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人的生命情態(tài)與育人情懷
本文選題:教育學 切入點:生命情態(tài) 出處:《教育科學研究》2012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教育學是一個理性世界,其中彌散著教育思想的空氣,充滿著被抽象出的教育概念,被多維線條勾連出的教育關(guān)系,被模式化的教育場景,被符號化的教育人物,被分解分型的教育活動和被情節(jié)化的教育故事。走進這個世界,人們可以較便利地學習教育知識,增長教育能力,獲得教育感動,建立教育信念。一切有志于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有必
[Abstract]:Positive pedagogy is a rational world in which the air of educational thought is diffused,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is abstracted, the educational relationship is connected by multidimensional lines, the educational scene is modelled, and the educational figure is symbolized. Into this world, people can learn educational knowledge more conveniently, increase their educational ability and get moved by education. To build up educational beliefs. All those who wish to work in education must do so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分類號】:G451.1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申傳勝;;“混沌”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教學設(shè)計中的應(yīng)用[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張家軍;后現(xiàn)代主義之于課程研究的意義與反思[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 閻亞軍;后現(xiàn)代科學實在論及其對教育研究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4 樂先蓮;;比較教育和社會學的關(guān)系史及其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5 李潤洲;;教育科學研究的價值偏好及其澄清——解讀《教育的科學研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年02期
6 王洪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7 許慶紅;;現(xiàn)象學對學科教學論的意義[J];保山師專學報;2006年04期
8 尹芳;;論幼兒教師教育智慧的養(yǎng)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年10期
9 張厚軍;;淺談教室環(huán)境對學生注意力的影響[J];成功(教育);2008年03期
10 周會娟;從一元到多元:教育研究范式的反思與展望[J];成人教育;2004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倫信;;論教育研究實證化趨勢在近代中國的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2 金林祥;涂懷京;;陳鶴琴研究的世紀回顧與前瞻[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3 許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論透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4 鄧友超;;教育本質(zhì)問題研究的反思與展望[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雷美艷;歐陽昌華;;“模擬電子技術(shù)”課程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探討[A];教育部中南地區(qū)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chǔ)課教學研究會第二十屆學術(shù)年會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錢林曉;;教育經(jīng)濟學的研究對象[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余影麗;;關(guān)于教育人類學學科發(fā)展的若干思考——從教育人類學與人類學、教育學、民族教育學的關(guān)系分析[A];“首屆中國教育人類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茶世俊;;教育政策的權(quán)力分析芻議[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9 尹筱莉;;科學教育研究方法論及其反思[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shù)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10 鄭衛(wèi)新;;從方法論角度探討我國音樂教育學研究[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潔;上海市郊公辦學校學生來源的多樣性對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陳敏華;高中教學領(lǐng)導力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楊洋;求同存異:在沖突中構(gòu)建和諧師生關(guān)系[D];南開大學;2010年
4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5 劉新民;中小學體育教學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6 婁立志;論目前我國教育的主導價值[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7 侯懷銀;20世紀上半葉中國教育學發(fā)展問題的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8 黃忠敬;知識·權(quán)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李家成;關(guān)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白蕓;理解學生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紅梅;交往行為理論視角下對教育的研究[D];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孫莉;中職英語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邱紅宇;歸因理論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作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4 劉曉平;問題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新課程中的應(yīng)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文;論媒介素養(yǎng)教育與高中語文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戴軼;以“尊重”為價值取向的課堂文化構(gòu)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盛毓;論學校管理中的文化自覺及其運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穗;提高聽課項目實效性的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葉利娟;圖式理論對高三敘事性文本閱讀與寫作材料運用的作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力文;高中學生社團自主發(fā)展的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學燕;;從學科特性論教育學的人文化改造[J];許昌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2 郝力;在幽默中教育學生[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7年01期
3 王g,
本文編號:15740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57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