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動到主動:淺析經(jīng)驗型教師向反思型教師的形象轉(zhuǎn)變
本文選題:教師形象 + 反思型教師。 參考:《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2年01期
【摘要】: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反思性教學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興起,反思型教師也成為這個時代的轉(zhuǎn)型品。教師在由以往的經(jīng)驗型向反思型轉(zhuǎn)化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教學理念、教學理論與實踐關(guān)系觀念、教學決策和教學方法上的轉(zhuǎn)變,這種轉(zhuǎn)變體現(xiàn)了反思型教師對嚴重依賴經(jīng)驗與技術(shù)的經(jīng)驗型教師的超越,是一場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教育變革。如何使反思型教師走向成熟,是現(xiàn)今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Abstract]:Since 1980's, with the rise of reflective teaching in the world, reflective teachers have become the transition of this era.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from experience to reflection, teachers have experi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ing idea,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decision making and teaching method. This change reflects the transcendence of reflective teachers to experiential teachers who rely heavily on exper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t is an educational reform with cross-epoch significance. How to make reflective teachers mature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oday's education.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451.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王婧;盛美玲;;杜威反思性思維理論對物理教學的啟示[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年12期
2 胡一寧;;培養(yǎng)反思型教師是教師教育的重要任務[J];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06期
3 郭英,謝名春;反思性教學與高等師范教育的改革[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4 王艷麗;;教師教學反思的途徑[J];當代教育科學;2007年Z1期
5 解希靜;反思型教師的角色詮釋[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6 楊明全;反思型教師:教師形象演變的新取向[J];外國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利;;對綜合性大學音樂系鋼琴教學的幾點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2期
2 胡艷妍;;反思性聲樂教學方法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3 宋莉;;反思性教學中大學英語教師角色探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4 劉旭東;吳原;;教育理論學術(shù)旨趣的實踐轉(zhuǎn)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5 尹小芳;;關(guān)于反思型外語教師的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6 孫穎蓀;;《網(wǎng)頁制作技術(shù)》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以建構(gòu)主義為指導[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王冰;張彥增;;情感在反思性教學的作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4期
8 文隴英;張知錦;;談師范生角色轉(zhuǎn)換意識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9年19期
9 姜千秋;劉浩;;“反思性”教學法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的運用[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10 李星亮;吳玉新;;反思性教學與農(nóng)村中小學英語教師繼續(xù)教育的探索[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萬江;;小學“校園校本科技館”建設的研究——以天津市實驗小學為例[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21分會場-科普人才培養(yǎng)與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徐惠良;;構(gòu)建初中數(shù)學教與學反思機制的實踐與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 岳斌;;如何做一名好的實習老師[A];甘肅省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年會、第七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4 安建紅;;中學化學教師反思能力的構(gòu)成及培養(yǎng)[A];甘肅省化學會二十六屆年會暨第八屆中學化學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5 王曉巍;;中學化學教學反思的思考與實踐[A];湖北省中學化學“兩學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文件和論文集[C];2007年
6 繆建平;;引領教師進入“反思性教學”狀態(tài)[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7 周如俊;;校長要變教學反思“苦差”為教師成長的“追求”[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8 劉青;;反思多媒體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A];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外語教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李沖鋒;;教師教學領導力的開發(fā)[A];提高領導科學發(fā)展能力暨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孔凡哲;;數(shù)學教師專業(yè)能力發(fā)展的困惑及若干對策[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敏華;高中教學領導力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4 張志剛;語文教育文化傳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段鵬;開放的藝術(shù)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6 鄭爽;我國教師教育者開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天平;追尋完整的人[D];西南大學;2011年
