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諫《李詩選注辯疑》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9 02:09
本課題以明代朱諫《李詩選注辯疑》為研究對象,所依據(jù)的版本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明隆慶六年(1572)朱守行刻本,包括《李詩選注》十三卷和《辯疑》二卷。作為明代重要的李白詩歌選注本,此前未有專書整理與研究。對《李詩選注辯疑》的整理與點校是研究的前提與基礎,古籍文獻的整理為學術(shù)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朱諫對李詩的選注與辯疑,已突破了傳統(tǒng)的訓詁注釋模式,帶有比較濃厚的文學批評色彩?疾熘熘G其人及其詩學傳承,是研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第一章即為“朱諫生平活動考論”,亦立足于可信的文獻資料,不僅是對朱諫人生軌跡的梳理,更從批評主體的角度出發(fā),探究朱諫選注李詩的思想與情感基礎!啊独钤娺x注辯疑》的版本與流傳”部分主要介紹藏本與版本情況,并對南京圖書館所藏丁丙“八千卷樓”朱守行刊本的跋文存疑進行比較詳細的論證。另有《李詩注摭遺》在今人著作中很少提及,故對其版本情況略作梳理。朱諫的詩學觀念受宋人影響較深,且?guī)в斜容^明顯的理學色彩。朱諫評注李詩,主要效仿朱熹《詩集傳》模式,故對李詩,多以“賦、比、興”別之,這是朱諫評注體系的一個鮮明特點。《古風》組詩與樂府詩部分,突出論述了朱注“傅以六義”的模式特點。對朱諫評注體系...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36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論
第一章 朱諫生平活動考論
第一節(jié) 家學淵源:名下無虛士,詩酒作生涯
第二節(jié) 讀書求仕:夙穎早慧,功名晚成
第三節(jié) 仕宦經(jīng)歷:有妙用,亦有執(zhí)持
第四節(jié) 桑榆晚境:優(yōu)游林泉,軒中主人詩酒仙
第二章 版本與流傳
第一節(jié) 國圖藏本體例與版本狀況
第二節(jié) 南圖藏本概況
第三節(jié) 不同版本及《李詩注摭遺》
第三章 朱諫對李白《古風》組詩的研究
第一節(jié) 《古風》的命名、卷數(shù)、篇數(shù)、篇目問題
第二節(jié) 回溯歷代關(guān)于《古風》組詩的評論
第三節(jié) 朱諫論《古風》:效古風人之體,得古風人之意
第四節(jié) 以"賦、比、興"為綱,歸類《古風》組詩
第五節(jié) "我"注李詩:征引訓詁模式的弱化與批評主體意識的活躍
第四章 朱諫對李白樂府詩的研究
第一節(jié) 朱諫的"樂府觀"及李白樂府詩的歸類情況
第二節(jié) 朱諫從"賦、比、興"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對樂府詩的劃分
第三節(jié) 見仁見智:朱諫批評意識的獨立性與價值判斷
第五章 朱諫對李白寄、贈、送、別類詩歌的研究
第一節(jié) 朱本評注體例及對楊蕭本的取舍
第二節(jié) 寄、贈、送、別的文題釋義
第三節(jié) 概述朱諫對李白游蹤與交游之考訂
第四節(jié) 對術(shù)語、典故的語詞闡釋及其文化延伸
第五節(jié) 對李白詩歌藝術(shù)特性及其思想觀念的評論
第六章 朱諫對李白酬答、游宴諸類詩歌的研究
第一節(jié) 朱本評注體例及對楊蕭本的取舍
第二節(jié) 酬答、游宴、詠物等諸類李詩的文題釋義
第三節(jié) 對李詩仙隱思想與藝術(shù)魅力的呈現(xiàn)
第四節(jié) 李杜論:亦當各有所讓
第七章 朱諫《李詩辯疑》研究
第一節(jié) 李詩真?zhèn)螁栴}概說
第二節(jié) 蕭士赟辨?zhèn)螌χ熘G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朱諫辯疑體系釋解
第四節(jié) 《辯疑》的學術(shù)價值及爭議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李白《古風》五十九首的整體性[J]. 錢志熙. 文學遺產(chǎn). 2010(01)
[2]考據(jù)中的“誤區(qū)”與“誤區(qū)”中的考據(jù)——李白“兩入長安”問題爭論之反思[J]. 阮堂明. 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1(03)
