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與詮釋的會通
發(fā)布時間:2017-03-28 19:02
本文關鍵詞:實證與詮釋的會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20世紀是中國史學受到西學沖擊、在劇烈變動中調整的重要時期。其間各派史學升沉起落,爭鋒史壇。在這一時期的史學家中,,留美史家以其獨特的教育背景、學術主張及研究路數,成為一支極富特色的新生史學力量,對20世紀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v觀整個中國歷史,留美史家雖生于亂世,但單就學術上來說,可謂身正逢時。特殊的歷史環(huán)境使他們有機會融會古今,博通中西,其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接受西方史學的系統(tǒng)教育方面,前無古人;接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方面,至少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后無來者。而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也對塑造這批史家的史學性格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便是在當時留美史家也獨具特色:相對于國內史家,他們的留學經歷使其對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史學有直接的切身體會,能夠全面準確地把握西學之精髓,融通中西;相對于留日史家也是如此,不必經由日本這一媒介來了解西學,且由于遠渡重洋,不象留日史家那樣易于受到國內政治氣候的影響,相對能夠心無旁騖,專心向學;而相對于留歐史家,他們一方面也能夠深刻理解西方傳統(tǒng)史學,但又不受其過分的鉗制,另一方面還能夠親身體驗美國新史學的浪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會通史學”,代表了20世紀史學的前進方向。 獨特的歷史背景,獨特的社會環(huán)境,獨特的教育經歷造就了留美史家獨特的史學人生,即在實證與詮釋之間的會通。受到中國傳統(tǒng)國學特別是清代實學及西方近代科學史學尤其是蘭克史學的雙重影響,象留歐史家及史料派一樣,留美史家非常注重科學的史料搜集及考訂工作;受到傳統(tǒng)史學中注重義理的因素影響,以及近代社會思潮包括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特別是美國新史學思潮的直接熏陶,留美史家又對史學詮釋的一面投注了應有的熱情。但不同于唯物史觀派,他們強調“史無定法”,即不局限于一種理論、一種方法,不把唯物史觀作為唯一的指導思想,強調史學的多元化。表現在具體的史學實踐中,在處理理論與材料、學術與時代、宏觀與微觀、中學與西學、史學與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關系上,這批20世紀上半期赴美留學的中國史家都不同于先后占據史壇主導地位
【關鍵詞】:留美史家 留歐史家 實證 詮釋 會通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K092
【目錄】: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導論10-15
- 第一章 留美史家整體教育背景考察15-31
- 第一節(jié) 國內教育背景16-24
- (一) 傳統(tǒng)國學教育16-18
- (二) 中西合璧的高等教育18-24
- 第二節(jié) 20世紀前半期美國史學思潮24-31
- 第二章 留美史家史學特點整體掃描:以留歐史家為參照31-41
- 第一節(jié) 學貫中西31-33
- 第二節(jié) 謹嚴的考據學風33-41
- 第三章 留美史家史學特點整體掃描:超越“史料學”41-71
- 第一節(jié) 超越“史學即是史料學”43-50
- 第二節(jié) 超越“史學的進步即是史料的擴充”50-58
- 第三節(jié) 超越“史學的進步即是研究工具的擴充”58-62
- 第四節(jié) 質疑客觀歷史學62-66
- 第五節(jié) 對留歐學者純學術研究取向的超越66-71
- 第三章 綜論:不唯史觀,不唯史料的會通之道71-78
- 結語78-80
- 附錄:加世紀前半期留美史家列表80-82
- 參考文獻82-84
- 致謝84-86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86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秀俊;實證與詮釋的會通[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關鍵詞:實證與詮釋的會通,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28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72821.html