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jīng)典導讀”課程學習問卷調查及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29 05:27
根據(jù)"國學經(jīng)典導讀"課程學習——以《論語》《孟子》兩部經(jīng)典名著為問卷調查中心的分析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對"國學經(jīng)典名著"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喜愛國學經(jīng)典名著,通過一年的課程學習,能基本掌握課堂所授的相關知識。但是,大學生對國學經(jīng)典名著中的文本熟悉程度大部分還局限于高中以前的積累,對孔子、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觀點熟悉程度不高。因此,今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因材施教,加強對耳熟能詳文本的挖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術研究能力。
【文章來源】:黑河學院學報. 2020,11(01)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對“國學經(jīng)典名著”基礎性問題的調查
二、大學生對“國學經(jīng)典名著”常識性知識的了解
三、大學生對“國學經(jīng)典名著”文本的熟悉程度
四、你認為學習國學的意義
五、開放性的探討
六、結語
1. 調查結果
2. 建議及對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國學之“國”看國學教育的當代價值[J]. 王熙,蘇尚鋒,曹婷婷.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4)
[2]論國學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J]. 孔增強. 思想教育研究. 2014(05)
[3]探尋國學教育與現(xiàn)代教育契合點[J]. 胡虹麗. 中國教育學刊. 2011(11)
[4]振興大學國學教育的現(xiàn)實路徑[J]. 趙淑梅. 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08(07)
[5]國學教育熱——對中國思想文化傳統(tǒng)的新的認同[J]. 畢天璋.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4)
[6]淺談大學人文教育、國學教育的課程設置[J]. 郭齊勇. 讀書. 2006(04)
本文編號:3525930
【文章來源】:黑河學院學報. 2020,11(01)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對“國學經(jīng)典名著”基礎性問題的調查
二、大學生對“國學經(jīng)典名著”常識性知識的了解
三、大學生對“國學經(jīng)典名著”文本的熟悉程度
四、你認為學習國學的意義
五、開放性的探討
六、結語
1. 調查結果
2. 建議及對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國學之“國”看國學教育的當代價值[J]. 王熙,蘇尚鋒,曹婷婷.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4)
[2]論國學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yǎng)[J]. 孔增強. 思想教育研究. 2014(05)
[3]探尋國學教育與現(xiàn)代教育契合點[J]. 胡虹麗. 中國教育學刊. 2011(11)
[4]振興大學國學教育的現(xiàn)實路徑[J]. 趙淑梅. 現(xiàn)代教育科學. 2008(07)
[5]國學教育熱——對中國思想文化傳統(tǒng)的新的認同[J]. 畢天璋.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4)
[6]淺談大學人文教育、國學教育的課程設置[J]. 郭齊勇. 讀書. 2006(04)
本文編號:35259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52593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