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現代教學論對教學實踐的“作為”與“難為”
本文關鍵詞:論現代教學論對教學實踐的“作為”與“難為”
【摘要】:現代教學論學者具有參與教學實踐變革的理想愿望與自覺意識,通過對教學實踐變革的理論闡釋和行動研究,為教學實踐提供相應的科學知識和觀察視角,發(fā)揮教學論對教學實踐變革的指導作用。但由于理論與實踐各自的本體價值不同、"相互糾纏"及人們對教學實踐"問題"歸因的偏頗,也由于教學論自身的一些問題與不足,使得人們質疑教學論的實踐指導作用。為真正發(fā)揮出教學論的實踐指導作用,我們應當繼續(xù)堅持教學論的理論學科品質,加強"實踐教學論"的建設,努力建設理解的、移情性的教學論,并致力于教學論的實踐轉化,給教學實踐變革以科學有效的指導。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現代教學論具有實踐品性,應充分發(fā)揮其指導教學實踐的作用,這已成為學科共識。甚至有學者認為,實踐性即“教學理論的本質屬性”[1]。但關于教學論指導教學實踐的機制問題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相關認識還比較模糊,教學論理論的轉化工作也很不充分;教學論學者參與實踐指導也主要依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容中逵;;教學論學科發(fā)展的尷尬境遇及其生存之道[J];課程·教材·教法;2012年07期
2 葉瀾;思維在斷裂處穿行──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系的再尋找[J];中國教育學刊;2001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華;客觀真實是訴訟證明的終極目標——訴訟證明標準之理性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2 顧承衛(wèi);楊小明;;為功利主義辯[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飛南;;試論政治倫理化的底線、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會的制度生態(tài)訴求[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體間性哲學視角下的德育觀[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5 周云水;;從《禮儀問答寫卷》看吐蕃倫理文化與儒家倫理的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6 韓利;;對綜合性大學音樂系鋼琴教學的幾點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2期
7 趙天寶;;大學生新生入學教育芻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8 韓軼;;西方國家的刑罰目的觀及其對我國刑罰目的界定的啟示——兼論懲罰犯罪應界定為我國刑罰目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9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進[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10 李學寬;郭志遠;;反傳聞規(guī)則對我國刑事審判方式改革的啟示[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長軍;;財產理論與建構和諧社會[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下)[C];2011年
2 段從學;;《同情》:一種被忽略的現代性體驗[A];“辛亥百年與四川小說創(chuàng)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代文壇》2011年增刊)[C];2011年
3 劉虹利;孟繁華;;感悟與發(fā)現——李一清的“鄉(xiāng)村中國”[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4 陳緒新;;“被迫現代性”與當代中國倫理精神重構——我們需要一種積極倫理學[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5 劉仁貴;;再論倫理與道德的關系[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6 杜早華;;論當代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道德危機——從自律與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7 田海平;;憲政倫理的問題意識與政治擔當[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8 鄒平林;杜早華;;在私人道德與制度倫理之間——“小悅悅事件”帶來的倫理反思[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9 趙一強;;契約和諧及其倫理實現[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10 王雷;;效率與激勵視角下公民財產權與國家征收權的均衡——來自城市房屋征收個案的法與經濟學分析[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康德強;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的文化哲學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張東平;近代中國監(jiān)獄的感化教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李俊義;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7 劉衛(wèi)先;后代人權利論批判[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張廣才;大河家鎮(zhèn)周家村家庭經濟調查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9 陳敏華;高中教學領導力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董玲;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彭國強;2000-2008年美國、英國體育教學研究狀況及趨勢[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4 范園園;我國行政程序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5 李玉玉;論檢察機關在行政公益訴訟中的原告資格[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6 陳邈;突發(fā)事件中緊急權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7 劉燦仕;高校學生突發(fā)事件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李園;信息化時代教育技術人文精神的缺失與重構[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9 李秋麗;基于探究性學習環(huán)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維的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10 秦璐;網絡輿情引導方法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石 鷗;新世紀拒斥這樣的教學論——主流教學論困境的根源及其走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2年01期
2 楊小微;教學論是一門什么樣的學問?——兼論教學論與課程論的關系[J];課程.教材.教法;2002年12期
