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學習活動設計重審:活動理論視域
本文關鍵詞:課程學習活動設計重審:活動理論視域
【摘要】:學習活動設計是教學設計的核心,F(xiàn)行的學習活動存在"學習活動主體性喪失、聲音的單一控制和多元聲音的消亡、活動中介途徑單一、活動被肢解、封閉線性的活動進程、學習活動共同體缺失"等問題,作者從活動理論的視角探究了應然的課程學習活動,并以此為基礎從活動內容、活動任務、活動組織策略、活動過程設計、監(jiān)督與評價等方面構建了課程學習活動設計框架,以期為學習活動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單位】: 信陽師范學院課程與教學改革研究所;
【關鍵詞】: 活動理論 學習活動設計 課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手機媒體對青少年價值觀影響的實證探索與教育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1YJCZH049) 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統(tǒng)籌城鄉(xiāng)教育促進河南省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發(fā)展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12400450158)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教育在于知識文化的傳承,在于能力的提升,在于人格的培養(yǎng),在于精神的完善,亦即教育是以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為最終目的。教育作為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活動,最終必然指向人類的學習。因此,研究學習活動本質、探究學習活動的設計原則,對教育教學的有效實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國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喬愛玲;王楠;;網絡環(huán)境中的學習活動設計模型及相關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2 詹青龍;;活動理論視域的移動學習活動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3 何克抗;;對美國“建構主義教學:成功還是失敗”大辯論的述評[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4 盧強;鄭立坤;;“教學系統(tǒng)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活動理論的視角[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5 鄭太年;從活動理論看學校學習[J];開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何伏剛;陳麗;;網絡課程學習活動的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7 王帥;;詩性知識與知識教學的詩性建構[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3期
8 胡樂樂;肖川;;再論課程的定義與內涵:從詞源考古到現(xiàn)代釋義[J];教育學報;2009年01期
9 李紅;論學習活動的本質[J];心理學探新;1999年01期
10 楊開城;;學生模型與學習活動的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02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李青;學習活動建模[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陶志潔;建構英語教學中新的師生角色[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趙闖;;高校體育課教學分組的建構主義設計與試驗[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3 司志民;姚會強;;建構主義對作文教學的啟迪[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4期
4 馮建瑞;;淺析英語課堂中制約學生積極性的因素及解決策略[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0期
5 屈潔;;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協(xié)作學習模式構建[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6 孟令巖;;基于建構主義的網絡課程交互設計[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7 佟延秋;任其華;;移動學習教學設計模式初探[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8 楊玉寶;認知彈性理論對網絡環(huán)境下專題教學的啟示[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穆剛;;論問題理解與表征能力的培養(yǎng)[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10 楊莉莉;李爽;;網絡學習環(huán)境的特征及其應用模式[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張建華;;對網絡時代教育發(fā)展的思考[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2 李書明;陳云紅;;網格技術及其在遠程教育資源庫建設中應用研究[A];教育技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服務——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論文集(上冊)[C];2006年
3 羅輝;呂永忠;李冰;;學科專業(yè)網站綜合評價標準研究[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4 莫永華;魏文展;寇冬泉;;以人類分層傳播模式探討認知派學習理論的整合[A];教育技術:信息化階段新發(fā)展的研究[C];2007年
5 陳榮;;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音樂情景教學[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6 張潔;;從《新音樂課程標準》看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7 覃文圣;支穎梅;李林;;SNS構建教與學平臺初探[A];全國第21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CACIS·2010)暨全國第2屆安全關鍵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姍澤;生育文化的田野調查與教育內涵分析[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楊東;兒童解決學科問題認知模型的理論建構與實證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閆寒冰;信息化教學的助學事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曹樹真;“引導”中“生成”[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5 鐘志賢;面向知識時代的教學設計框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孫亞玲;課堂教學有效性標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鄧友超;論教育的理解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馬憲春;學習技術系統(tǒng)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胡弼成;高等學校課程體系現(xiàn)代化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10 鄒玉玲;主體性體育及其課程觀探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賈麗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文化的重新理解與建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仇雪梅;基于控制論建構主義的思維建模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陳靜;概念圖/思維導圖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張慧;《職業(yè)發(fā)展與就業(yè)指導》網絡課程設計[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周捷;基于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知識轉移影響因素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張囡囡;面向教育碩士培養(yǎng)的個性化教育資源平臺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紀偉麗;生活中的地理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倪萍;高中思想政治課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建設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陳鳳鳴;基于Moodle的信息化社區(qū)教育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徐送林;知識時代大學生個人學習環(huán)境的構建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建偉,,陳琦;從認知主義到建構主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2 郝明君;現(xiàn)代課程的意識形態(tài)分析[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3 郝明君;;論課程的政治向性[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 趙慧軍;活動理論的產生、發(fā)展及前景[J];東北師大學報;1997年01期
