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為鑄造幸福的國家——柏拉圖《理想國》研讀
【圖文】:
卡德穆而建造的花園附近創(chuàng)立了學園(或稱“阿卡德米”,Academy)。學園以培養(yǎng)具有高深學問、德才兼?zhèn)涞奈磥碚渭覟樽谥肌0乩瓐D在此講授數(shù)學、天文學和聲學、植物學、哲學等課程。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學府,后世的高等學術(shù)機構(gòu)(A-cademy)因此而得名。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永澤;柏拉圖的“神”[J];北方論叢;2005年03期
2 王云;古代希臘的靈魂觀念及其歷史演變[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江峰;;客觀與主觀:當代課程哲學的兩種知識觀評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年04期
4 李金榮;;平等及信息平等的邏輯過程[J];圖書與情報;2007年01期
5 馮燮剛;李子奈;;經(jīng)濟學的困境與行為經(jīng)濟學的解構(gòu)[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7年01期
6 鄧亞雄;《伊利亞特》中的史詩明喻及其影響[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7 范毓周,王志軒;前軸心時代的中國與希臘——早期中西文明比較研究論綱[J];東方論壇;2004年06期
8 胡孝根;;柏拉圖《理想國》的詩教思想研究[J];東疆學刊;2006年03期
9 蘇振興;彭艷芬;;古希臘智者運動的興起與教育思想新探[J];東疆學刊;2007年01期
10 何志魁,張旺;柏拉圖教育思想述評[J];大理師專學報;2000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廣明;理念與上帝[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黃文前;自由意志——叔本華哲學思想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袁建新;科學理性與價值理性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4 方剛;維特根斯坦之命題意義的確定性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5 寇鵬程;作為審美范式的古典、浪漫與現(xiàn)代的概念[D];復旦大學;2004年
6 申仁洪;論教育科學:教育研究科學取向及其在中國的合理性建構(gòu)[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李磊;信仰與理性的匯融——斐洛思想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8 陳鋒;文化資本導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9 徐慶利;功利主義與中國近代政治思想[D];吉林大學;2005年
10 滕琪;以位格為中心的塑造[D];浙江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說比較[D];湘潭大學;2001年
2 孫大林;曹禺早期劇作的命運觀念研究[D];青島大學;2003年
3 張高宏;亞里士多德的存在學及其對海德格爾的影響[D];四川大學;2003年
4 劉玉鵬;論亞里士多德實體學說中的形式問題[D];四川大學;2003年
5 周宇峰;西方寫實繪畫中的觀看模式初探[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6 劉曙輝;建構(gòu)普遍倫理的可能性[D];東南大學;2004年
7 徐世勇;論早期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數(shù)本原思想[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8 龍葉先;苗族刺繡工藝傳承的教育人類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9 王艷麗;存在主義時間觀念在新時期先鋒小說中的藝術(shù)表現(xiàn)[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金香花;重讀亞里士多德之德性[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類延村;韋敏;;柏拉圖教育理念的歸向——靈魂塑造與理想國家的融洽[J];高等財經(jīng)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2 何恩鴻;;無何有的理想國——也說我的教育鄉(xiāng)愁[J];師道;2011年Z1期
3 胡迪;;從工具主義到生活:教育語境的轉(zhuǎn)變及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11期
4 李蘭芝;;天上星辰 人間至愛[J];中國教師;2011年13期
5 孟艷秋;;用歷史的眼光去看待教育差異[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6 張曉陽;;論教師信念倫理的模式轉(zhuǎn)換[J];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11期
7 朱清河;;論永恒主義教育觀及其對新聞傳播教育改革的啟示[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8 ;教育,需要一份堅守[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9 楊翠娥;;論教育的哲學基礎(chǔ)[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年05期
10 安東尼奧·巴特爾;梁宏琛;周加仙;;數(shù)字時代的教學腦[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申仁洪;;論柏拉圖的課程理念[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陳建翔;;從柏拉圖到亞里士多德的藝術(shù)教育思想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徐衛(wèi)紅;;教育為了國家——柏拉圖、盧梭教育思想的烏托邦色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余志祥;;孔子、柏拉圖道德教育思想比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殷企平;;柏拉圖和盧梭教育思想的異同[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張海波;;教育萬能論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森;;西方關(guān)于人的學說與教學動力[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滕大春;;外國教育史教材建設(shè)的回顧與展望[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趙衛(wèi)平;;艾禮奧特的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張法琨;;教育管理與人道主義——論教育的歷史與現(xiàn)實之溝通[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顧雪林;與世界教育大師零距離交流[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薛立民;不要被思想灼傷[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李爭;“不同的城市”[N];中國教師報;2007年
4 北京師范大學 鄒安川;如春雨般潤澤每一個角落[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楊書;“評價”性思維:現(xiàn)代教育的科學維度[N];中華讀書報;2008年
6 上海 李勇;教育也可以等于“挑蔥賣蒜”[N];社會科學報;2003年
7 李蓬林;從等級教育向民主教育的艱難跋涉[N];中國教育報;2010年
8 吳松;教為不教 學為創(chuàng)造[N];光明日報;2006年
9 王曉蕾;中西方教育觀之比較[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3年
10 雷天邋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 甘陽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孫向晨;素以為絢兮[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潘希武;學校道德教育的路徑轉(zhuǎn)變與作用界定[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張小勇;維柯教育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3 曾東;教育與人的現(xiàn)實生命[D];吉林大學;2008年
4 周宏芬;教育正義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5 黃凱玫(Cadelia Lane Ambrose);圣盧西亞的學校教育改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柳謙;教育承認與自我認同[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7 周興國;教育自由及其限度[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高慎英;論學習方式的變革及其知識假設(shè)[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曹永國;自然與自由[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小李;柏拉圖公民教育思想述評[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2 劉臻;柏拉圖的教育思想[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3 謝德寶;先秦儒家教育思想與古希臘教育思想比較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4 羅先奎;柏拉圖的未成年人教育思想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5 謝建軍;柏拉圖《理想國》的教育管理思想及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6 陳紅;從“新蘇格拉底法”到“新柏拉圖法”[D];武漢大學;2005年
7 劉應竹;古代希臘教師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席晶晶;論教育隱喻[D];河南大學;2009年
9 郭德yN;論教育本質(zhì)的三種哲學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陳欣;“經(jīng)驗”與“成才”[D];復旦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780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578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