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實踐融合、創(chuàng)新拓展的新實驗平臺
本文選題:實驗室建設 + 實踐融合; 參考:《實驗科學與技術》2012年05期
【摘要】:為了培養(yǎng)具有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生,必須要構建相應的實驗教學環(huán)境與資源。文中提出了"實踐融合、創(chuàng)新拓展"的實驗室建設新理念。以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目標為導向,以創(chuàng)新實驗內(nèi)容為載體,建設以創(chuàng)新能力為核心的"電子設計與創(chuàng)新訓練平臺"。同時強調(diào)"教師、教材、教法"是實現(xiàn)實驗室建設新理念的關鍵,教學環(huán)境與資源是實現(xiàn)實驗室建設新理念的基礎。
[Abstract]: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with the spirit of exploration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innovation, we must construct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a new concept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ractice fusion, innovation and expansion", is 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platform of electronic design and innovation with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core is constructed with the aim of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as the guide and the content of innovation experiment as the carrier. At the same time, it is emphasized that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new concept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are the basis of realizing the new concept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作者單位】: 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江蘇省級精品課程(4703308s05) 南京郵電大學教研研究項目(JG03311JX12,NY207139) 南京郵電大學實驗室建設與設備管理研究項目(2012XSG04)
【分類號】:G4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劉得軍 ,于波 ,王永濤 ,牟海維;建設開放性實驗室 加強學生電子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2 成謝鋒;滕愛玲;楊雪巖;;工科電技術基礎課程群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3 薛梅;王榮;歐陽知建;;可編程器件在新型數(shù)字式萬用表校驗儀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6年10期
4 朱震華;;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8年01期
5 成謝鋒;張學軍;薛梅;朱震華;;電工電子實驗課的3種實驗模式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緒誠;張艷麗;;推進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的幾個問題[J];管理觀察;2009年06期
2 趙莉;倪勇;;電子實驗中心開放式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6年S1期
3 濮霞;段榮霞;;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J];北華航天工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4 沙燕;;淺談中職電子電工實驗教學[J];華章;2012年17期
5 莫麗紅;;電工電子課程建設探討[J];教師;2010年23期
6 陳緒誠;;構建實驗創(chuàng)新平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J];中國地質(zhì)教育;2006年04期
7 郭娜;;電工電子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思路[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9年11期
8 冷軍發(fā);華偉;荊雙喜;;機械故障診斷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9年11期
9 馬宏松;;電工電子課程實驗教學淺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0年32期
10 崔愛芳;徐云;;建立開放實驗環(huán)境,努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濮霞;段榮霞;;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A];2011年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付章杰;開放實驗體系建設及其綜合網(wǎng)絡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湖南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成謝鋒,王玉泰,曲朝霞,邢寶玲;基于校院網(wǎng)的電工學教學改革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0年02期
2 楊一軍,李素文,陳紅麗;電子技術實驗中的開放式教學[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1期
3 劉得軍 ,于波 ,王永濤 ,牟海維;建設開放性實驗室 加強學生電子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4 成謝鋒;滕愛玲;楊雪巖;;工科電技術基礎課程群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5 周書穎,湯中于;“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2002年03期
6 成謝鋒,張少白,趙建順,蔣桂霞;一種智能化協(xié)同教學系統(tǒng)的研究[J];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3期
7 陶冶薇,成謝鋒;混沌合成波形在EDA中的應用[J];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4期
8 王貴才;優(yōu)化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2年02期
9 王小揚,任強;對開放實驗室的認識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年05期
10 張彪,梁建生,魏萬紅,孫國榮,杜坤;建立創(chuàng)新型實踐教學平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小兵,胡炳華;結合畢業(yè)設計 搞好實驗室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1992年04期
2 鄧汝仁;鐘新華;;關于建立韶大實驗中心的設想[J];韶關學院學報;1993年04期
3 曾建容,錢同生;利用學科發(fā)展契機 加強專業(yè)實驗室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1999年01期
4 羅正祥,郝欽偉,高翔;工科院校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5 王桂玲;21世紀高校實驗室改革與發(fā)展的思路[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6 陳學云,李薇;提高實驗教學質(zhì)量的幾個環(huán)節(jié)[J];廈門科技;2000年S1期
7 王忠明;李琦芬;;淺談實驗室建設及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0年01期
8 金樂;改革化學實驗教學,培養(yǎng)化學創(chuàng)新人才[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年04期
9 林小平;教學實驗設備管理中的困難與對策[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3年03期
10 闕廣文;高校科研實驗室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天辰;馮長江;黃興智;張建英;;虛擬儀器實驗室建設研究[A];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左鐵鏞;;對高校實驗室建設和技術物資工作的看法[A];回顧與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論文集[C];2003年
3 魏東興;劉軍民;;通信類專業(yè)課程實驗室建設與實踐[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丁友梅;雷亞寧;;加大實驗室建設,加強實驗室管理,提高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A];2008年中國解剖學會第十一屆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樊林花;;醫(yī)學院校實驗動物中心實驗室建設的思考[A];中國實驗動物學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石幼生;;計算機網(wǎng)絡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的探討[A];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技術物資研究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蘇福根;寧帆;金紅莉;;立項管理在獨立學院實驗室建設中的應用研究[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8 呂太國;張山彪;阮樹仁;巨秋菊;;虛擬儀器在物理實驗室建設中的應用[A];第七屆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王政;張立平;尹群生;劉書濤;田廣平;李貴寶;宋濤;;標準化教學實驗室的建設與實施[A];全國解剖學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于振濤;;實驗室與校內(nèi)實踐實習基地建設探究——基于理工科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視角[A];2011高等職業(yè)教育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學術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儀文;加強陶瓷實驗室建設 為陶瓷出口保駕護航[N];江蘇經(jīng)濟報;2003年
2 記者 冀衛(wèi)平 通訊員 劉改換;我省實驗室建設的又一突破[N];山西日報;2001年
3 劉佳;浙江局實驗室建設駛入“快車道”[N];中國國門時報;2007年
4 新文;溫州首家打火機實驗室獲歐盟認可[N];消費日報;2007年
5 王晉萍;堅持高標準唱好重頭戲[N];中國質(zhì)量報;2008年
6 張耀成 周智敏;州中小學實驗教學暨實驗室建設現(xiàn)場會召開[N];團結報;2008年
7 胡蓉;福建加快推進礦山安全實驗室建設[N];經(jīng)理日報;2008年
8 張進山;四大變化帶來四個提高[N];中國質(zhì)量報;2004年
9 記者 江致禮;“十一五”將建10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N];首都建設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楊晨光;高校建高水平實驗室關鍵在隊伍[N];中國教育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彬;關于職業(yè)中學電子技術專業(yè)實驗室建設探討[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陳雙寅;非線性編輯專業(yè)實驗機房設計與建設[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3 田偉霞;教育技術專業(yè)本科實驗課建設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呂義;高速列車系統(tǒng)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方案與管理方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郝大魁;高校教育技術專業(yè)中蘋果計算機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李楠;電磁兼容測試系統(tǒng)的研究、設計及建設[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7 徐s,
本文編號:18466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4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