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學應有的功用
本文選題:教育哲學 切入點:功用 出處:《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教育哲學有三大基本功用:引導教育方向,啟迪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方向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智慧是教育的偉大靈魂,境界是教育的美好追求。
[Abstract]:Philosophy of education has three basic functions: guiding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enlightening the wisdom of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realm of education, direction is the primary problem of education, wisdom is the great soul of education, and realm is the pursuit of good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田家炳教育書院;
【分類號】:G40-0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文霞;教育哲學應有的意蘊[J];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磊;教育哲學[J];中國遠程教育;1991年12期
2 張夫偉;教育哲學的困境與出路[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11期
3 梁沖珍;教育哲學的回顧和展望[J];哲學動態(tài);1997年01期
4 靖國平;教育哲學三題[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5 陶志瓊;教育哲學新體系的構(gòu)建[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2期
6 王坤慶!430070湖北武漢;何謂教育哲學[J];海軍院校教育;2000年04期
7 張家祥;西方資產(chǎn)階級教育哲學的產(chǎn)生、形成和發(fā)展[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1期
8 蔣曉;美國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哲學探析[J];比較教育研究;1988年06期
9 劉文霞;論教育哲學的研究方向與研究方法[J];內(nèi)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10 陳正夫;教育哲學與21世紀教育[J];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雷豪;;論心理咨詢的教育哲學底蘊[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shù)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2 Feinberg;李真;趙春清;;教育哲學的新開端 值復旦大學哲學系50周年之際發(fā)表的演說[A];“哲學教育與現(xiàn)代世界”國際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范鵬;成兆文;;馮友蘭教育哲學發(fā)微[A];《國學論衡》第三輯——甘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學術(shù)論文集[C];2004年
4 趙軍;;西方教育哲學是如何講述的——歷史的分析[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5 趙軍;;西方教育哲學是如何講述的——歷史的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丁鋼;;內(nèi)涵與功用——關(guān)于樂教的爭鳴[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張云;余源培;;論杜威的教育哲學及其意義[A];“杜威思想的當代意義”國際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8 周永麒;;進一步發(fā)揮學生網(wǎng)上論壇教育功用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9 于建福;;孫中山中庸教育哲學思想探析[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一)[C];2009年
10 于建福;;孫中山中庸教育哲學思想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實習記者 張倩俠 本報記者 徐啟建;教師需要教育哲學資源[N];中國教育報;2004年
2 寧波;溝通學院派與草根派的第三種教育哲學[N];中國圖書商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劉偉建 通訊員 李永利 周志華;讓山村飛出“金鳳凰”[N];農(nóng)民日報;2009年
4 薛涌;美國教育:沒有基準的優(yōu)異[N];南方周末;2003年
5 葛思誠;小樂器功用大[N];音樂周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孫軍 通訊員 劉淼;中美教育的差異及其他[N];中國教育報;2003年
7 朱小蔓(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一種個性化的教育 哲學表達方式[N];光明日報;2001年
8 朱廣菁 楊林;要允許聰明孩子發(fā)展跳躍式思維[N];大眾科技報;2003年
9 郝忠勇;師生:教材的另一半[N];中國教師報;2005年
10 劉云杉;“The Educated Person”or“The Educated Male”?[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高偉;生存論教育哲學發(fā)凡[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張云;經(jīng)驗、民主和教育[D];復旦大學;2005年
3 王倫信;清末民國時期中學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張桂;教育的超越:走向他者的自我[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洪席;過程課程觀的構(gòu)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宇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之建構(gòu)個人教育哲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舉;論教育哲學的合理轉(zhuǎn)向[D];河南大學;2010年
3 萬言明;杜威教育哲學的現(xiàn)實審視[D];河南大學;2011年
4 杜文麗;民主與教育:杜威教育哲學初論[D];黑龍江大學;2003年
5 胡佳;杜威的教育哲學[D];武漢大學;2005年
6 張云;素質(zhì)教育:教育哲學的當代熱點[D];新疆大學;2002年
7 王淑華;杜威教育哲學述評[D];湘潭大學;2009年
8 高連福;反思現(xiàn)代教育的哲學根基[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洪汀;杜威教育哲學的社會視野及其啟示[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10 徐迎環(huán);人之解放——杜威教育哲學的批判性旨向[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967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596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