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意”與“漢意”
本文關鍵詞:“國意”與“漢意”,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江戶復古國學史上,被奉為“國學四大人”之一的復古國學家賀茂真淵(1697-1769),其復古學說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具備高度理論意識而又自成系統(tǒng)的國學體系。本文擬圍繞賀茂真淵的主要國學著述,回到復古國學的原點,將賀茂真淵置于中日比較的視野之中,從言語、考證、古道三個角度,運用比較文學的方法,在與我國“詩言志”、“四唐分期說”、先秦儒家、老莊之學及程朱理學進行細致地影響比較與平行闡發(fā)的基礎上,考察其國學體系的機理,展示真淵在復古國學創(chuàng)立的過程中,如何既綜合借鑒了中國漢學的知識,即“漢意”,又匠心獨具地開發(fā)了日本本土文化的礦藏,即“國意”,從而讓日本文化呈現出以和為本、和漢交輝的全新面貌。與此相應,本文將一邊指證日本復古國學體內中國元素的大量存在,一邊也并不否認復古國學對于本國文脈的繼承和發(fā)揚,揭示內外文化壓力之下賀茂真淵所作出的創(chuàng)新貢獻。本文主要得出如下五條較富新意的 結論: 1、復古國學屬于近世國學,與處于國家主義和戰(zhàn)爭狀態(tài)下的近代國學有本質不同。近世國學前期有齋隱特性,不重政治行動,文學色彩較濃。 2、賀茂真淵的“心言說”雖脫胎于《毛詩大序》的“詩言志”,但其對“心”的理解極富日本特色,呈現出去教化、非實體、外而內、近神靈的特點。 3、復古國學的文獻實證法有兩面性。賀茂真淵“萬葉歌風四遷論”疑受《唐詩品匯》“四唐分期說”影響。他從《萬葉集》中提取了作為政治和文化統(tǒng)一體的“萬葉空間Ⅱ”。 4、真淵國學借自老莊的“道”在日本發(fā)生了變異,用以指古代臣民對天皇抱有親近感的天皇制社會的倫理合法性。 5、文學修養(yǎng)對于真淵是為了獲得神學體驗,這種神學體驗與程朱理學有相近之處。講習游宦促進了真淵復古國學的形成與傳播,加深了他對古道的體悟。
【關鍵詞】:中日比較文學 江戶復古國學 賀茂真淵 國意 漢意 萬葉空間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I313.0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緒論9-11
- 1 復古國學概念史:賀茂真淵的意義11-23
- 1.1 復古國學的定義與分類11-15
- 1.2 賀茂真淵生平與研究現狀15-19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與意義19-23
- 2 復古國學言語論:中日言語對抗中的突圍23-33
- 2.1 心言說23-27
- 2.1.1 心言框架與"詩言志"24-26
- 2.1.2 "華語亂和"思想雛形26-27
- 2.2 語意考27-33
- 2.2.1 校詁和漢語義誤訓27-29
- 2.2.2 重構和漢語音對位29-33
- 3 復古國學考證學:中日語篇交叉中的翻新33-55
- 3.1 構成法34-41
- 3.1.1 和魂的漢學裂璺34-37
- 3.1.2 古今的一體交融37-41
- 3.2 闡釋術41-55
- 3.2.1 萬葉認知與《唐詩品匯》42-50
- 3.2.2 "萬葉空間_Ⅱ"的誕生50-55
- 4 復古國學古道觀:中日義理比照中的取舍55-77
- 4.1 攻于外56-64
- 4.1.1 對儒學的批判與解構56-60
- 4.1.2 "道"在日本的變異60-64
- 4.2 修乎內64-77
- 4.2.1 文學消遣與神學體驗64-69
- 4.2.2 講習游宦與國學內化69-77
- 5 結語77-78
- 參考文獻78-85
- 附錄 賀茂真淵年譜略85-91
- 致謝9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仁權,崔昌海;二程與朱熹的主敬思想[J];東疆學刊;2000年01期
2 田正平;李成軍;;近代“國學”概念出處考[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韓東育;;日本“古學”與“國學”的各自分工及學理關聯[J];求是學刊;2009年01期
4 武安隆;從“和魂漢才”到“和魂洋才”──兼說“和魂洋才”和“中體西用”的異同[J];日本研究;1995年01期
5 馬駿;;《古事記》文體特征與漢文佛經——佛典雙音詞考釋[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0年05期
6 馬駿;;《古事記》文體特征與漢文佛經——佛典句式探源[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0年06期
7 王曉平 ,中西進;枕詞與比興[J];天津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6期
8 王曉平;;俗字通例研究在日本寫本考釋中的運用——以《萬葉集》漢詩文為例[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9 蔡鎮(zhèn)楚;;中國詩話與日本詩話[J];文學評論;1992年05期
10 鄧新躍;;《唐詩品匯》與四唐分期說的確立[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谷;道家思想對日本近世文化的影響[D];武漢大學;2006年
2 孫文;《華夷變態(tài)》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國意”與“漢意”,,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13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40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