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中學數(shù)學課堂案例分析
本文選題:交互式電子白板 切入點:教學策略 出處:《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摘要】:當今,課堂教學正在經(jīng)歷從傳統(tǒng)黑板到交互式電子白板演變過程。交互式電子白板是本世紀國際上推出的一款嶄新的、功能強大的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它既具有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又融合了傳統(tǒng)黑板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代表了現(xiàn)代教育技術發(fā)展的新趨勢。交互式電子白板已經(jīng)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應用,特別是在英國取得越來越大的成功。可以預見,未來課堂教學將會以交互式電子白板為主流技術從而替代傳統(tǒng)黑板的課堂教學,它將快速推動學校教學信息化進程。本文將介紹交互式電子白板構成和系統(tǒng)運用的基礎上,分析了它的主要功能及其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勢。筆者在經(jīng)過一年的實踐運用,針對數(shù)學課堂教學案例進行分析和問卷調查的方法,闡述它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和適用性以及在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給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初識者提供一些可參考的建議。
[Abstract]:Nowadays, classroom teaching is going through the process from traditional blackboard to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 is a new and powerful modern teaching tool in the world in this century. It not on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multimedia teaching, but also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blackboard teaching methods.In a sense, it represents the new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Interactive whiteboards have been widely used all over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Britain.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the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 will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blackboard in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future, which will promote the process of school teaching information quickly.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main functions and its advantages in classroom teaching.After one year's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ase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expounds its validity and applicability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applic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olve it.Hope to giv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to the beginn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dvice.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434;G63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愛華;數(shù)學課堂教學藝術例說[J];河北教育;1995年Z2期
2 徐靈芝;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優(yōu)化數(shù)學課堂教學[J];安徽教育;1996年06期
3 黃愛華;數(shù)學課堂教學藝術例說[J];河北教育;1996年06期
4 劉文彬;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設計方法[J];內蒙古教育;1996年02期
5 范強;精心設計數(shù)學課堂練習[J];云南教育;1996年Z1期
6 劉北榮;小學數(shù)學課堂實施素質教育之我見(一)——活化課堂教學[J];河北教育;1999年10期
7 黎朝軍;略談數(shù)學課堂中的發(fā)現(xiàn)式教學[J];中學數(shù)學;1999年10期
8 何丙燕;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初探[J];自貢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3期
9 祝金坦;數(shù)學課堂練習設計小議[J];河北教育;2001年09期
10 鳳兆生;淺談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設置[J];安徽教育;2002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韋黔湘;;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新課程背景下的數(shù)學課堂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西南卷)[C];2012年
2 韋宇哲;;優(yōu)化教學設計,構筑實效性的數(shù)學課堂[A];低碳經(jīng)濟與科學發(fā)展——吉林省第六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盛偉華;;淺析數(shù)學課堂中的對話教學[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4 高曦平;;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探究式學習初探[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5 臧麗玲;;數(shù)學課上的交流也精彩[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6 張朝華;;構建新課程下的和諧課堂[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7 黃國舉;;有效預設+靈活機智=精彩生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8 楊祥明;甘慶軍;;新課程理念下重構有效數(shù)學課堂的探索與嘗試[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9 宋曉平;;數(shù)學課堂學習動力與“教學用問題”研究[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王艷華;;精神的相遇 靈感的閃現(xiàn)——記數(shù)學課堂中的對話[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重慶市石柱縣西沱中學校 陳登奇;如何讓數(shù)學課堂活起來[N];學知報;2011年
2 秦安縣興國鎮(zhèn)鄭川中學 張霞明;如何營造數(shù)學課堂氣氛[N];甘肅日報;2009年
3 畢節(jié)市八寨中心校 吳發(fā)平;如何讓數(shù)學課堂“活起來”[N];畢節(jié)日報;2009年
4 四川省平昌縣實驗小學 杜曉蓉 袁海蘭;淺析如何活躍數(shù)學課堂[N];江蘇經(jīng)濟報;2009年
5 興義市烏沙鎮(zhèn)中學 王志富;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如何發(fā)揮情感作用[N];貴州民族報;2010年
6 畢文勤;數(shù)學課堂要在探究中升華[N];萊蕪日報;2010年
7 黎川縣日峰二小 劉玉蘭;提高數(shù)學課堂效率的幾點做法[N];撫州日報;2010年
8 威寧縣爐山鎮(zhèn)莊子小學 趙煜;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的智慧[N];畢節(jié)日報;2010年
9 楊淑芳;數(shù)學課堂中的“教”與“學”[N];九江日報;2010年
10 漢沽一中 劉勇;巧引思維 讓數(shù)學課堂精彩紛呈[N];天津教育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高文君;中學數(shù)學課堂探究水平的構建與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蘭英;小學數(shù)學課堂師生對話的特征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趙冬臣;小學數(shù)學優(yōu)質課堂的特征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程廣文;數(shù)學課程提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徐伯華;數(shù)學研課的內容框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6 曹一鳴;數(shù)學教學模式的重構與超越[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7 于文華;數(shù)學問題解決中模式識別的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夏忠海;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中學數(shù)學課堂案例分析[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2 曲國林;基于紅外定位的電子白板軟硬件系統(tǒng)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3 王煉;基于新課程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特征的案例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年
4 史銳;初中數(shù)學課堂鮮活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5 曾磊;中職數(shù)學課堂有效教學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6 胡小妮;初中數(shù)學課堂學生發(fā)展性評價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占娟;關于構建“生本創(chuàng)新”數(shù)學課堂的思考與實踐[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8 傅登榮;初中生數(shù)學課堂語言表達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長貴;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shù)學課堂中學生活動的行動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10 焦強;新課程下高中數(shù)學課堂有效性及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7247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72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