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衷而論 從心而語
發(fā)布時間:2017-08-08 17:28
本文關鍵詞:折衷而論 從心而語
【摘要】: 在《悲劇心理學》中,朱光潛憑借其深厚的國學積淀和成熟的文學素養(yǎng),以獨特的視角觀照和思維模式,對眾多西方理論大家進行了品評,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真正地做到了“折衷而論,從心而語”!侗瘎⌒睦韺W》的創(chuàng)新性思想內容和折衷整合式的學術研究方法,為朱光潛日后的美學研究打下了堅實而謹慎的基礎。朱光潛的這種折衷整合式的研究,將目光集中在悲劇理論的整體性探究,形散而神不散,真正地將“心理距離”說引入悲劇創(chuàng)作與悲劇鑒賞中,將悲劇理論研究帶進了嶄新的層面,這既體現(xiàn)了朱光潛的學術精神,也開啟了現(xiàn)代文藝心理學的研究之門。 本文謹從《悲劇心理學》一書的整體出發(fā),以折衷整合的態(tài)度與方式來探究悲劇快感形成的獨特性以及悲劇理論形成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將看似模糊的理論清晰化,再深入剖析朱光潛對幾位西方重要悲劇理論家的批判與吸納,如黑格爾、尼采、克羅齊等,總結生成一條“悲劇快感生成鏈”:心理距離——人物形象——情感宣泄——主客觀統(tǒng)一——悲劇感受,環(huán)環(huán)相扣,將全書內容貫穿到這條生成鏈中,并以此窺探出朱光潛悲劇觀的雛形,使朱光潛在《悲劇心理學》中所表述的悲劇理論呈現(xiàn)出系統(tǒng)化和直觀化的特征。最后,在以上論述內容的基礎上,全面系統(tǒng)地剖析《悲劇心理學》的重大貢獻與價值意義,對書中內容與理論建構等方面進行辯證研究與原因探析。通過全面解讀與理論探析,使朱光潛的悲劇理論觀的雛形具體化和清晰化。
【關鍵詞】:朱光潛 《悲劇心理學》 折衷整合 悲劇快感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I0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一 悲劇快感形成的獨特性9-20
- (一) “心理距離”說的擴大化10-12
- (二) 悲劇人物的矛盾化12-14
- (三) 悲劇快感成因的多樣化14-17
- (四) 悲劇情感的復雜化17-20
- 二 悲劇理論形成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20-31
- (一) 對黑格爾與布拉德雷的品評20-23
- 1、黑格爾——似樂實悲21-22
- 2、布拉德雷——創(chuàng)新復述22-23
- (二) 對叔本華、尼采與克羅奇的品評23-27
- 1、叔本華——悲觀矛盾23-25
- 2、尼采——日神酒神精神25-26
- 3、克羅齊——引航明燈26-27
- (三) 對弗洛伊德的品評27-29
- (四) 悲劇之于宗教與哲學29-31
- 三 折衷整合鑄成的《悲劇心理學》31-40
- (一) 朱光潛的悲劇觀及《悲劇心理學》的價值31-37
- 1、朱光潛悲劇觀的雛形32-35
- 2、《悲劇心理學》之貢獻與地位35-37
- (二) 辯證解讀《悲劇心理學》37-40
- 1、《悲劇心理學》之問題所在37-38
- 2、《悲劇心理學》存在問題之原因38-40
- 結語40-42
- 注釋42-44
- 參考書目44-45
- 致謝4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王寧;朱光潛與弗洛伊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4期
2 閻國忠;朱光潛的學術品格[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3 汪獻平;;《悲劇心理學》的理論基礎與方法論[J];合肥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4 陳育德;朱光潛在美學大討論中的思想與貢獻[J];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3期
5 魏敦友;悲劇審美:生命意志及其超越——簡論叔本華的悲劇思想[J];青海社會科學;1994年01期
6 岳介先;朱光潛論克羅齊美學[J];學術界;1987年04期
7 焦尚志;;中國現(xiàn)代戲劇美學史上的一座豐碑——試評朱光潛的《悲劇心理學》[J];戲劇文學;1995年07期
8 夏中義;曹謙;;朱光潛美學的“照著說”與“接著說”——以《悲劇心理學》和《文藝心理學》為例[J];學術月刊;2006年10期
9 肖鷹;尼采與克羅齊:朱光潛美學的二律背反[J];哲學研究;2003年12期
,本文編號:6411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64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