[3]齊梁擬樂府詩賦題法初探──兼論樂府詩寫作方法之流變[J]. 錢志熙.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04)
[4]新樂府的緣起和界定[J]. 葛曉音. 中國社會科學. 1995(03)
[5]元版《分類補注李太白詩》與蕭士赟[J]. 芳村弘道,詹福瑞.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3(02)
博士論文
[1]李白詩古注本研究[D]. 胡振龍.南京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443947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36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論
第一章 朱諫生平活動考論
第一節(jié) 家學淵源:名下無虛士,詩酒作生涯
第二節(jié) 讀書求仕:夙穎早慧,功名晚成
第三節(jié) 仕宦經(jīng)歷:有妙用,亦有執(zhí)持
第四節(jié) 桑榆晚境:優(yōu)游林泉,軒中主人詩酒仙
第二章 版本與流傳
第一節(jié) 國圖藏本體例與版本狀況
第二節(jié) 南圖藏本概況
第三節(jié) 不同版本及《李詩注摭遺》
第三章 朱諫對李白《古風》組詩的研究
第一節(jié) 《古風》的命名、卷數(shù)、篇數(shù)、篇目問題
第二節(jié) 回溯歷代關(guān)于《古風》組詩的評論
第三節(jié) 朱諫論《古風》:效古風人之體,得古風人之意
第四節(jié) 以"賦、比、興"為綱,歸類《古風》組詩
第五節(jié) "我"注李詩:征引訓詁模式的弱化與批評主體意識的活躍
第四章 朱諫對李白樂府詩的研究
第一節(jié) 朱諫的"樂府觀"及李白樂府詩的歸類情況
第二節(jié) 朱諫從"賦、比、興"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對樂府詩的劃分
第三節(jié) 見仁見智:朱諫批評意識的獨立性與價值判斷
第五章 朱諫對李白寄、贈、送、別類詩歌的研究
第一節(jié) 朱本評注體例及對楊蕭本的取舍
第二節(jié) 寄、贈、送、別的文題釋義
第三節(jié) 概述朱諫對李白游蹤與交游之考訂
第四節(jié) 對術(shù)語、典故的語詞闡釋及其文化延伸
第五節(jié) 對李白詩歌藝術(shù)特性及其思想觀念的評論
第六章 朱諫對李白酬答、游宴諸類詩歌的研究
第一節(jié) 朱本評注體例及對楊蕭本的取舍
第二節(jié) 酬答、游宴、詠物等諸類李詩的文題釋義
第三節(jié) 對李詩仙隱思想與藝術(shù)魅力的呈現(xiàn)
第四節(jié) 李杜論:亦當各有所讓
第七章 朱諫《李詩辯疑》研究
第一節(jié) 李詩真?zhèn)螁栴}概說
第二節(jié) 蕭士赟辨?zhèn)螌χ熘G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朱諫辯疑體系釋解
第四節(jié) 《辯疑》的學術(shù)價值及爭議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李白《古風》五十九首的整體性[J]. 錢志熙. 文學遺產(chǎn). 2010(01)
[2]考據(jù)中的“誤區(qū)”與“誤區(qū)”中的考據(jù)——李白“兩入長安”問題爭論之反思[J]. 阮堂明. 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1(03)
[3]齊梁擬樂府詩賦題法初探──兼論樂府詩寫作方法之流變[J]. 錢志熙.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04)
[4]新樂府的緣起和界定[J]. 葛曉音. 中國社會科學. 1995(03)
[5]元版《分類補注李太白詩》與蕭士赟[J]. 芳村弘道,詹福瑞.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3(02)
博士論文
[1]李白詩古注本研究[D]. 胡振龍.南京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4439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44394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