5 余勝泉;陳莉;;構建和諧“信息生態(tài)” 突圍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5期
6 胡小勇,祝智庭;學習對象——網絡教學技術的新理念[J];電化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7 何克抗;;關于教育技術學邏輯起點的論證與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8 杜治漢;;“教學系統(tǒng)設計”教學改革初探[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9 傅霖;;論Moodle網絡教學平臺與“教學設計”課程整合教學的優(yōu)勢[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10 何克抗;;關于發(fā)展中國特色教育技術理論的深層思考(上)[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顧云鋒;樊靜;王智鋼;趙步陽;林濤;;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學習活動設計[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葛文雙;傅鋼善;;基于活動理論的網絡學習活動設計——“現(xiàn)代教育技術”網絡公共課活動案例[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3 劉洪超;葛文雙;;《現(xiàn)代教育技術》網絡公共課程學習活動設計分析[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08年04期
4 吳文鐵;;學習活動設計與虛擬學習社區(qū)[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7年09期
5 楊倩;;基于活動理論的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學習活動設計——以山東省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為例[J];現(xiàn)代交際;2009年10期
6 廖芳芳;;活動理論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影響[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8年24期
7 郝惠萍;閆慧潔;;基于Moodle平臺網絡課程教學中的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0年05期
8 周玉芬;;高職教育基于項目的學習活動設計[J];職教論壇;2007年14期
9 閆英琪;阿不來提;郭紹青;;基于Moodle平臺的學習活動設計[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8年06期
10 周睿;;基于任務驅動的協(xié)作式學習活動設計[J];教育與職業(yè);2008年2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會杰;;我國大學生課程學習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以北京師范大學為例[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劉越;陳躍新;周麗濤;;一種多agent活動理論[A];2006年全國理論計算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姜德珍;;老有所為與身心健康[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陳雄;;《煤礦安全技術》課程的改革思路[A];2010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毛志雄;張力為;;不同比例的體育課程學習和文化課程學習對學生智力發(fā)展的影響[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6 程時偉;秦緒佳;劉肖健;;上下文驅動的移動設備用戶界面設計方法[A];第18屆全國多媒體學術會議(NCMT2009)、第5屆全國人機交互學術會議(CHCI2009)、第5屆全國普適計算學術會議(PCC2009)論文集[C];2009年
7 楊冬曉;金心宇;王勇;虞露;王德苗;張朝陽;;培養(yǎng)工科大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探索[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鞏翔;;美國工程領導教育的特點及啟示[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黎健強;;新課程卞的高中音樂課程管理[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10 孫啟放;嚴小英;符濤;馮銳;;交互式遠程教育支撐平臺的開發(fā)研究[A];中國中醫(yī)藥信息研究會第二屆理事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曾悄聯(lián) 黎攀 甘毅 廖景標;自治區(qū)先進性教育活動理論宣講團到各地巡回宣講[N];廣西日報;2005年
2 記者 曾鐵強 周文濤 吳家躍 唐廣生 曾俊峰;區(qū)先進性教育活動理論宣講團巡回宣講鼓舞人心[N];廣西日報;2005年
3 王啟兵 任松筠;南京工業(yè)大學實施“學長計劃”[N];新華日報;2009年
4 趙鳳華;學院路地區(qū)高校教學共同體網站及課程學習中心系統(tǒng)開通[N];科技日報;2009年
5 記者 馬麗;市政協(xié)召開學習實踐活動理論研討會[N];武威日報;2009年
6 懷 寧;創(chuàng)意型作業(yè)——新課程學習中的“休閑點心”[N];中國教師報;2005年
7 王啟兵;南京工業(yè)大學推出“學長計劃”[N];江蘇教育報;2009年
8 張漪鳴;創(chuàng)學習型企業(yè) 促郵政新發(fā)展[N];中國郵政報;2008年
9 通訊員 徐芳瓊;九江近萬名公務員學習MPA主要課程[N];中國人事報;2006年
10 ;《自考不難》系列文章之九[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于璐;列昂捷夫的活動理論及其生態(tài)學詮釋[D];吉林大學;2011年
2 張靜;基于勝任力的災難護理課程開發(fā)的理論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3 劉潔璇;小學品德課程價值生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嚴莉;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學習活動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飛飛;基于地方文化傳承的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程時偉;基于上下文感知的移動設備自適應用戶界面設計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7 柯清超;分布式學習系統(tǒng)軟件建模方法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張超;教師遠程培訓的學習干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盧亮球;中美體育博士培養(yǎng)比較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10 徐平;我國研究型大學博士生培養(yǎng)模式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林光梅;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訓練課程的學習活動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2 劉靜;基于活動理論的在線學習活動設計[D];河北大學;2009年
3 馬雙;活動理論框架下的網絡協(xié)作學習活動的設計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4 何瑋;基于LAMS的小學在線學習活動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5 譚慶芳;混合式學習活動設計及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鷹;我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的課程與教學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高晶;基于Moodle平臺的課程設計與開發(fā)[D];吉林大學;2010年
8 肖冬寶;Learning2.0:理念、學習活動設計及其管理[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9 肖薇;基于專家任務模型的學習活動設計[D];揚州大學;2010年
10 李冬;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活動設計案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0120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1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