明波;擇業(yè)期高職生學習倦怠及其與就業(yè)壓力、專業(yè)承諾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周晨暉;英語專業(yè)學生聽力自我效能感與聽力策略、聽力成績的實證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5 張贛萍;我國中小學生“減負”政策的限度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6 傅建國;語文新課程背景下自我效能理論與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7 陳芳蓉;大學生學業(yè)壓力源與睡眠質(zhì)量的特點及其關系[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張曉靜;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習壓力情況分析[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9 鄭曉偉;初一學生數(shù)學學習分化點的探討和教學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洋;教師期望對學生英語學業(yè)成敗歸因的影響[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琨;張淑芳;;初中教師的差別行為與學生情感反應研究[J];保定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2 邵光華;國外教師壓力研究綜述[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3 郭德俊,田寶,陳艷玲,周鴻兵;情緒調(diào)節(jié)教學模式的理論建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4 余文森;學生學習負擔過重的教育學分析[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5 張光斗;高考瓶頸與中小學學生“減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6 張日f,王琨;國外關于教師期望與差別行為的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7 李發(fā)良;注重日常培養(yǎng) 形成良好習慣——關于小學生學習習慣的調(diào)查與思考[J];湖南教育;2005年01期
8 戴斌榮,任亮;高中生焦慮心態(tài)的調(diào)查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1期
9 李玲,李輝,廖全明,沐偉;昆明市某小學學生學習適應性發(fā)展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年02期
10 梁九清;;大學生成就目標定向、自我效能感和狀態(tài)焦慮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邊玉芳;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編制與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陳旭;中學生學業(yè)壓力、應對策略及應對的心理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郭成;青少年學業(yè)自我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桂祥;中學生學業(yè)自我概念及其與學業(yè)成就的關系[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歐陽丹;教師期望、學業(yè)自我概念、學生感知教師支持行為與學業(yè)成績之間的關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3 胡俏;中學生學習倦怠結構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4 李曉麗;小學生學習習慣的調(diào)查[D];西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布和;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的社會學分析[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年06期
2 沈淵;;兒童、青少年學習成績影響因素綜述[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07年04期
3 楊敬宇;;重視非智力因素優(yōu)化教育環(huán)境[J];西北醫(yī)學教育;1996年01期
4 周秀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有效途徑[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5 宋素紅;;利用計算機網(wǎng)絡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探索[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8年09期
6 馬加樂;;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非智力因素觀念[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3期
7 高玉花;淺議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影響[J];中國遠程教育;1992年11期
8 沙毓英;;“非智力因素”與性格[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4年03期
9 馮西;從教育理論的綜合趨勢談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J];中學生物教學;1999年02期
10 龔岳麓;論素質(zhì)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姬金泉;葉威彤;;教育在別處——淺論教育主體對待非智力因素的態(tài)度[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2 馬曉明;;挖掘非智力因素,,開發(fā)高中生潛能[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馬一平;;調(diào)動學生非智力因素是班級建設的工作重點[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4 吳福元;王養(yǎng)華;周家驥;;大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與學習成績關系的研究[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5 俞承謀;劉力仁;唐俊穎;;高中生的學習情況、某些非智力因素以及人格特質(zhì)[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6 何俊彪;彭武耀;彭秀芳;喜秀勤;;論對中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音體美特長生的培養(yǎng)[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葉慧云;曾麗玲;;“非智力因素對引導性自我發(fā)展的影響”結題報告[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魏微;房美青;;教學與興趣培養(yǎng)——小議非智力因素對學習的影響[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蔡其文;王順龍;劉運兵;;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情況影響的調(diào)查報告[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陜西省榆林中學課題組;;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及指導[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山東省蓬萊市北溝第二中學 周傳弟;重視非智力因素[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上高縣南港中學 晏祖才;淺談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N];宜春日報;2009年
3 李永高;減負,需要從根上治理[N];中國教育報;2008年
4 大理師范附小 熊志堅;優(yōu)良的非智力因素是成才的重要因素[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01年
5 本報記者 張寶敏;成功少不了非智力因素[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興化市茅山中心校 郭德余;向管理要效益[N];江蘇教育報;2009年
7 ;如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N];人民日報;2005年
8 漢川接官備塘中學 劉啟勝;數(shù)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養(yǎng)成[N];孝感日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蔣鳳;落實“八個嚴控” 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負擔[N];畢節(jié)日報;2011年
10 黑龍江省大慶市鐵人中學 史玉成;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N];中國教育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席梅紅;教學實踐智慧發(fā)展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唐點權;青少年文明心理結構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3 邱莉;教師課堂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4 胡明;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簡易篩查量表的編制及其篩查參考值、影響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學;2007年
5 王馨竹;大學生金錢態(tài)度的結構、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定;在線學習(WBL)服務質(zhì)量評價與改進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唐海波;大學生焦慮易感性—應激模型的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8 沈悅;幼兒自我控制的發(fā)展特點及影響機制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9 馮正直;中學生抑郁癥狀的社會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聶衍剛;青少年社會適應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成紅峰;試論成教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D];武漢大學;2005年
2 彭湃;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外補習的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3 朱琳;培養(yǎng)中學生閱讀非智力因素的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李銀保;高師創(chuàng)新教育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李偉;教育裝備運行費用影響因素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6 馬寧;農(nóng)村教師流動影響因素實證分析[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7 鄭一丹;新課程實施中教師適應過程的調(diào)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8 王曉霞;高三學生考試焦慮影響因素調(diào)查及其干預研究[D];山西大學;2006年
9 常彥梅;大學生焦慮情緒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8年
10 王淑燕;碩士研究生主觀幸福感的特點及其與自尊的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9937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9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