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父親教養(yǎng)與青少年早期個體的一般自我概念
本文關鍵詞:氣質、父親教養(yǎng)與青少年早期個體的一般自我概念
更多相關文章: 青少年早期 自我概念 氣質 父親教養(yǎng)
【摘要】:采用兒童自我知覺量表的一般自我概念分量表、青少年早期氣質問卷以及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維度問卷對416名初中學生的調查,考察青少年氣質、父親教養(yǎng)對青少年一般自我概念的影響。結果表明,氣質的意志控制和消極情緒性特征分別正向和負向預測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權威型父親教養(yǎng)能夠正向預測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氣質的外向性和歸屬感特征、專制型父親教養(yǎng)對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不具有顯著預測作用。氣質與父親教養(yǎng)對青少年一般自我概念的影響表現(xiàn)為累加效應,不具有交互效應。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山東濰坊九龍中學;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08JJDXLX270)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新教師聯(lián)合資助項目(20113704120004) 山東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S07YC19) 山東省“十二五”特色重點學科(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經(jīng)費資助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1問題提出自我概念(self concept)是個體對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會接受性等方面態(tài)度和情感的自我知覺。個體的一般自我概念是對自我的總體評價,又稱自尊、自我價值感或一般自我評價(Harter,2006)。一般自我概念在個體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預測個體的多種心理適應結果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鈔秋玲,郭祖儀,王淑蘭;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其行為問題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0年03期
2 詹啟生,樂國安;自我概念的多層結構模型[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1期
3 王玲鳳,嵇宇虹;小學兒童的自我概念及其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年02期
4 王玲鳳;學齡兒童的行為問題與自我概念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4年02期
5 岑延遠;;自我概念的研究進展及展望[J];社會心理科學;2001年03期
6 徐麗敏;兒童自我概念的發(fā)展及社會互動的作用[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7 王穎麗,楊夢云,郭承九,寇藝儒,王巧玲,李慧萍,黃凌霄;高一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研究[J];寧夏醫(yī)學雜志;2002年05期
8 王克;論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學生的考試焦慮[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王克,宋紅巖;論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學生的考試焦慮[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3年03期
10 劉志軍;高中生的自我概念與其學校適應[J];心理科學;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德偉;;兒童能力與能力自我概念的實驗研究[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2 謝晶;;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我概念和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關系[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與測量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3 李雁;;初中生社交焦慮和自我概念的相關關系及干預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八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4 韓利群;高峰強;;社區(qū)老年人消費決策風格及其與自我概念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房文杰;;箱庭療法對學習不良兒童自我概念的影響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楊紅梅;;高中生自我概念發(fā)展特點的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童秋萍;唐日新;羅潔琴;;初中學生心理彈性與氣質、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中會;王晶;;父母教養(yǎng)方式及其與青少年自我概念的關系[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廖鳳林;;中學生自我概念與思想道德[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李祚山;;大學生文化取向、自我概念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建一;利用自我概念進行求職定位[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9年
2 本報實習記者 林益楷;保面子的“德夏佩爾計謀”[N];健康時報;2005年
3 余會蓮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壽光一中;緩解心理壓力的十種方法[N];中國教師報;2003年
4 郭夏生 陸豐市東海龍?zhí)吨袑W;淺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N];汕尾日報;2011年
5 陳上(華夏心理網(wǎng)心理咨詢師);《海神號》:人在災難中會暴露本性[N];北京科技報;2006年
6 江昕;你離心理健康有多遠?[N];大眾科技報;2007年
7 吳文湄;適度心理防御:幫案主接納自我[N];中國社會報;2007年
8 北京電視臺特約心理專家 王建一;情緒低迷咋調整?[N];健康時報;2008年
9 記者 潘亞 宋挺 吳厚非;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樣需要關注[N];麗水日報;2008年
10 紀菁;影響青年成才的十大心理障礙[N];大眾衛(wèi)生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夫真;青少年早期抑郁的發(fā)展及其與家庭、同伴和個體因素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胡志堅;自我統(tǒng)攝下的心理與行為[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3 蘇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識及其對情緒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劉國艷;中國12~36月齡幼兒情緒社會性發(fā)展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5 張雯;舞動心理團體輔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實驗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敏;自我研究中個體與社會二元緊張的解決路徑[D];吉林大學;2007年
7 楊銳;論“自我”觀念歷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D];吉林大學;2008年
8 馬川;中小學女生性別同一性發(fā)展特點及其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陽海英;認知失調及社會比較與自控損耗:調節(jié)、中介、補償與預防[D];北京體育大學;2012年
10 李藝敏;我為什么不如他[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信;大學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詢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2 彭君姬;青少年依戀與自我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平;大學生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4 程慧君;小學生自我概念訓練的實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程佳;長春地區(qū)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6 武成莉;大學生焦慮與自我概念、應付方式的相關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謝志萍;初中生自我概念與社會行為發(fā)展特點及關系的研究[D];山西大學;2004年
8 張璐;工作場所欺負中個體因素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9 楊沫;德國精神運動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娟;同伴關系不利、兒童的自我概念與同伴信念和攻擊行為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364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136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