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學夷《詩源辯體》詩學三論
發(fā)布時間:2021-08-16 23:59
由于明代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鉗制,文人士子地位尷尬,大都選擇不問世事,潛心鉆研詩歌創(chuàng)作和詩歌理論,以致明代詩學研究異常發(fā)達。而在明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和詩歌理論中處處都刻有復古派的印跡。身處晚明時期,一生未取士的許學夷在充分吸收明代復古派前后七子詩歌理論以及晚明時期袁宏道、李贄等詩論家“性靈說”、“童心說”等學說基礎上加以融會貫通,對中國古代各個詩體的歷史發(fā)展進程進行了系統(tǒng)性地梳理,同時對詩體的正變關系進行了細致地辨別。《詩源辯體》乃許學夷歷經(jīng)三次增刪,積淀多年才學創(chuàng)作而成。此書體系龐大,本篇論文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對許學夷《詩源辯體》詩學思想進行探討:其一是,在繼承朱子《詩集傳》中明確《詩經(jīng)》抒情主體基礎上強調(diào)詩是感物起興而作,“性情之正”乃詩歌首要標準。并樹立以“情興”二字為詩歌正體的判斷標準,詩歌最基本的是感物抒情而形于言,正體的代表便是詩體與性情兼?zhèn)涞臐h魏五古。其二是,沿襲了復古派宗唐學杜的詩論,細致明確地道出了唐宋詩的區(qū)別在于如何認識杜詩,特別是如何認識杜甫七言律中的“變”體。宋人正是只學習到杜甫詩歌中的“變”體,不識得“興寄超遠”乃為盛唐詩歌正體,因此宋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逐漸轉向以文字為詩,以議...
【文章來源】: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情興”論詩體理論的內(nèi)涵
第一節(jié) 《詩源辯體》與《詩集傳》
第二節(jié) 繼承《詩集傳》對“情”的強調(diào)
第三節(jié) 對南朝詩學“情”觀念的繼承
第四節(jié) 專以“情興”論詩體
第二章 “破三關”之杜詩“正變之辨”
第一節(jié) 明代詩論論杜詩
第二節(jié) 許學夷論杜詩“正變之辨”
第三章 在宋言宋——許學夷的宋詩觀
第一節(jié) 梅堯臣詩歌中的現(xiàn)實性
第二節(jié) 從評梅詩看許學夷的宋詩觀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346640
【文章來源】: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情興”論詩體理論的內(nèi)涵
第一節(jié) 《詩源辯體》與《詩集傳》
第二節(jié) 繼承《詩集傳》對“情”的強調(diào)
第三節(jié) 對南朝詩學“情”觀念的繼承
第四節(jié) 專以“情興”論詩體
第二章 “破三關”之杜詩“正變之辨”
第一節(jié) 明代詩論論杜詩
第二節(jié) 許學夷論杜詩“正變之辨”
第三章 在宋言宋——許學夷的宋詩觀
第一節(jié) 梅堯臣詩歌中的現(xiàn)實性
第二節(jié) 從評梅詩看許學夷的宋詩觀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3466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34664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