3 徐繼存;;教學論學科的二重性及其規(guī)約[J];課程·教材·教法;2010年0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馮凱;;教學模式的詮釋與操作——讀《現代教學論學程》的啟示[J];人民教育;2007年11期
2 杜桂娥;婁慧;;現代教學論發(fā)展趨勢的省思[J];學理論;2010年06期
3 段俊霞;;從傳統(tǒng)教學論的式微看我國教學研究范式的發(fā)展趨勢[J];當代教育科學;2010年03期
4 中甘;點評:雙結構式教學設計——現代教學論指導教學實踐的有益嘗試[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1998年Z1期
5 田本娜;近現代教學論發(fā)展簡述——兼談我國教學論的發(fā)展[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5期
6 ;現代教學論學科建設問題探討——西北師大教學論博士學術論壇[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8年01期
7 劉紹曾;;現代教學論與教學法簡介(一)[J];中國學校體育;1988年03期
8 胡力佳;;《求索》叢書[J];全球教育展望;1992年04期
9 謝福萍;未來體育教學發(fā)展趨勢探討[J];萍鄉(xiāng)高等?茖W校學報;1995年04期
10 胡玲琳;傳統(tǒng)教學論與現代教學論——歷史反思與繼承發(fā)展[J];社會科學家;1999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彭俊杰;朱永華;江蘇蘇;;對接口技術課程建設與教學的探討與思考[A];2008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2 石文昌;;操作系統(tǒng)安全的課程設計與教學[A];2008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3 陳曉冬;劉文耀;肖松山;;《光電圖像處理》的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A];光電技術與系統(tǒng)文選——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屆全國光電技術與系統(tǒng)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宋雨;趙文清;王曉輝;;《軟件工程》課程雙語教學實踐[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5 邵宗義;;工程技術類課程的教學研究[A];制冷空調學科教育教學研究——第五屆全國高等院校制冷空調學科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黃澤蓉;;淺析項目教學法在新媒體藝術教學中的應用[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4)[C];2009年
7 王敏芳;魏俊浩;張曉軍;周宗桂;;“應用礦床學”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探討[A];中國高等地質教育歷史經驗與科學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徐守彬;張忠發(fā);黃雙杰;;育學員創(chuàng)新能力于教學實踐中[A];世紀之交的力學教學——教學經驗與教學改革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9 盧斌先;;關于工程電磁場矢量分析教學思路的探討[A];第四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10 呂虹;高文根;方俊初;趙秀華;徐曉光;崔垎;;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實踐之淺談[A];2007年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曉夢;教學論應回歸教學“原點”[N];光明日報;2006年
2 山東莒縣 史玉雙;教學實踐中警惕“流行病”[N];學知報;2011年
3 市弘毅新華中學 王萍;將高效課堂理念融入教學實踐[N];岳陽晚報;2011年
4 黑龍江省巴彥縣第四中學 孟祥順;源于教學實踐的一點反思[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5 張志君;走教學實踐結合之路[N];黑龍江日報;2000年
6 泗洪縣歸仁中心小學 陳然之;在教學實踐中追求高效[N];江蘇教育報;2009年
7 謝利民(作者系上海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學科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專業(yè)學科帶頭人);教育研究也要下理論的“基層”[N];中國教育報;2005年
8 桓臺縣實驗中學 王玉芝;信息技術教學實踐心得[N];淄博日報;2008年
9 蔣建華;成功的研究以問號為結語[N];中國教育報;2006年
10 詹丹;“赤子之心”的三種教學實踐[N];中國教育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本東;教師教學實踐感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2 杜芳芳;從行政控制到專業(yè)引領[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德云;美國優(yōu)秀教師專業(yè)教學標準及其認證:開發(fā)、實施及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周杰;傾聽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姜志明;中國體育教學的文化反思[D];北京體育大學;2009年
6 王春光;反思型教師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趙風云;英語師范生學科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馮銳;基于案例推理的經驗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羅永生;走向“正規(guī)”[D];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
10 許蘇;基于默會認識論的體悟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曉紅;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2 劉波;新課標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3 魏禮飛;中小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隋少英;合作學習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5 崔新慧;中專病理學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與實踐[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潘燕;建構主義理論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麗;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實踐性知識的敘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8 張莉;教師行動研究下的公英碩士跨文化交際薄弱點及教學實踐[D];東華大學;2009年
9 劉艷;中學生物學辯論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10 王方;美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PDS)教學實踐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2121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12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