8 陳榮;英語詞匯教學的認知語境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李丹;幼兒教師實踐性知識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張昆;滲透數(shù)學觀念的教學設計方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秋麗;基于探究性學習環(huán)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維的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陳亮;正念思想下體驗式大學英語教學實證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郭麗;中等職業(yè)學校實訓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現(xiàn)狀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董春梅;反思性教學在高中信息技術(shù)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陳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存在經(jīng)驗的缺位與對策[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6 張貝貝;從建構(gòu)主義角度反思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李紅珍;初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古鴻燕;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唐宜寶;中學地理的教學反思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曉維;高職英語反思性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饒從滿,王春光;反思型教師與教師教育運動初探[J];東北師大學報;2000年05期
2 劉儒德;論批判性思維的意義和內(nèi)涵[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3 張正東,李少伶;英語教師的發(fā)展[J];課程.教材.教法;2003年11期
4 單中惠;杜威的反思性思維與教學理論淺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5 謝名春,郭英;高師科技教育論略[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6 盧真金;反思性教學及其歷史發(fā)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2期
7 徐武漢;反思能力:教師持續(xù)發(fā)展的一種必備素質(zhì)[J];中國教育學刊;2003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解希靜;;幼兒教育更需要反思型教師[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2 ;培養(yǎng)反思型教師是教師教育的重要任務[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6年12期
3 胡一寧;;培養(yǎng)反思型教師是教師教育的重要任務[J];幼兒教育;2006年19期
4 杜艷萍;;怎樣成為一名反思型教師[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5 朱穎;馮文全;;從經(jīng)驗型教師到反思型教師的轉(zhuǎn)變[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4期
6 田杰;反思型教師教學行為特點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7 朱云海;;反思型教師:新課改下的教師新形象[J];教書育人;2010年25期
8 張志泉;農(nóng)興強;;反思型教師:教師發(fā)展的理想之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20期
9 解希靜;反思型教師的角色詮釋[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10 劉應俊;;教學反思漫談[J];文學教育(中);201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園;;教師禮儀與形象的分析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2 白流平;;規(guī)范教師形象對實行素質(zhì)教育的意義[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 康美娟;;高校圖書館文檢課教師形象的塑造[A];向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的圖書館工作[C];2004年
4 周園;;教師禮儀與形象的分析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5 韋美芝;;以校本教研促教師專業(yè)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6 李壽;蔡敏慧;;孔子的師德[A];孔學研究(第二輯)[C];1995年
7 馬祥林;;探討儒家?guī)煹劳苿雍椭C社會建設[A];孔學研究(第十四輯)——云南省孔子學術(shù)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鞠錫田;;由學習型教師起步 向科研型教師邁進[A];山東省師范教育學會第十五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時華;;深化二期課改 提升課程“三力”[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10 韋美芝;;以校本教研促教師專業(yè)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威寧縣麻乍鄉(xiāng)箐巖小學 鄧伍萬;教師形象對學生的影響[N];畢節(jié)日報;2011年
2 ;教師形象為何嬗變[N];甘肅日報;2004年
3 湖北省黃梅縣濯港二中 洪超;“宿舍經(jīng)濟”算盤損害教師形象[N];中國教育報;2009年
4 連云港市新壩中學 葛威;“多元化評價”扭曲教師形象[N];江蘇教育報;2010年
5 武漢市黃陂區(qū)羅漢中學 黃安;師德與教師形象[N];學知報;2011年
6 劉志斌;淺議教師形象的塑造[N];錫林郭勒日報;2006年
7 蘭州市榆中縣第五中學 魏軍 金學蘭;教師形象與師德建設[N];甘肅日報;2009年
8 王文彥;教師形象的審美自塑[N];光明日報;2007年
9 福建省寧化城東中學 王金良;塑造新一代“教師形象”[N];中國教育報;2007年
10 山東聊城師范學院 王愛平;試論師范大學生的教師形象塑造[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志泉;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反思性道路[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周曉靜;課程德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3 徐紅;新政策背景下專家型教師素質(zhì)與行為標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4 呂素珍;現(xiàn)實與超越[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海燕;技術(shù)支持的教師教學反思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孫二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的自我認同[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7 錢旭鴦;電子人教育的挑戰(zhàn)[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謝賽;兒童學習結(jié)果取向的美國教師教育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車筱萌;改革開放三十年教師形象的變遷[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2 海鶯;論反思型教師[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3 史曉榮;語文教科書中的教師形象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徐琳;基于教師隱喻視角的教師形象重構(gòu)[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徐沖;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shù)能力培養(yǎng)研究——反思型教師的成長[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姝輒;高校教師形象整飾[D];湖南大學;2010年
7 高紅;論我國教師新型形象的塑造[D];西南大學;2010年
8 肖婕;21世紀教師形象設計[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9 劉芬;四川外國語學院教師形象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鄢嵐嵐;孔子的自省意識與反思型教師的培養(yǎng)[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9022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90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